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回音     
<正>经盛鸿:最近我一直在看《档案春秋》杂志,学到不少很有用的知识和写作方法,越看越喜欢。贵刊努力做到:尊重史实,绝不虚构;有新史料或新意:有文采。这种严谨求实的办刊理念值得称赞。@申城老克勒:我注意收集老上海的各类照片、文章,《档案春秋》杂志是我收集材料的一个重要来源。有一次,偶尔在"上海观察"App平台上,看到"告别书荒年代"等转载自贵刊  相似文献   

2.
读者点评     
《前海:寻找中国版曼哈顿》@赖俊辉:据说前海要建免税商店,到时内地人就不用到香港买世界品牌的免税商品了。@简单的小政:前海是未来几年深圳的发展新重点,借鉴粤港澳服务业的优势,是不错的创业环境。《保护老上海话的青年实验》@脊梁in上海:阿拉一道来保护上海闲话,从小朋友开始学起。@最美的时刻在路上:方言的丢失是非常可怕的,一种文化的消亡,就似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  相似文献   

3.
谁对上海话的消沉最敏感?又是谁站在新一轮保护和传承上海话的第一线?一批年轻人在致力于重新发现和保护传承上海话的过程中,有各自不同的主意,也获得了各自不同的乐趣飚、(?)、(?)、畀、(?)……这些字,你能读出来吗?它们并非"火星文",而是正宗的汉字,来自上海大学中文教授钱乃荣很早就展开一项研究,从古籍文献里挖掘出它们来,以便准确无误地表达上海话的发音。正宗上海话,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低沉后,最近两年,又渐渐有恢复原来生气的迹象。值得一提的是,掀起新一轮保护和传承上海话的,大多是年轻人,有的还是外地人。他们在不断发掘老上海话的  相似文献   

4.
微关注     
《上海档案工作》2014,(6):19-19
<正>@春宇供应链:【"海上金融"回溯上海百年金融发展史】昨天是国际档案日,上海金融档案史料中心在市档案馆外滩馆揭牌,由市档案馆编辑的《海上金融》图册同时首发。这些金融档案内容丰富,脉络清晰,生动反映了近代上海金融中心形成的全过程,极具历史文化价值,@上海新闻播报:【百年前的外滩立体照片看过吗?】昨天是国际档案日,市档案馆在建立上海金  相似文献   

5.
"老上海"是时下的"热点"之一,在写老上海的书中,昔日沪上名医陈存仁氏的《银元时代生活史》格外值得细读。以"银元时代"为名,所谈自然以百姓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为主。在我们的传统史学中,向来只有"帝  相似文献   

6.
旧上海西侨的赛马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花园"与猎纸会 "一个英国人能长期呆在国外而不作设立跑马赛的尝试,几乎是不可能的.上海租界早期的记录表明这种英国传统消遣早就存在."  相似文献   

7.
<正>我是个老影迷,半个多世纪以来收藏了不少电影刊物,包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电影刊物的"五朵金花":《大众电影》、《电影故事》、《上影画报》、《上海电影》、《长春电影画报》。而这五种刊物中除了《长春电影画报》外,其余四种都创刊于上海。  相似文献   

8.
<正>上海人喝茶有悠久历史,孵茶馆是老上海的习惯嗜好。因此,老上海茶馆特别多,据统计,清末就达160多家。出名的有静安寺的"品泉楼",城隍庙的"湖心亭",南京路上的"同羽春"和"五云日异楼"等。旧上海茶馆,不仅是市民休闲憩适的场所,也是聚集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的是非之地,流传着时代动荡变革、风起云涌的社会轶事趣闻和掌故。"品泉楼"在静安寺。静安寺始建于三国时吴赤乌年间,距今已1700年。原来寺址在吴淞江边,因  相似文献   

9.
<正>整理者言:我的爷爷宓炽勋今年已90多岁了,是个"老档案"。自1954年进上海电表厂后,他即被安排到资料室从事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他担任过上海电表厂资料室组长、档案室副主任、主任,为企业技术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做了很多工作。在档案这个岗位上,他辛勤耕耘了三十年,一直干到退休。作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档案界的企业代表,宓炽勋的名字有一定影响。1959年,爷爷代表  相似文献   

10.
三年前,我、黄鸥和王小帅一起聊天时,王小帅谈到他出生在上海,但才两个月时就跟随参加“三线”建设的父母一起到了贵阳,在贵阳一直长到13岁。贵阳是王小帅拥有记忆的第一个故乡,而他的出生地上海,就如同一个遥远而不可及的梦。虽然王小帅母亲所在的工厂是贵阳郊区,可那些从上海过去的人们依然坚信自己是上海人,两千多人挪过去把一片山全给占了,说的全是上海话。所以,王小帅从小就说上海话,现在还能说。若干年后,王小帅为拍摄《青红》回到贵阳,还和他们说上海话,但却没人理他,一点反应都没有,全是贵阳话了。  相似文献   

11.
吴琼 《档案与史学》2014,(2):F0004-F0004
正在很多老上海人的记忆里,城隍庙曾是许多老上海人孩提时的乐园,庙门口高耸入云的旗杆、九曲桥、豫园大假山,还有小动物园里的鹦鹉学舌让人捧腹大笑,春节的城隍庙真的逛不够,看不厌。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许多记忆已渐渐淡去,但传承至今的元宵灯会依然红火,看灯是上海人过年最喜闻乐见的活动,而城隍庙每至元宵则常是笙歌灯彩,一派欢乐景象。难怪有人说:"南京路外滩的灯再亮也取代  相似文献   

12.
微博     
《新闻三昧》2014,(1):18-19
@上海工会发布上海市总工会官方微博2013年11月17日,2013李斌论坛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市总工会、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上海市机电工会共同主办,围绕"弘扬劳模精神、建设技工强国"主题,推进李斌式员工队伍建设。同时,"李斌展示厅"在上海电气临港重型机械装备基地建成开放,展厅共1800平方米,分"产业工人颂"、"岁月风流"、"工人李斌"、"薪火传承"四个展区,以李斌先进事迹为主线,以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为背景,充分展  相似文献   

13.
田路路 《新闻世界》2013,(12):88-90
本文分析了"@上海发布"的发展特点及不足之处,并针对以"@上海发布"为代表的新闻宣传系统政务微博现存的不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英  李宙生 《出版广角》2013,(16):50-51
@林清发(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编辑):今年的上海书展是第十届了,没有开幕式,没有晚会,他们把精力都花在读者身上。由于高温,在排队入场的门口搭建了长长的凉棚;与邮政EMS合作提供全国快递服务;因为智能手机耗电快,会场内安装了各种智能手机充电站;为方便参展商和媒体利用无线网络,布设免费WiFi,覆盖整个展馆。这就叫求真务实!@止庵(新星出版社总编辑):前些时去上海书展一趟,手机里留下一张照片,很像是做广告,或者是给广告做广告,其实没那么复杂,只是告诉朋友我自有点期待在而已。在内地,各地  相似文献   

15.
十九世纪下半期上海的"英语热"与早期英语读本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下半期的上海,曾出现过英语学习和英语读物出版的热潮.有关这一时期上海掀起的"英语热",熊月之、张敏的<上海通史@晚清文化>一书曾有论及.  相似文献   

16.
回音     
<正>@周公正:近日,偶然翻阅2006年《档案春秋》,看到"开国中将谭辅仁被害追述"一文,当年这桩连环谋杀大案,在云南知青中流传纷纷,此文拨开迷雾,一解云南知青疑惑。@笔戈科技:感叹现在小孩子的童年都太单调,而70、80后"大孩子"们的童年记忆,正随着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老美术片一样,慢慢地褪色。感谢《档案春秋》刊登了"小蝌蚪找妈妈"的相关文章,给我们留下些童年记忆。@顾宝羽:希望《档案春秋》能登以上海的人和事,但又有全国影响力的篇目。  相似文献   

17.
上海的四月,风和日丽、春意盎然。 就在这个春季,一批海外电视编导、制片人、摄影师,在上海电视同行的陪同下,串街走巷,采访形形色色的上海人。他们操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以及带香港、台湾口音的普通话,饶有兴趣地和上海市民交谈。他们绷紧职业的神经,睁大惊奇的双眼,希望找到一个传说中的老上海,希望发现一个与众不同的新的上海。  相似文献   

18.
周晓燕 《青年记者》2012,(32):52-53
法国著名传播学家多米尼克·吴尔敦在《信息不等于传播》一书中说:"信息革命遭遇到两个障碍,第一个是信息与传播的关系,也就是与他人之间存在问题以及无法传播的现象;第二个很简单,就是知识问题,信息的极大丰富迫切地需要各种知识来帮助理解。"①上海老歌②凭借"奇异的智慧"跨越了这两个障碍,持续了一则传播神话。传播即共处:上海老歌成为一种社会再生产的情感力量上海老歌注重大众传播的"认知平均化"效果,通过提供适合大众的普遍情感、普遍价值观以及"娱乐形式",与不同历史时期盛行的不同的意识形态"共处",成为一种社会再生产的情感力量,并在消费中被不断地重新建构,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时代超越性。  相似文献   

19.
今年四月中旬,新华社北京分社组成三人报道组到首钢总公司采访,调查研究首钢改革成就和经验。分社一位同志得知此事便问道:“首钢已作过很多报道,怎么还去那里?”话中透着一种诧异。可我们觉得,首钢虽然是个老典型,但现在去报道正是时候,问题在于要写出新意来。经过一个多月的采访和写作,报道组共发了十  相似文献   

20.
上海解放前后工资问题史料(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与史学》2003,(4):32-36
二、上海解放前后工资情况(续) (Ⅱ)上海解放后工资情况 关于上海解放后工资问题的处理经过,一般的可分为三个阶段三个办法: 1.发维持费和临时借支。 2.从折米过渡到以折实单位作为计算标注的办法。 3.从各单位的自行调整走向在市委统一领导下实行个别的调整。 1.发维持费和临时借支 5月2 8日上海解放后因对各单位原来工资情况不够了解,社会秩序亦未安定,而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