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探究,其活动方式是通过问题研究来体现探究过程,实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倡导合作交流学习数学的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3.
布鲁纳指出,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由此可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孙年爱 《考试周刊》2009,(27):73-74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数学学习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同时设立“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习惯,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6.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过程是体验数学、感悟数学、应用数学的过程。实践、体验、感悟、应用是数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7.
廖震华 《考试周刊》2013,(55):55-55
<正>《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的过程。因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  相似文献   

8.
国际上享有盛名的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HansFreudenthal)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再创造”数学教学基本原则,他认为数学教育是一个活动过程,学生的再创造学习是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新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理念中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应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可见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学习已成为当今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再创造学习方式决定了再创造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如何让再创造学习方式融入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师需要回答的实践性问题.培养学生再创造学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数…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的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训练,还应倡导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老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这个再创造的过程与认知情节的设计密不可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强调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还应倡导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再创造"过程.本文通过几个高三课堂例题教学实例,谈谈我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该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该倡导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而作为课程改革重要载体的新教材如何承载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如何展现新《课标》的“主动性”和“再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强调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因此,精心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  相似文献   

13.
梁浩 《考试周刊》2007,(45):40-41
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14.
1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数学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可见数学教学是一种过程教学,它包括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过程,也包括人的思维过程.备战高考的数学复习不同阶段有不同侧重,  相似文献   

16.
<正>《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同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此,在平时教学中,笔者尝试着通过再现知识形成、揭示数学本质、发散思维训练等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动脑猜想、合作探究,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丁建 《考试周刊》2011,(50):67-67
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新课标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必须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19.
邬颖捷 《考试周刊》2013,(72):33-34
<正>《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然而目前的高中课堂教学仍然受传统模式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并未将学生看成是具有无限潜能的学习主体.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学生则默默无闻.在不少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眼里,数学课堂气氛异常沉闷,更不用谈及思考与探究.笔者以  相似文献   

20.
“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必须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力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为此,《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各个部分都特别重视数学内容的展开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