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减负”都是在课业时间的规定和数量的限制上做文章,以为只要将学生作业的量和作业时间控制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其实这仅仅是治标之举,根本的问题在于学业评价.评价不仅导向教师的教学行为,也直接导向学生的学习行为.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学业,教学就会有什么样的要求,对学生就会有什么样的训练,而训练的形式又关乎到学生的“负担”.如果是轻松愉悦的练习,积极主动的作业,那么学生的“负担”就轻,反之则重.故而,评价才是控制学生课业负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以来,素质教育风起云涌,应试教育暗流涌动。目 前,初中生面临各种压力’ “减负”与“增效”相辅相成。减负减 少了学生在校集中学习的时间和作业时间’减轻了过重的课业 负担和心理负担,把学生从“三多一少”(即:补课多、考试多、作业多、睡眠少)的困境 中解放出来;增效是增加教育的内涵和质量’增强学生的主体 性’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学会学习,打好可持续成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1.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这是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因为教师对学生有什么样的看法,就会对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说,教师怎样对待学生是从他的“学生观”出发而决定的。如果没有正确的“学生观”,就没有正确的师生关系,就不能正确转化“差生”。 2.掌握学生的“向师性”。“向师性”是学生对老师的敬慕和服从,如同花草树木趋向阳光一样。主要表现有“差生”具有一定的“学生感”,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形象很高大;学生都希望有个好老师;都希望受到老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酸、碱、盐”无机物相互关系的教学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六多”,即基本概念多、物质种类多、反应规律多、须记忆的多、实际运用的多、题型变化多,而无机物相互关系又是整个初中化学知识的综合和深化,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方法、形成一定的技能均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高中化学的学习。因此,本章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就很值得探讨。现代化学教学观认为,化学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过程的探索和学习方法的训练,以此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5.
前两年,我校各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四多一少”的现象,即教师讲得多、学生作业多、复习提纲多、考试多,学生自学时间少,没有学习主动权。致使许多学生成天忙于作业,疲于应付考试,严重地影响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近两年来,我们努力引导教师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让学生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取得了初步成效。提高认识大胆实践最初,老师们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问题的看法很不一致。有的认为学生基础差,讲培养自学能力是白费劲;有的认为教材内容多,不多讲完不成教学计划,会影响双基教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是良好师生关系的体现,也是取得教育良效的前提。一、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如何对待学生,不仅仅是一个态度和方法问题,从根本上说,它是教师的“学生观”问题。教师对学生有什么样的观点,就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7.
徐金才 《江苏教育》2007,(23):12-13
长期以来,“应试本位”的教学观,“知识本位”的课堂观,“分数本位”的评价观,使本应着眼于“人”的发展的丰富多彩、充满生命活力与情趣的学习生活、校园生活,被妖魔化为见“分”不见“人”的机械的认识活动。课堂的“灌”,作业的“滥”,考试的“多”,管理的“死”,使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天天如此,月月如此,三年如此的“听-记-背-练-考”的学习生活与“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周而复始的校园生活,使学生少的是积极、愉悦、兴奋、发现、成功的体验,多的是疲惫、无奈、痛苦、厌烦、挫折的感受。考大学,考好大学,几乎成为学生三年高中生活的唯一追求;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下的作业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行新课改前,小学语文作业的现状是:作业搬用现成的内容多,教师亲自设计的少,学生机械劳动的多,反复硬背硬抄的多,发展能力的少,这样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遗忘很快,更不能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例如学习生字时,要求学生每个生字写多少多少遍,学生的手脚都麻木了,单调乏味的重复劳动,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又如,一个词语的造句,也要按统一的答案抄背,这都是以前作业的“老面孔”。学习新课程,走进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充分阐述了语文教育“立足学生发展”、“致力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核心任务,而作业是反馈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关联词语的教学是小学阶段句子训练的难点,学生不易掌握;但它同时又是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的重要凭借,必须认真对待。过去,教学中只让学生用各种关联词语造句。这样的练习,不能说学生没有一点收益,但在多数情况下,起不到开拓思路,培养能力的作用。学生往往只背会一个例句,作业、考试时便反复使用。如,每用“因为……所以……”造句,都是“因为他刻苦努力,所以成绩很好。”每用“虽然……但是……”造句,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对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形成了新的课堂教学观一“生命”课堂教学观。“生命”课堂教学观把课堂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生命”课堂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而且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学生认知的培养,还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