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目前图书馆经费短缺、新书进馆量少和馆藏又没得到很好利用这一现象,提出充分利用馆藏图书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2.
今天的学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已具备其他部门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笔者欲就此谈谈浅见。 一、学校教学、教研的重要“方面军” 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教研上起主导作用。他们熟悉本专业的资料,善于利用馆藏和各类工具书。他们对资料的要求是快、新、全。图书馆就及时向他们介绍、推荐刚进馆的文献。中年教  相似文献   

3.
在实际工作中,我国的档案馆,特别是县级档案馆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一边是档案馆馆库有限,经费十分紧张,人员日趋减少;另一边是大量的重复文件进馆,使馆藏档案量急剧增长,造成馆藏庞杂臃肿,既影响了馆藏档案的质量,又浪费了库容、人力、物力和财力.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基层档案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结合我馆实践谈中文图书剔旧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馆藏建设是每一个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馆藏质量的优劣决定读者服务水平的高低..作为高校图书馆,其馆藏资源是否充实和完善,是衡量高校教学、科研能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增补新书,充实、丰富馆藏和剔除旧书,完善、优化馆藏是馆藏建设的两个方面.正如我们常听见的询问:“你们馆有多少书?”“你们馆有些什么好书?”一样,这虽然是读者惯用的通俗的询问方式,然而却体现出了读者对一个图书馆馆藏资源可资信赖和利用程度所特有的反应心理和思维定势.我馆为加强馆藏建设,改进和提高藏书体系质量,努力建立起最佳的藏书结构,自1985年起,在不影响正常运作的情况下,分别在五年里对馆藏中文图书进行了剔旧工作,并逐步使这项工作经常化、制度化,逐渐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图书剔旧工作程序、原则和方法,成为我馆特色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一、民族地区图书馆馆藏现状分析民族地区图书馆自诞生之日起,由于先天经费供给不足,其馆藏建设从来都是步履维艰,问题层出不穷.书价猛涨,出版物数量剧增的双重冲击,更让其财力不济,无所适从.加之长期以读者需求的多样化作为其藏书建设的出发点,以致贪多求全,无重点,在社会转型时期,就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建设提出的要求.特别是在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迅猛发展的今天,这种馆藏建设的“面面俱到”而造成的文献结构宽散,与发达地图书馆馆藏相比,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均无任何优势可言,这就对民族地区图馆上网,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形成了障碍.图书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社会需求是它存在、发展的前提.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必将对图书馆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从而也为图书馆提供新的发展动力和机遇,使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民族地区图书馆也不例外,在即将进人21世纪,计算机技术、通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得到广泛应用的现代信息环境下,对民族地区图书馆如何把握好馆藏资源建设进行认真思考和研究,以适应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适应上网、实现资源共享的需要,显然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虚拟馆藏在图书馆建设中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馆藏是一切图书馆工作和服务的基础 ,对于图书馆而言 ,对读者最具吸引力的永远是其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 ,若仅靠有限的经费购买文献来增加馆藏 ,已远远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随着科技、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 ,图书馆联网已逐渐增多及普及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 ,提出了“虚拟馆藏”的概念 ,通过In ternet使用其它馆的文献资源 ,以此作为补充馆藏的一种文献信息收集方式 ,形成自己的馆藏 ,成为馆藏的延伸及补充 ,与实体馆藏形成互补共存。本文就如何利用Internet网建设虚拟馆藏 ,提出了一些具体思路及做法 ,使馆藏资源贫乏的中小型图书馆突破了馆藏的限制 ,为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无限扩大 ,作了一些实践尝试。  相似文献   

7.
国际书刊交换工作是高校图书馆搜集国外科技情报、丰富馆藏文献资料的一种重要途径。我馆从1682年开展这项工作,目前已经与美国、日本、苏联、西德、加拿大、挪威、瑞典、芬兰、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泰国等十二个同家的105个学术单位建立了书刊资料交换关系。六年来,共计收到国外寄来的书刊资料1638册、173种。其中连续出版物146种。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丰富我馆的馆藏,促进我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是学院开展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如何适应开展高职教育的形势,如何解决图书馆所面临的问题,是图书馆工作者需要解决的课题。一、转变观念,为广大读者服务图书馆要破除传统的封闭半封闭的办馆方针,代之以开放的、全方位服务的办馆方式,向尽可能多的读者开放,为他们办理必要的借书手续,让他们有机会利用馆藏资料,得到馆员的指导和服务。同时文献资料应对读者全面开放,改变那种重藏轻用,闭馆锁库,将大量资料束之高阁的现象。并在履行自己岗位职能的前提下,勇于开拓新的服务领域。要利用图书馆大量潜在能源,…  相似文献   

9.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重心,也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三大支柱,担负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任,其首要任务就是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已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管理计算机化、检索网络化。面对新形势,高校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将更加艰巨,质量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0.
在图书经费有限,书价上涨,进馆书少的情况下,如何开发馆藏,提高图书利用率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要开发馆藏,提高图书利用率,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即一是替读者寻找“代用品”,以满足需求;二是向读者推荐相关的图书,以扩大资料线索。馆藏图书的有些书籍,相互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即同名同书、异名同书和同名异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种特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馆藏调查的对象是保山学院图书馆,调查时间自2009年9月至2013年12月.馆藏调查主要调查年度图书入库量和图书学科分类入库量,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馆藏是否能够满足全校师生的阅读需求.馆用调查主要调查年度流通量、馆藏利用率和馆藏利用效益三个指标.年度流通量主要了解借阅图书的人数情况;馆藏利用率主要了解馆藏是否被师生所借阅利用,利用的程度如何;馆藏利用效益主要是考察馆藏利用对科研产出的支持关系,是否促进了科研的产出率.馆藏馆用调查发现,保山学院图书馆已经开始了内涵升本的本科转型.随着地方本科高校的本科转型,地方本科高校的图书馆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推进现代化发展进程,实现图书馆的内涵升本.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馆馆藏献的利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只有大力加强图书流通服务的力度,才能充分开发利用馆藏献,并以我馆图书流通服务中的具体工作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13.
提高馆藏书刊利用率 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如何使广大读者最迅速、最准确、最大限度地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各种资料而进行的。因此,图书馆工作者应当通过宣传、指导、阅览、流通等各种方式把收集的藏书,提供给不同的读者,充分提高馆藏书刊的利用率。如何提高馆藏书刊利用率,这是一个具有科学性和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馆在工作实践中,有下列体会。 一、树立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加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图书馆不仅担负着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收集和保存书籍、刊物的职责,而且要利用书刊资料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全面外延教育。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发展,图书馆——这一拥有丰富馆藏资源和个性化借阅、自主学习的场所,其蕴藏的育人潜力将会进一步被发掘,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中一片亟待开发的后花园。本文通过对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分析,探讨了新的形势下,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变革问题。  相似文献   

15.
邢燕 《华章》2010,(36)
丰富档案馆馆藏、优化馆藏结构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认真细致地工作,坚持不懈的努力,根据利用需求,及时发现问题,适时调整优化,才能使馆藏的内容和结构更趋于合理,更能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以便为广大档案利用者提供有效服务.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很多一线教育工作者将目光投向了博物馆,丰富的博物馆馆藏和展览资源以及特定的场馆情境为美育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作为日常教学的补充,博物馆活动的开展形式也日渐丰富起来。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的艺术心理教研组作为学校美育的重要力量,通过艺术、文化、心理相结合的形式践行“馆校结合”的美育“微”行动。  相似文献   

17.
钟朝平 《考试周刊》2011,(25):237-239
数码相机的普遍应用,形成了大量的数码照片,为丰富、充实档案库存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做好数码照片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数码照片的产生、归档要求和管理进行了论述,阐述了数码照片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数码照片的归档范围进行了界定,介绍了数码照片的收集归档方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期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形成的原因,介绍了我们馆在期刊管理中采取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指出了通过管理对提高期刊利用率与丰富馆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运行模式由于各馆情况不同,没有现成的模式可照搬,但是,数字型馆与网络馆藏仍将成为未来图书馆的主流。在现阶段,纸质馆藏将与数字型馆藏长期共存,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20.
真正学习知识、研究学问,必须要阅读书籍,书籍的作用是网络不能取代的。而传统纸质艺术资料的阅读,对师范学校学艺术的学生来说更是不可缺少的.这就要求我们图书馆员主动引导。合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料,厚积薄发,使图书馆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