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国内对"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所进行的研究十分匮乏,而国外的相应研究则已在较多方面展开,并产生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或批判的观点.本文概括地介绍并初步分析了这一领域的学术成果,指出国内学术界应该关注该领域的进展并参与研讨.  相似文献   

2.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目前正在进行的新的科技革命 ,有几种不同的提法 ,本文主张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它始于 2 0世纪中叶。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特征 ,是使人类劳动日趋智能化和信息化 ,有可能根本改变农业畜牧业的生产方式 ,并使人自身成为技术对象 ,将在 2 1世纪引发新的生物产业革命。  相似文献   

3.
4.
科技奖励的社会分层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激励科学家,科技奖励系统在社会运行过程中,通过内部结构调整和奖项之间的竞争,使奖项产生了明确的功能分工从而导致了科技奖励的社会分层,本文讨论了社会分层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人类社会正处在这样一个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促成了全球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和一体化,知识和科技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科学技术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科技成品商品化、产业化的周期大大缩短,新技术竞相涌现,新产品层出不穷……这一以知识和信息为主导的全球化的科技革命和经济革命,正把人类的经济生活推向一个新阶段,使得人类更加繁荣富裕。有人将这个时代称为信息时代、数字时代,还有的人,尤其是经济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图书馆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使我们认识到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8.
智能服装 21世纪,正孕育着科技新巅峰时代的到来.似乎“摩尔定律”已不能完全客观反映现实的飞速发展。在这世纪之初,我们能更真切地体会到.科技的发展有力量来影响人类的生活——人类正充分地享受着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一切福利。谁丧失想象谁就丧失未来,那么,在与我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科技又将把我们引向何方?  相似文献   

9.
要利用外国智力,请一些外国人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对这个问题,我们认识不足,决心不大。搞现代化建设,我们既缺少经验,又缺少知识。不要怕请外国人多花了几个钱。他们长期来也好,短期来也好,专门为一个题目来也好。请来之后,应该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增强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的压力、动力和实力,使科技与经济更紧密的结合,我们在企业中开展了创建科技进步先进企业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马力 《学会》2004,(8):50-51,53
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下简称《科普法》)正式颁布并实施。《科普法》实施两年以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科普活动的全面展开。卫生科普工作作为科普的一个重要方面也由试点转向全面铺开和深入发展。两年来的科普实践,使我们对科普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科普法》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动力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兴吾 《软科学》2000,14(4):9-12
20世纪 90年代 ,江泽民同志在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宣传和贯彻落实中 ,进一步确立起“科学技术动力观”。江泽民同志指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科学技术每一次重大突破 ,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 ,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笔者认为 :江泽民同志的“科学技术动力观”是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确立起来的社会发展观 ,它全面、深刻地突出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  相似文献   

13.
赵钦聪 《科技风》2012,(21):20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历史任务,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重要作用。要解决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全球性问题",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最终要靠人类自身认识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浅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及我国的农业科技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数字科技的蓬勃发展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交流方式,也迅速而深远地改变着我们的大脑,刺激着脑细胞的改变和神经递质的释放。它们在逐渐弱化大脑旧有神经通路的同时,也强化形成了新的神经通路。科技革命使我们的大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化"。  相似文献   

16.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对于地球来说,这些故事里面的主人公都是非常弱小的。但是,假如持之以恒,再弱小的人物也会改变地球的面貌。我们这里要讲的故事,虽然也类似于愚公移山,但是故事的最终结果,不是地球上的巍峨高山被削平了,或茫茫深海被泥土填满了,而是地球被活生生地从太阳系中挖没了。这个结局不再是一种神话,而是人类科学技术可以达到的真实结果。  相似文献   

17.
刘肖冰 《中国科技信息》2005,(22A):164-164,167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正以日新月异的成就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科学技术在艺术领域也展示出无穷的拓展魅力,尤其是一些新兴艺术门类,如新媒体艺术创作,科技含量占有很大比重。其中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作为近三十年来科学技术催生的一种新的观念艺术,正成为艺坛的新宠。  相似文献   

18.
在党的十五大胜利闭幕以后,全国正在掀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热潮。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学习邓小平科技思想座谈会及《邓小平论科学技术》、《邓小平科技思想学习纲要》两本书的首发式,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光亚同志及各有关部委的领导同志,以及科技、教育、理论、出版、企业等各界的专家、学者。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科学院向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邓小平理论是我们时代的一面伟大旗帜。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是党的十五大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的…  相似文献   

19.
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   总被引:66,自引:2,他引:66  
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技革命,在当前发展的趋势下,准确把握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育创新的文化环境,对完成科教兴国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层面,探讨了科技发的新态势及其观念的影响,分析了创新与文化的关系,指出了当前我国建立创新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就构建我国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提出几点建议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和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迈进,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