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德国签署"博洛尼亚宣言"后,德国高等学校进行了教育体系的改革,高等教育实行学士和硕士制度,取代了传统的Magister(文科硕士学位)、Diplom(理工科硕士学位)和Staatsexam(国家考试)制度,职业学校教师培养也相应产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以柏林工业大学职业教育和劳动技能系在培养职业学校教师的变化为例,阐释博洛尼亚宣言后德国职业学校教师培养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应有的教育能力素质,它对教师的职业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任务驱动"是以职业适应导向为目的教学探索,围绕这种全新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新模式下教学反思的内涵、内容和步骤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3.
周家权 《教师》2022,(8):54-56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以"行动为导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共同实施完成一个项目工作,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文章在阐述项目教学法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晋江市晋兴职业中专学校"专业联合实训"案例,探讨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打...  相似文献   

4.
人到中年,对"教师"这个称谓的内涵,应该有更加深刻的领悟。"教师"是一种职业,是教师赖以生存的职业,也是一个民族、国家能否振兴和腾飞的希望。作为一名中年教师,需要经常反省自己,应该如何做到"不惑"?应该做好哪些事?应该如何让你内心的"宇宙",爆发出正面的工作能量?  相似文献   

5.
由于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短、社会认可度不高,高职教师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更易受自身能力水平、个性特征、价值观差异、工作压力等因素影响而出现"职业高原"现象.高职教师"职业高原"现象个体成因类型可归纳为压力型、瓶颈型、安逸型和边缘型.要突破"职业高原"期,高职教师丛须学会化解压力,学会自我调节,强化自身,提高对职业和自我的认同感,并不断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6.
伴随繁杂、辛苦的工作内容和需要不断学习提高带来的职业压力以及职业"崇高度"的下降,教师普遍产生了职业倦怠;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下工资发放制度在客观上导致激励作用丧失,许多教师缺乏职业发展的自我设计和预期,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机械运动中工作激情日渐消损,动力在消减,前行变迟缓。缺失了对工作的激情和自我发展的需求,教师成长就缺失了内在的动力,生命将会黯然失色。可以说,教师"动力再生"既是教师自身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也是摆在广大教育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基于教师动力消减之现实背景,本期策划重在探讨学校--这个教师管理的基层组织如何通过氛围营造、平台搭建、柔性管理来找准教师的动力源,唤醒教师心灵、点燃教师激情、点亮教师人生。但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尤其是在个体力量无法改变外部环境时,教师与其意志消沉还不如奋起一搏,与其抱怨生活还不如知足乐教,扬起理想的风帆,在不平衡中寻找平衡,在忙碌中体验快乐,把对职业生命质量的关注、对创造的追求视为"教师职业内在尊严与欢乐的源泉",进而催生出永往直前的动力,成就自己幸福的职业人生。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制度层面、决策层面上看名不符实,且偏离其属性甚远.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是:从内涵上发展必须回归高等职业教育"高等"的属性、"职业"的属性,使其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层次性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学位(职业准入资格证书)功能;从外延上发展必须回归高等职业教育的"大众(普及)"属性,使其规模盖过全日制非职业类型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三尺讲台"是教师职业的象征.讲台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场所,是教师工作的平台.提及讲台就容易想到传统意义上教师的定位:"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俨然是一个"传教士".笔者认为,给教师这样的界定是不全面的.尤其是随着社会时代发展与进步,教师角色的内涵将越来越博大、丰富.未来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教师将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三尺讲台"不仅仅是教师的工作平台,应该是教师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人生舞台.因此,时代呼唤"三尺讲台"改为"人生舞台".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学校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教师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作为职业学院的教师,他的素质结构应是教育教学理论、专业知识、职业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等构成的立体网络结构,而这一素质结构正是"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因此,培养"双师型"教师,使"双师型"教师在学校教师队伍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本文就学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途径、机制等,谈了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是职业学校加强职业技能教学,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新形势下各个职业院校十分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文章从解读"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入手,分析"双师型"师资建设中存在的误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