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戏说网络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鼠标,我用它寻找网友。——顾城《一代人》与其在网上展览千年,不如到爱人肩上痛哭一晚。——舒婷《发神》幸福的网恋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安那·卡列妮娜》给风的E—mail只给风,因为只有风才看得懂。  相似文献   

2.
一娘子关前周立波选自《散文选》第 三册,上海教育出版社 一九七九年版。二★离不开你茹志鹃选自《散文特写 选》第三册,人民文学 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三汉摄港的变奏柯岩节选自《船长》 (散文集《奇异的书 简》)。四★我歌唱延安何其芳选自《何其芳选 集》第一卷。五★西湖漫笔宗璞选自《宗璞小说散 文集》。六★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选自诗集 《大堰河》。七★西去列车的窟口贺敬之选自《放歌 集》。八春蚕(上)茅盾选自《茅盾文 集》第七卷。九春蚕(下)(同上)一O★结婚现场会(上)马烽选自《19一一★结婚现场会(下)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 说…  相似文献   

3.
金银句     
★你若爱她,让你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她.并且给她自由。 —泰戈尔★我们总要求男人有孩子一样的眼神,但要有父亲一样的能力 —_L海专栏作家吕玫《他总是微微弯着他的背》★初萌的爱情看到的仅是生命,持续的爱情看到的是永恒。 —《雨果情书选》★绿叶恋爱时便成了花,花崇拜时便成了果实。 —泰戈尔《飞鸟集》以卜两则山饭饭提供★爱情就像一只蝴蝶,它的标本比它本身更美丽。 —《走过爱情》柏滨丰提供★离开我就别安慰我.要知道每一次缝补也会遭遇穿刺的痛。 —swt870305提供*人生,你可以选择耍赖还是不耍赖; 爱情.你可以选择麻烦还是不麻烦…  相似文献   

4.
别 三点导读     
美点赏析顾城(1956-1993),祖籍上海,生于北京。70年代开始写诗,著有诗集《无名小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岛、顾城诗选》、《黑眼睛》、《顾城诗  相似文献   

5.
一套当代诗人的新诗精选本,内分《沉思》《追寻》《恋情》《漂泊》四册,各自成书。其中收有北岛、舒婷、芒克,顾城、梁小斌、傅天琳、张烨等许多朦胧诗初创时期的诗,也选有许多后来影响于诗坛的著名诗人,如海子、王家新,于坚、杨克、柏桦、翟永明、韩东、西川、黄灿然、伊沙、巴音博罗等,还有一些陌生的名字。足足有几百个诗人,原来诗坛还是这么热闹! 我本以为朦胧诗看不懂,读了几首发觉都能理  相似文献   

6.
我感谢自然,使我感到了自己,感到了无数生命和非生命的历史;我感谢自然,感谢它继续给我的一切——诗和歌。这就是为什么在现实紧迫的征战中,在机械的轰鸣中,我仍然用最美的声音,低低地说:我是你的。——顾城《学诗笔记》我是仰慕着顾城这样虔诚的诗人的,每次读到他的诗,都会有种温暖的感觉。在他的诗里,我  相似文献   

7.
和爷爷一样     
和往常一样,我坐在床边,让孙儿鑫博坐在床上,我俩共同捧着一本《启蒙》,我读他翻——这是每期《启蒙》来了以后我们一起看的习惯姿势。可是,那天孙儿却坚持要和我换位置——他  相似文献   

8.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游途趣闻〕●顾城(1956—1993),我国当代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上世纪70年代,他的作品在青年读者中产生很大影响。1980年,他以《小诗六首》参加“青春诗会”,引发了一场“朦胧诗论争”。1981年,他因《抒情诗十首》获“《星星》诗歌奖”。●我国当代朦胧诗始发于上世纪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朦胧诗的代表诗人及其作品有: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顾城的《一代人》、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等等。●这是一首表现一代人在困境中追求理想的诗。诗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对“黑”字的运用,“黑夜”可以理解为对艰苦和险恶环境的描写;而“黑色的眼睛”则可理解为一个人追求“光明”的信念,因为是在“黑夜”的环境中,所以“黑色的眼睛”就显得更加突出和有震撼力了。一代人@顾城  相似文献   

9.
金银句     
★爱情之所以美丽,乃是在它的背后有一个离别之星! ——摘自藤井树《我们不结婚,好吗?》★只有跟你在一起的时候我才是活着的,我一个人的时候,就连最耀眼的太阳也失去光彩! ——摘自《菊花香》  相似文献   

10.
在较早的一篇谈到诗歌创作的文章中,顾城说:“最早使我感到诗的是什么?是雨滴。……我知道了,一滴微笑的雨水,也能包容一切,净化一切。在雨滴中闪现的世界,比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更纯、更美。诗就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顾城《学诗笔记》)因此,顾城避开了直接去抒写爱情、友谊、人生哲理等等这些诗歌中常见的主题,而是构筑了  相似文献   

11.
<正>"当你的女友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诗人余光中用这个著名的反问,解读了现代诗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是现代人,只有现代诗才能更深刻地表达我们的生活、思想和情感的现代性;因为我们是现代人,才能感知现代诗歌附着的魔力。例:《远和近》——顾城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这是顾城写于1980年6月的一首小诗。然而自发表之日起,便引起相当大的风波,赞成的,攻击的,争论很  相似文献   

12.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鼠标,我用它寻找网友。——顾城《一代人》与其在网上展览千年,不如到爱人肩上痛哭一晚。——舒婷《发神》幸福的网恋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妮娜》给风的E-mail只给风,因为只有风才看得懂。——T.S艾略特网上掉下个林妹妹。——曹雪芹《红楼梦》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深山里有狼,不知道网上也有。——鲁迅《祝福》吴妈,我要和你上网。——鲁迅《阿Q正传》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个网友。——徐志摩《再别康桥》安得电脑千万台,大批天下网虫俱欢颜。——杜甫《茅屋…  相似文献   

13.
金银句     
★生活中一半的麻烦是由于你说“yes”说得太快以及说“no”说得太慢。——读者rhea提供★我将暴风般的爱情藏在心底,那是为了不给对方任何心理压力,我的爱情愈是珍贵,相对地,也愈珍惜别人的爱情。——摘自韩剧《夏娃的诱惑》(读者小晚提供) ★有些谎言,多说几遍大家便会当真,可是无论讲多少遍“我爱你”,爱情都不会因此而发生。——读者刘月华提供  相似文献   

14.
不一样的我     
我喜欢自己,喜欢自己的独特,喜欢自己的不一样。我,原本就是一位大大咧咧的女生,曾被班中的男生叫做“道哥”!这个“绰号”也并非白来的。前一年,《无间道》不是很出名吗?我也似乎卷入了其中,再加上我姓“吴”(谐音),所以我拥有了这一雅号!不过我倒也喜欢这种叫法,因为它代表着我的一部分性格——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我都能与他们打成一片。这也足以见到我的一点“不一样”吧!记得有天中午,班主任老师叫我们大扫除,叫我洗一只垃圾桶。我二话没说,拎着脏兮兮的垃圾桶飞奔出教室,走廊里顿时卷起了“一阵巨风”。“嗨!道哥,你真行啊!”我迅速停…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介绍:塞里玛·拉格洛夫(1858—1940),是瑞典优秀的女作家,在北欧与安徒生齐名。1909年因创作长篇童话《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16.
一代人     
顾城 《辅导员》2011,(Z2):47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百字小传顾城(1956-1993),北京人。1969年随父下放,做过搬运工、锯木工、借调编辑等,1974年回北京。"文革"期间开始诗歌写作,1974年起于《北京文艺》《山东文艺》《少年文  相似文献   

17.
正高原早春一个宁静、温馨、夕阳笼罩下的四月黄昏,透过西川那条宽阔马路两边凌乱的建设工地,小河边漫坡而起是一片刚刚染绿空间的小树林,远处斜谷是冒着袅袅炊烟的村庄。我与散文家史小溪围绕作家出版社即将出版的《论史小溪的散文创作》一书及当代散文创作的话题,自由漫谈。直至晚霞消失,暮色变浓,夜风似一支无边的音乐在整个川谷缓缓飘过……现由乌阳川将谈话爬梳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一期的《钟山》杂志上,刊登出了1979-2009三十年十大诗人的评选结果,北岛获得全票,其他人选诗人依次是:西川、于坚、翟永明、昌耀、海子、欧阳江河、杨炼、王小妮、多多。此外.洛夫、食指、张枣、舒婷、顾城、艾青、王家新、牛汉等诗人的名字也都出现在了选票上。  相似文献   

19.
金银句     
★从那一刻起,我似乎遇见了我们的未来,我和他之间,像是两条最紧密相连的平行线,却有着最大的距离。 ——电视剧《薰衣草》(由读者王茜提供) ★令爱永恒的,竟是别离。唯一可以战胜光阴的,就是回忆。 ——(由读者he Seven提供) ★如果没有蜜糖甜嘴,就去习惯开水的滋味;如果没人暖被,就拿厚毯裹身;假如没有缘分,就不要爱情。如此如此,一切一切,不看伤心,自找快乐。然后就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由读者May提供) ★每个人都期待一份致死不渝的感情,但要明白,感情如房子,建造时偷工减料就会成危楼,年久失修莫名其妙就会长出壁癌。还有,所有房…  相似文献   

20.
关于朦胧诗之争   1979年,青年诗人顾城在《诗刊》和《星星》等刊物上发表了一些别具一格的诗歌。公刘 (也是诗人 )写了《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没想到他这一“谈起”之后,像顾城这样的诗就一再地被“谈起”。 1980年,《福建文学》围绕女诗人舒婷的诗歌创作进行了长时间的争论。争论中,有一位评论家认为顾城和舒婷们的诗歌有意无意地写得十分晦涩、怪僻,他本来想称这些诗为“粗暴诗”,但一想似乎觉得不雅,于是他称之为“朦胧诗”。因此,“朦胧诗”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充当了一个挨骂的角色。同年 5月,北京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