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6岁的孩子,看到我的脚搁在茶几上,她轻轻走过来说:"叔叔,对不起,你这样好像不礼貌."客厅里有许多人,他们全愣在那儿,然后哄堂大笑.笑的是小女孩像极了小大人.  相似文献   

2.
秋雨     
萌芽 你却不能春雨般歌唱 你只是以轻快欢谕的脚步 走进田野 那一天 你化作荀萄酒 来到果园里 如梦的果园 就飘出了浓浓的酒香 那一天 你化作糯米酒 来到稻田里 稻穗都像贪杯的老农 沉沉的头 微微倾奸 那一天 你化作蜂安酒 来到洛塘边 莲咬古尝了你 脸如荷花一样红 你— 渲染了老农的笑声 你— 融进了村姑的酒涡秋雨@苏洪生~~  相似文献   

3.
寒天薄土     
正我感谢上苍,让我在农村生活过,而是一生下来就贴近土地,所以,我对土地是再亲近不过的了。尽管时常弄得我浑身都是泥土,但贴近泥土的生命才最厚重。那厚厚的土层,给予一茬茬农作物以丰厚的根基。就像孩子吮吸母亲丰满的乳房里那浓浓的吮不尽的乳汁。但那些庄稼其实不需要那么厚的土地,它们的根须在这丰腴的土地上只抓一把土就足矣。这时,我真羡慕这农田里的庄稼,像一位富足的  相似文献   

4.
一个朋友生了孩子,向自己的妈抱怨,说没时间读书没时间旅游也没时间和朋友坐坐闲聊天;谁想到伊的母亲不但不为所动反而冷嘲热讽:"现在你知道你给我添了多大麻烦?"我的朋友当即跳将起来大喊一声:"而且还知道,我给你添了多少人生乐趣!" 许多母亲都像我这位朋友的母亲,她们并不是不爱孩子,但是她们从来不会告诉孩子,养育一个孩子的快乐.她们喜欢把自己扮演成<烛光中的妈妈>,让孩子充满内疚,最好是一生一世的内疚,似乎这样她们才感到满足.  相似文献   

5.
晶莹父母心     
在街上遇到中学时的老同学,手里牵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那孩子明显和正常孩子不一样,塌鼻子,斜眼睛,硕大的头往一侧歪着,嘴角不断地往外淌口水,走路歪歪扭扭,腿软得像面条,来回摆动。同学仿佛丝毫没在意孩子的缺陷,蹲下身把他揽进怀里,指着我说,宝宝,快叫阿姨啊。孩子含混地应了一声,我还没反应过来,她已经翻译给我:宝宝问你好呢。然后她便快活地在孩子脸上叭叭亲了两口,仿佛他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眼睛里全是骄傲和甜蜜。我们聊了一会儿,基本上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孩子:今晨你在桌上留了张极简短的纸条,便奔你想要的幸福去了。我在隔壁卧室里听你哭了很长的时间,又低声给男友打电话,默默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准备像昨晚吵架时说的那样,彻底与这个家断绝来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你在纸条上告诉妈妈,你会还清22年来你欠父母的一切——以金钱的形式。你是商学院的学生,应是比  相似文献   

7.
生日     
我把刚买的蛋糕放在餐桌上,进卧室与妻商量红包的事.正在我们犹豫不决的时候,三岁的儿子拿着一块蛋糕往嘴里塞着,搞得脸上手上都是奶油.我一看急了,一巴掌打掉儿子手中的蛋糕,吓得儿子哇哇大哭,母亲见我发脾气,站在一旁像做了错事的孩子:"是我给他切的,我以为……"我没好气地说:"你以为,你以为,你老糊涂了是不是?这是给张书记儿子过生日的,要一百多块呀!"  相似文献   

8.
我依然活着     
那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能活到今天,我那时并不懂得什么是活着,只知道活着是要呼吸的。可我知道什么是死——闭着眼睛,脸色苍白,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任凭自己的亲人怎样哭喊。死的情景是我在医院里看到的,我见过和我住一个病房的孩子死了。我几乎不去想活着的事,我太小了,只有八岁。但我已经朦朦胧胧地觉得活着不好:我要打针吃药,要做手术……那一切太可怕了。其实最可怕的还是孤独,还有夏天,没有电扇。妈妈上班前,让我倚着被子坐好,把一个盛满凉水的罐子放在我身旁,她说你要是热了就把手伸到水里。我守着一罐凉水过了一天又一天,每天都那么漫长,都让人不耐烦。我没有玩  相似文献   

9.
吉安 《文化博览》2007,(6):22-23
孩子,今天你又装作若无其事地暗示妈妈,说市中区的房价又在飙升,如果再不行动,或许以后你和女友连一间栖息的小屋都没有。我淡淡地看你一眼,终于没有像你希望的那样,说出"妈妈给你们买"的话来。而你,也在这样尴尬的沉默里,即刻气嘟嘟地放下碗筷,砰一下摔门出去。我从窗户里看着你远去的背影,瘦削,懒散,有些玩世和任性,你还是那个赖在父母怀里,始终不肯独立飞翔的小鸟。可是,亲爱的孩子,你已经25岁,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需要呵护的女友,两个日益老去的父母,难道这些,还不足以让你成熟,让你彻底地离开父母的羽翼,放下悠闲啃老的惰性,独自去承担一个成人应该担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十年     
寒梅 《文化博览》2005,(4):63-64
1993年秋天,我如同打了败仗的残兵,跟在父亲的后面心情沮丧地走进了省城一所三流学院的大门.学院里草场茵茵,高楼座座,父亲一个劲儿地夸赞:"孩子,你看房子多新,环境多好."我漠然地看着他欣喜兴奋的脸,他怎么会懂得我爱的、向往的大学是老得斑痕累累的古旧建筑,穿插的是多人才能环抱的苍老古树,在幽静的小径上,有幽静的风,白发的教授.那样的一所大学在这个城市的另一角,我跟随了表姐去过一次,就再也不能忘掉.  相似文献   

11.
心灵驿站     
我原谅他了 你如果要快乐,就该把饶恕带到你家里去. --王尔德 一个孩子放学回家,身上沾满了泥土,衣服也撕破了一截. "怎么了?" 母亲很惊讶.  相似文献   

12.
有个跨国机构对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孩子进行了一项调查:你最尊重的人是谁?请列出你心目中的第1位到第10位,本国的和外国的都可以. 看到这个调查我就想,美国孩子肯定把父母列在榜末,爸爸第9位,妈妈第10位.  相似文献   

13.
    
像白云飘过天空像清风掠过大地我悄悄地来悄悄地去只带走一段记忆仿佛一场梦与你相逢在春雨中你打着一把浅蓝的小伞伞下是你澄澈的眼眸恬静的面孔微微绽露的笑容——如何不心动目光与目光交汇只有几秒钟我们的心息已相通于是就有了一次次的不期而遇不约而同——一切尽在不言中爱情就像那窗户纸只要轻轻一捅便豁然开朗了啊我们就能就能和甜蜜和幸福相拥可是我如何能那么做一无所有一无所成的现实阻止了我走向你的脚步压抑了我的爱慕啊我的渴望的情衷而当自卑日益深重回避已不再有用我就只有只有怀着深深的苦痛不辞而别了啊匆匆匆匆消失了影踪…  相似文献   

14.
在法国人看来,喜欢异性是很正常甚至是很必要的一件事,恋爱是终生事业,无论老幼.哪怕孩子还很小,大人们就已经开始逗了:"告诉我,班里有没有你喜欢的女孩子啊?"等孩子真长到十七八岁还没有和女孩子约会的话,家长们先开始急了:我那孩子怎么还没有女朋友?  相似文献   

15.
每天看电视看到深夜,我已经不知道我哭过多少次了,这在我们计多人的生命历程里是从来没有过的。当看到新闻主播哽咽着播出网上流传的一首小诗时,我的泪哗地一下就流了出来:“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妈妈我怕/天堂的路太黑/我看不见你的手/自从倒塌的墙把阳光夺走/我再也看不见你柔情的眸。  相似文献   

16.
宣哥信箱     
《职业圈》2006,(12)
好,故事讲完了,现在请宣哥回答问题。有请宣哥。问:我开了个外国硬币小店,我该如何经营呢?宣哥:1.在你的小店里举办外国硬币展览,把你的小店办成一个货币博物馆,这样,家长就乐意带着孩子光顾你的小店,不仅过了钱瘾,还长了知识,  相似文献   

17.
X样年华     
小河 《文化博览》2006,(8):42-43
昨天,校方已下发通知——"2006届全部毕业生必须在7月4日之前办理好离校手续并离校"。这个消息像突降的判决书,一个字一个字地切入我的耳根。听起来,它不再是往常广播里那些爱理不理的通知,而是毫不客气的行政命令,它赤裸裸地告诉我"毕业了,你可以走了",可是潜台词却是"你必须走了"!我不是走出了校门,而是被赶出了校门——一种被抛弃的耻辱感油然而生!毕业了我们当然会走,难道还耍赖不走?也许,对于找到了工作的同学而言,一切都很无所谓,但就百分之七十未就业或择业的人来说呢,我们仿佛是在茫然的时候被推出了温室,被推到空旷陌生的中间地带,而暴风骤雨即降。从上个学期到现在,我们大多已无心把最后一年认真读完,或许也从来没有认真学过一天,各式各样的招聘像纷飞的钞票一  相似文献   

18.
秘诀     
这是件真实的事。一位老农用心培养自己的两个孩子,历经十年寒窗,大儿子考上清华大学,二儿子考上复旦大学。报社记者得知这个消息,赶到这位老农家里,问他教育子女有什么"秘诀"。老农说:"有啥秘诀?咱是庄稼人,种庄稼嘛,来不得半点虚假,只能实打实。"对待孩子,也得跟种庄稼一样。说穿了,不是我教孩子,是孩子教我。"记者又问:"怎么个教法?"老农说:"这就简单了。我只上过两年学,大字也识不了几箩,怎么教孩子?教不了孩子,咱就调个个儿,让孩子教我。白天,孩子在学校里学的东西,晚上回家就给我讲一遍。我不懂的就问孩子,孩子答不上来,就  相似文献   

19.
易子而教     
许多家长说拼命工作是为了孩子的未来,于是送孩子上各种补习班,为孩子请家教.于是你不必再费心教孩子,也不知道孩子在学些什么,责任全推给了老师,只有当成绩单发下来的时候,才有明显的反感,或青或白地训一顿,再说一遍:"爸爸妈妈这么辛苦全为你!"孩子可能冷不防冒出一句:"是为我吗?是为你们自己吧!"你则可能气得七窍生烟、涕泪纵横,因为你忙不是为自己,你自己也不想忙,你苦死了,既然不是为自己,当然是为孩子、为家庭.  相似文献   

20.
"没有痛苦的人生就是苍白的人生.痛苦是一种历练,是一种体验.比如说,你的孩子跌倒了,你不要扶起他,让他自己站起来,这样他在今后人生的风浪中才能昂首挺胸向前走.因为这是在潜意识里给他埋下了人生就是挫折就是坎坷的种子,战胜了挫折和坎坷,他就会获得成功." 这是节选大连市企业文化研究会会长钟祥斌先生的一段语录,这也是钟祥斌的人生与事业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