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汪煏春 《班主任》2001,(7):37-37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应当"有所不为有所为".本文就自己当高中班主任的实践经历,谈点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2.
严中保 《教育文汇》2004,(11):35-36
怎样让学生轻松地欣赏诗词?我觉得在诗词教学的方法上既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3.
高职高专院校的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当结合学校的管理性质及学生自身特点,做到管理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有为”是为了“无为”,在“有为”的基础上坚持“无为”的两项原则,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对这样一个提法特别有感触,华东师范大学周彬教授说:"教师要在课堂上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的地方就是自己应该"进"的地方,"有所不为"的地方就是自己要"退"的地方.在"有所为"的地方"退了"叫"缺位",在"有所不为"的地方"进"了叫"越位".  相似文献   

5.
一个“百事管”的校长绝不是一个成功的校长,要做到大有所为,必须善于做到“有所不为”,这是新时期校长的第一要务和学校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校长做到“有所不为”要注意:①重视发挥领导集体的作用,善于分工和授权;②重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实行分层管理、定职定责。  相似文献   

6.
刘良华 《师道》2005,(5):12-12
“和”是一种智慧。有和谐智慧的人,他既有所“争”取、“有所为”“自强不息”,又“有所不为”“厚德载物”。  相似文献   

7.
古人总结成才之道,有一句醒世格言,叫做“有所为,有所不为”。吟味之余,我感到培养学生自治能力,借用它来点明意图,似乎对自己还有点启发。衡量一个中学生“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准绳,是《中学生守则》。我想,“有所为”指学生有理想,有抱负,能脚踏实地地干,达到《守则》要求;“有所不为”指学生能自觉地以《守则》为规范,不做任何越轨的事情。在近年的实践中,我体会到,培养学生自治能力,既需要教师教育,又离不开学生的自我教育。现在的中学生,由于接受信息多,思想较早熟,成人意识浓厚,而同时又缺乏辨别能力,是非  相似文献   

8.
深化研究生教改的关键,在于落实江主席的指示,要“统观全局,突破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注意把握并逐一解决研究生教改中存在的以下九个重点问题,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通才型”高层次指挥人才。  相似文献   

9.
<正>写作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习作教学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要有所作为,"有所不为"则应理解为主动放弃。学生在习作中的主动放弃,应当是在教师的理性指导下主动做出的选择,这样的选择会让学生远离习作的"禁区",也会提高习  相似文献   

10.
苏振锋 《辽宁教育》2013,(3X):81-81
<正>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常说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么,在纷繁的班级事务中,班主任应当怎样在"为"与"不为"间取舍呢?1.树立良好班风。马卡连柯说:"班级教育功能的发挥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最主要的教育手段就是良好的教师集体和组织完善的学生集体。"可见,班主任就应该将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作为最重要、最经常的工作,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在建立健全班级组织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班主任要让自己的班级具有"灵魂"。每个班的班级精神,就是班级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在工作中,副校长作为校长的助手,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要处理好与校长、副校长的关系,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12.
在工作中,副校长作为校长的助手,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要处理好与校长、副校长的关系,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13.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毕生倡导和致力于平民教育,因为平民教育的普及会带来国民素质的提高,进而推动国家的强盛。陶先生还有一个教育理论,就是不要求受教育者都去做“人上人”,而要做“人中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各高职院校也正使出浑身解数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教学,如何坚持“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方针策略,是办好高职教育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创新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其内涵具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要大胆创新,要“有所为”,同时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制度“有所不为”。二是坚持“有所为”中的“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有所快为有所慢为”。坚持该方针是实现“三个代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它是长期实行、覆盖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领域和层面、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统领社会主义创新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6.
当前,校本教研的实践在经历“全能”的推崇和“不能”的质疑的过程中,其“有能而不是全能”“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实践效能逐步获得贯彻。在这一进程中,校本教研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大核心要素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呈现出“三亚状态”。  相似文献   

17.
学术期刊编辑加工要遵循“中庸”思想,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即“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不符合国家出版专业技术标准和行业管理规范的表达,用错的字、词、句,常识性的错误和笔误等,一定要加以修改;但是对原稿的观点、结构及语言风格,则本着多就少改的原则,尽可能尊重作者的创造性劳动,保持作者的创作风格和个性。  相似文献   

18.
请看这样一道作文题:常有人勉励青年要无所畏惧,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也有人教诲青年:人生在世,也当有所畏惧。人们经常说,青年要大有所为,也有人指出如果青年能有所不为,才能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9.
“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家庭教育指导原则,它要求家长知道自己的教子任务,正确地处理“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关系,多做一些有利于子女成长而又力所能及的事,少忙一些做不了也做不好的事。古人言:“育善在家,发智在师。”就家庭教育来说,这种界定仍然有着现实意义。当然,家长们还应站在时代发展角度来认识“育善”的重要性:子女将面对的社会是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社会。分数固然重要,可是比分数重要的是知识和能力,比知识和能力重要的是人格与品德。因此,要想教子成功,就必须在“育善”方面有所为,在“发智”方面有所不…  相似文献   

20.
张翔 《江苏教育》2007,(20):61-61
“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道家主张的治国之道,现在成为人们处世行事中普遍遵循的策略与法则。笔者以为,所谓有所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所谓有所不为。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很适合我们在心理咨询中采而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