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和多种炎症介质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其具体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抑制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研究”课题把目光转向更加安全、有效、适用范围广的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建立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和细胞培养,借助MAPK和NF-κB等信号传导通路平台,研究了支气管哮喘免疫调节机制和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的体内抗炎活性;通过建立体外肥大细胞过敏模型研究了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抑制炎症细胞因子活化的分子学机制,从而确定了支气管哮喘具体免疫调节机制和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抗气道炎症的分子机制。该课题由吉林省延边大学医学院承担完成,主要完成人有延光海、金光玉、李良昌、李光昭、秦向征。项目成果获得2014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相似文献   

2.
类胰蛋白酶是一种由肥大细胞(Mast cell,MC)特异性贮存和分泌的蛋白酶,其类型、数量和特性随肥大细胞亚型、组织和种属起源的不同而存在差异。MC可表达α、β和γ三种类胰蛋白酶,其中β类胰蛋白酶含量最高,是MC脱颗粒时主要释放的酶。类胰蛋白酶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促使炎症发生,破坏基底膜的完整性以及促进组织的构型重塑;也可以通过降解细胞因子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还可以通过弱化引起炎症的变应原以及神经肽来抑制炎症的发生。因此,像肥大细胞一样,类胰蛋白酶在炎症的发生和宿主防御过程中也起到了多重作用。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为特征的疾病。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由于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导致痰阻气道,邪雍于肺.肺失宣降而发本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性的喘气,呼气性的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为特征。近几年,笔者运用由张必清教授发明的奇经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较好临床疗敛,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功能检查在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对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Excel抽样功能进行单一支气管舒张试验;其余30名患者被纳入观察组,在支气管舒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PEF检测,比较两组支气管哮喘的检出率。结果 两种肺功能检测均能有效检测支气管哮喘,但两者结合更有利于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评价。结论 肺功能检查可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帮助临床医师尽快治疗症状。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在人群中发病率可达 1 0 %~ 2 0 %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约有半数在 1 2岁前起病。此病好转后极易复发。为使患者减少复发 ,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 ,我科开展对住院患者及家属进行保健知识宣教 ,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保健指导 :1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外源性哮喘、避免吸入过敏源。如 :尘、螨、花粉、动物羽毛 ,霉菌、真菌 ;食物如 :鱼、虾 ,蛋类、牛奶 ;接触性物品如 :染料、油漆或某些药物如阿斯匹林 ,青霉素 ,碘制剂等。内源性哮喘 :预防呼吸道感染、寒冷空气、刺激性气体、过度疲劳、焦虑、紧…  相似文献   

6.
邱双凤  乔赟 《大众科技》2021,23(6):73-75
信号通路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及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作用机制的研究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灸通过多靶点调控信号通路从而影响支气管哮喘的预后与转归.文章从TGF-β1/Smads、PI3K/AKT、JAK/STAT、NF-κB、ERK等信号通路入手,对基于信号通路探究针灸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可为深入探究针灸治疗哮喘...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10)
目的:研究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采取心理护理对不良情绪的作用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n=34)与实验组(n=34),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经护理干预之后两组患者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经对症护理之后PEF(峰值呼气流值)、FEV1(1s用力呼气容积)、住院期间发作次数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等指标与参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且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疗效显著,可以提升护理依从性,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抗1型糖尿病的治疗策略主要是以胰岛素与合成降糖剂为主。然而这些药物常常导致低血糖、胰岛素功能障碍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目前,新型的二肽基肽酶-Ⅳ(DPP-IV)抑制剂被认为是安全有效治疗糖尿病的首选药物,因为DPP-IV抑制剂可以在降低血糖的同时维持体重,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却不引起低血糖。DPP-IV抑制剂有助于保护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胃抑制肽(GIP)的降解,这些激素有助于抑制餐后胰高血糖素的释放,延缓胃排空和调节饱腹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DPP-IV抑制剂方面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正>哮喘,又被叫作支气管哮喘。这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异质性疾病,很多哮喘患者都是因气道反应而发病的。结合临床实践来看,哮喘可能会反复发作,患者会因哮喘而出现胸闷、喘息、气促、呼吸不畅等症状。在时间的推移下,患者的哮喘发病强度可能会有所不同。一些患者哮喘病发后会自行缓解,一些患者则会在病发后有气道缩窄、气道重塑等症状,这些都是不可逆的。  相似文献   

10.
阿司匹林 (乙酰水杨酸 )是一种解热、镇痛类药物并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长期以来 ,阿司匹林一般用于治疗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及感冒发热、风湿热、急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新的临床实践表明 ,阿司匹林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 ,有了更加广泛的用途。1 防治冠心病小剂量阿司匹林具有抗凝血特性 ,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与凝聚作用 ,防止血栓的形成。冠心病患者的血粘度较高 ,容易在冠状动脉狭窄处形成血栓加重病情 ,甚至引起心肌梗死。阿司匹林可选择性抑制血小板膜环氧酶 ,阻碍血栓素 TXA2 生成 ,明显减少周围动脉内阻塞性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为了避免泄爆引发的二次灾害,采用CFD流体动力学软件,对不同参数多孔介质条件下球形容器泄爆收容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多孔介质对泄爆收容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道内铺设有多孔介质时,起爆和收容容器内的压力值都较低,多孔介质的存在对起爆和收容容器都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多孔介质越厚,收容容器内的压力峰值越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多孔介质长度时,收容容器内压力峰值降低,达到900 mm后,继续增加多孔介质长度,收容容器内压力峰值下降不明显;起爆容器内压力峰值受多孔介质厚度、长度的影响不大;多孔介质分段分布比连续分布时对收容容器的保护作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药物控制释放目的是通过延缓药物从制剂中的释放速率从而避免服药初始阶段机体内药物浓度过高的副作用和服药末期阶段药物浓度过低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通过专利检索和数据统计对国内外环境敏感药物控制释放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分析,采用计量排序、可视化聚类、技术路线等分析方法,揭示了国内外专利申请量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着重从国内重要申请人东华大学入手,沿着其技术演进路线:材料-组合物-应用-应用材料解析其技术发展脉络,为我国药物控制释放的研发策略及宏观产业政策的指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复杂多样,是临床上的常见的难治性疾病,近年来中医各家对哮喘发病机理的认识不断提高,相关治疗也很丰富。文章从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的辨证论治及中医外治法等进行总结,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及方法,以期在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中发挥中医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经常发作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如花粉、油漆、皮毛、牛奶、蛋等,均可诱发此病.俗称“吼病“或“哮喘病“.临床表现为支气管痉挛、气喘、呼吸困难、有泡沫痰、喉中有哮鸣音.近年来,也有人认为此病与交感神经有关.……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     
《中国科技信息》2002,(7):78-79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经常发作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如花粉、油漆、皮毛、牛奶、蛋等,均可诱发此病.俗称"吼病"或"哮喘病".临床表现为支气管痉挛、气喘、呼吸困难、有泡沫痰、喉中有哮鸣音.近年来,也有人认为此病与交感神经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药物释放体系在组织工程、基因释放、肽和蛋白质释放、靶向和细胞识别以及新型药物释放体系等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展望了多学科交叉渗透及研究与开发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6,(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与常规措施的对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5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改善环境、合理膳食、指导正确用药和避免诱发因素、加强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患者。比较两组的复发率。结果:2组哮喘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发病率仅为20%,对照组的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大大降低了哮喘患者的复发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赤芍颗粒对DC/IL-12/CTL免疫通道中相关免疫因子的调节、免疫细胞功能的促进作用,明确赤芍颗粒打破HBV免疫耐受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赤芍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安慰剂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CD80、CD86、HLA-DR、IL-12、CD8+T细胞数及血清HBV-DNA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CD80、CD86、HLA-DR、IL-12、CD8+T细胞数及血清HBV-DNA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赤芍颗粒能显著改善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的免疫指标,抑制HBV-DNA复制,打破CHB免疫耐受,其机制可能与DC/IL-12/CTL免疫通道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用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方法,观察氟哌啶醇对N-甲基-D-门冬氨酸(NMDA)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氟哌啶醇能剂量依赖地抑制NMDA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并改善受损细胞形态,四唑盐比色法(MT)显示存活率增高。提示氟哌啶醇对NMDA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具有附加功能的辅料的研究进展。对用于药物剂型技术的多功能聚合物进行了分类和评估。多功能聚合物除了具有作为赋形剂的基本功能之外,还可以具有一些附加性质,例如刺激敏感性、粘膜粘附性、抑制外排泵、酶抑制作用、与药物形成缀合物等功能,并特别强调了在设计新药时使用它们的优点。这些优点包括,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改善制剂过程中药物的稳定性,以及使药物获得靶向及可控释放的效果。希望能够对相关药物开发研究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