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经济统计学中渗透国情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着重渗透经济、人口、资源状况的教育,使统计教学和国情教育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
教育文摘     
○国情教育的内涵国情,是综合的概念,它包括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历史传统的风俗习惯,等等。简言之,就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情况。国情教育是指对自己国家的人民进行基本情况的教育,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教育,考虑问题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依据。国情教育同历史教育可以相辅相成,互为渗透,同弘扬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3.
地理国情是我国的国情之一,从地理学学科的性质和范畴看,我国地理国情的基本特点,从宏观上可分为知识教育、情感教育和基本国策教育三个部分,它们相互交织渗透,共同构成地理国情教育的主要目标。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并使其优化、要遵循一定的优化原则。国情教育优化原则,是指教师在利用地理教学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时,必须遵  相似文献   

4.
小学地理教材渗透着许多国情教育的因素,挖掘教材中的国情教育因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及时而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必定取得良好的效果。下面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就地理知识内容来讲最大易懂,整个教学内容,渗透了极为丰富的国情国策、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教育因素。国情教育是学生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国情教育与地理教学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机渗透,把品德知识较好地转化为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是决定地理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下面我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第一,深入挖掘概括出我国国情的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学中渗透国情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实现地理学科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目的、任务的基本步骤,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环节。依据现今中学地理教材的特点,落实国情教育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研究教法,发挥最优功能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好的教学方法对实施国情教育任务有特殊的作用。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方法在完成知识传授和国情教育双重任务中的双重职能。如何发挥地理教学方法的德育功能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气质、思维类型、审美情趣提出不同的要求,选用与其相适应的方法,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向青少年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这是培养“四有”新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措施。数学教学中实施这项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应充分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渗透。 一、渗透的两条渠道 1.根据教材内容有机地渗透。粗略统计,现行通用一至十册数学教材中,可渗透“两史一情”教育的例题和习题约90余道,涉及祖国的辽阔疆域,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等方面。渗透时,根据编者的意图把握下面几点: 由近及远:中、低年级一般以渗透国情教育为主,高年级扩展为渗透近代史和现代史教育。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石家庄市教委重视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1989年起,该市广大中学教师认真钻研各科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因素。对于本身有明显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因素的教学内容,他们沿着编者的思路,归纳中心思想,自然地引导出教育意义;对于教材中教育因素不十分明显的,就结合教材,适当地补充一些有关的材料,恰到好处地进行渗透。  相似文献   

9.
一、抓好课堂教学。明确课堂教育目标 1、在介绍时代背景时渗透国情教育。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内容的写作年代离现代生活较远,学生无法理解接受.在教学中必要进行写作年代与背景的介绍。在介绍时有机地渗透国情教育。如《白杨礼赞》一文,课文用白杨树来象征英勇抗战的北方人民,借白杨树“傲然挺立”、“力求上进”的形象来讴歌敌后抗战的北方英雄人民及其正直、质朴的品质,并进而歌颂整个中华民族奋发而上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我校加强对学生的历史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进而明确了学习方向,坚定了报国之志。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将历史和国情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 在各科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把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中国人民反对外侮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