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在整理案卷、档案著录等工作过程中,发现有些案卷页码编写得比较混乱。这对档案利用、现代化管理和统计等项工作,都带来诸多不便。其主要表现为:乱,就是卷内文件页码编写不统一,位置不固定。如,在同一卷内,页码有的编在了文件的右上角,有的编在了文件的右下角;有的用大写字母编写,有的用阿拉伯数字编写,还有的在同一页上,编写了几个页号,不知道哪个算数,等等。重,就是页码编写出现了重号。如,在连续两页上,都编了10页等等。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省南通市档案馆馆藏“张謇与大生档案”共23个全宗,计12067卷(件),体量超过百万页。该批档案整体酸化严重,市档案馆利用渗润脱酸技术对该重点纸质档案进行脱酸处理,并对脱酸后效果加以检测评估,以探究此创新脱酸技术对重点档案脱酸的适应性,为纸质档案批量脱酸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为档案科技保护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连市档案局贯彻落实市政府“建立大连社会信用信息基础平台,为社会信用体系提供服务和应用的技术支撑要求”,积极开展信用档案建设工作,加强信用档案管理,使信用档案在大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为营造健康有序的大连市场经济环境,更好地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建设“大大连”服务。大连市档案局选择档案工作基础比较好的大连市工商局开展企业信用档案建设试点。在市档案局的指导下,市工商局采用先进的文档扫描、图像压缩处理、数据库及网络通讯技术,用两年的时间对全市47000余户400多万页企业登记档案;940卷47000页合同…  相似文献   

4.
王子今 《历史档案》2005,(4):111-116,121
汉代西北边地简牍的出土,为研究当时边塞社会生活和军事行政管理制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有的学者已经明确指出,其中有些文书具有档案的性质。有学者对简牍文书分类,指出其中有“案卷”。荷兰汉学家鲁惟一的论文《Records of Han Administration》,被译为《汉代行政案卷》。有的学者对汉代简牍分类,提出“案录类”的命题。有的学者则明称之为“档案”。陈梦家曾经指出,通过对居延汉简的整理编缀,“可以掌握较整齐的档案卷宗,更好的用以研究历史”。林剑鸣说,简牍文书中,“档案”是重要的一类。  相似文献   

5.
所谓“无头档案”,是指查不到档案人下落的干部人事档案或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如有的人调离了原单位,人走档案未走,久而久之,人档脱节,找不到档案人下落,便成了“无头档案”;有的人参加工作一段时间后入伍,入伍前的人事档案仍留在原单位,退伍后又分到另一单位,时间久了,未转出的这部分档案因存档部门不知人调到何地也成了“无头档案”。 一、“无头档案”产生的主要原因 1、干部主管机关变动与档案的流动未同步进行。产生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第一,干部人事管理部门工作制度不健全,人员调动长期不通知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人…  相似文献   

6.
档案真实性问题是档案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诸如“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基本属性”、“‘历史真迹’是档案的本质特征”、“档案是真实的历史记录”等语句,在有关档案学基本理论的著述之中可谓屡见不鲜。但它们在强调“档案真实性是档案本质属性”的同时,都忽视了档案真实性的二重性问题,以致于近些年来,有的把档案表面历史遗迹的真实性与档案内涵历史内容的真实性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档案信息服务意识淡薄。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不少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形成了“重管轻用”观念,他们认为“按时接收,按时开放,提供利用”就够了,有的甚至将档案工作看成一种辅助性的工作,对档案工作缺乏必要的投入,认为没有什么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当历史翻过“十五”浓墨重彩的一页,2006年迎来“十一五”新的起点。为建设一流的档案干部队伍,实现一流的管理和服务,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实现南通市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扎实推进“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当知识型干部”活动,南通市档案局在全市档案系统开展了以“三学三赛三考”为重点的知识技能大比武活动,掀起了比学赶超的热潮。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师业务档案和考绩档案管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高校中对教师业务档案和考绩档案的管理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的认为:“业务档案和考绩档案一样,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应合二为一,由人事干部部门管理”;也有的认为“:考绩档案在大专院校中主要是教师的业务考绩档案,与教师的业务档案相同,应该由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因此  相似文献   

10.
张国文 《档案与建设》2003,(1):38-38,41
朱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引起了档案界对信用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信用档案是什么?信用档案工作的切入点在哪里?诸如此类的问题已成为档案界目前探讨的热点话题。一、什么是信用档案有关信用档案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开展信用档案工作必须加以解决的基本问题。关于信用档案的解释,目前档案界可谓众说纷纭。有的认为信用档案是一种信用体系,有的则认为信用档案是一种专门档案。有文章给信用档案下了定义,比如对企业信用档案,其狭义的理解是“凡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能够直接反映企…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在整理家庭档案时,一张微微泛黄的出生证映入我的眼帘。这是一张50多年前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卫生局颁发的出生证,盖有钢印。左页上面记载着婴儿的出生年月日时辰、出生地点、父母姓名及住址、籍贯等等。右页上对做父母的抚养儿童提出了要求:婴儿出生后定期进行预防疾病的疫苗接种,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卫生指导等。  相似文献   

12.
在长期的兰台生涯中,笔者发现不少案卷患了“残疾”:有的档案有批复无请示,有的档案分类交叉重复,有的档案没有备考表或没有签署,有的案卷题名拟写不合要求,有的档案破损影响阅读,有的档案有铅笔或其他彩色笔字迹等等.这些不同程度的案卷“残疾”症会严重影响档案的长久保管、检索利用和价值体现,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由此而带来的其他负面效应更是难以估量.防止形形色色“残疾”病是兰台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电子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电子档案提供利用的基础和保障,也是电子档案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在工作中我们遇到过这种情况,某位设计人员急需某张图纸,满怀希望地在我们电子档案库里查找,结果找了半天才发觉这张图纸没有归档,满怀希望而来,悻悻而去,大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所以“保证电子档案归全率”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提供利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归档”这个“紧箍咒”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档案员,所以档案员宁愿多收集档案材料,也不能漏掉哪怕是一张公文纸。可是你听说过因为盲目归档而造成当事人权益受损的案件吗?……  相似文献   

15.
1“统”与“分”的矛盾。按要求,一个单位形成的全部档案只能有两个归宿,即文书档案一个归宿,科技档案一个归宿。但有的单位档案长期分散保存在各业务部门,存在着轻“统”重“分”的问题。有的人员则把科研过程中形成的资料视为“私”有,档案材料随人调离而“搬家”。这些流失的档案很珍贵,给科研单位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2“飘”与“根”的矛盾。系统地积累资料,就是保存了科研人员脑力劳动成果的根。有的科技人员对科技档案缺乏认识,不注意工作中或做完工作后,留下必要的记录保存,随着某项目的完成,原始记录就“飘”了,造成了借鉴、继承…  相似文献   

16.
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尽快增加农民收入。因此,档案服务“三农”就应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突出问题做好服务。由于历史、现实等多种原因,各基层档案室保存的档案与农民增收的需求不相适应,农民急需的档案档案室没有,档案室有的档案农民又不需要。  相似文献   

17.
《新疆新闻界》编辑室为了把杂志办得更好,给每个读者发了一张《读者意见征询调查表》,虽然我也填了这张表,但感到仍有未尽之意,再谈点看法。我今年54岁,是一名业余通讯员,在克拉玛依油田写了几十年的新闻稿件。每当我订阅的《新疆新闻界》杂志一来,总要先阅读“通讯员之页”这个栏目的文章。我还重点阅读“新闻与写作”、“新闻知识专题讲座”、“采写体会”、“新闻和语言”、“好稿评介”等栏目的作品。每期都要从头至尾看一遍,有的文章还要读多遍。1991年第二期“通讯员之页”栏目中胡四海的《投稿杂  相似文献   

18.
《兰台世界》2013,(S5):122-123
<正>我喜欢翻阅档案,因为档案会让我感受到历史脉搏的跳动,翻开档案,就是翻开了历史崭新的一页。初识档案,是翻开了研究所的《风雨五十五》周年画册,从这本画册中那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一张张稚嫩到成熟的脸上,感觉到了历史的沉淀,引领我这样一个青年档案工作者带着新奇的向往迈进一个崭新的工作环境。从中,我看到一个机构发展壮大的历史。最吸引我的是,翻开最开始的几页卷宗,我并不会知道后五年、十年……五十年、六十年之后会取得的成功,这会不断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人们对档案鉴定内涵的理解一直不够全面,如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是“档案的鉴定一般是指对档案真伪和档案价值的鉴定,而经常的业务工作则是后者。”①但是,随着档案工作实践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人们对档案鉴定工作内涵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入。有的学者认识到, “由于‘档案价值鉴定’这一含义仍然不能完全概括档案鉴定的全部内容,不能反映档案鉴定工作的某些特殊规律,这就需要根据新的形势,拓宽‘档案价值鉴定’理论”,即“仅仅是判定档案价值还不够,还必须解决如何判定档案价值和从哪些方面来认定档案价值的问题,必须对档…  相似文献   

20.
马赛  王虹颖 《新闻传播》2005,(11):62-62
随着报纸不断增张扩版,设在一版的导读应运而生并日显作用。导读作为“厚报”本身的广告和展示内页精华的橱窗,其功能应不断强化。为了争夺读者视线,各类报纸的导读在形式上也千方百计精心“打扮”,有的“浓眉大眼”,有的图文并茂,有的五颜六色。有些报纸对导读功能的强调,甚至胜于对版面美的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