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有优势     
星期日,小红和小明姐弟俩在家玩儿.小红拿出了三枚硬币,对小明说:“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好吗?”小明一听说做游戏,可来劲了,连忙叫好. 于是小红向小明约定了如下游戏规则:两人轮流抛掷这三枚硬币,如果掷得“两正一反”,那么小明得8分,否则小红得5分.小明觉得“两正一反”的情况比较多,而且赢一次可得8分,觉得这样定还挺划算的,就  相似文献   

2.
"在不透明的箱子里放着黑、白、红球各一个。小明和小红玩摸球游戏,摸到黑球的人赢。小明先摸到一个白球,拿在手里,再让小红去摸球,这样公平吗?"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基础训练中的这道关于游戏的公平性的题目,不要说学生很难理解,就是教师有时也有点模糊。  相似文献   

3.
《学生电脑》2009,(10):26-29
小虹:“哇,最近发什么横财了,QQ竟然会员+4钻!” 小明:“没什么,就是每天玩一会游戏而已,嘿嘿!” 小红:“不会吧?玩游戏还能赚钱?”  相似文献   

4.
月考     
“铃、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迅速进入教室坐好,准备月考。老师进来了,把卷子发给同学们,老师说:“开始!”同学们就快速地答卷子了。这时,小明有一道题不会做,他想出个坏主意,趁老师不注意,就偷偷地看了同桌小红同学的卷子,小红发现了,连忙把卷子挡住说:“别抄我的卷。”这时,下课的铃声响了。考试成绩出来了,小明只得到56分。小明回到家里,还在生气,下雨了,小明的心情更加不好。“咚、咚、咚”,谁在敲门?小明开门一看,是同桌小红,小红进门就说:“我是来给你讲考试题的。”以后小红经常帮助小明,就这样,小明的成绩慢慢提高,小明很…  相似文献   

5.
好玩的锐角     
#说说小学写作文时经常编的名字(来自锐·乐活晒晒记忆里的幸福圈子)
  若紫:小红和小明,好事都是小红做的,坏事基本上都有小明的份。小刚会在男孩的名字不够用的时候来陪小明。  相似文献   

6.
送礼物     
日常生活中,小朋友常常会用错量词,如把一块蛋糕说成一个蛋糕。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小朋友做《送礼物》的游戏。游戏时,要求小朋友讲清“送多少什么东西给某某人”,如“我送一条鱼给小明哥哥”,“我送三只苹果给小红姐姐”。只有说对了量词,别人才接受他的“礼物”。通过反覆做这则游戏,小朋友们分清了量词,丰富了知识。  相似文献   

7.
1郾教师出示学生玩卡片的游戏图(小红有27张,小明有张,小东有5张)。2郾教师问:看到这幅图,你能想到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回答:①小红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27+3)②小明和小东一共有多少张?(3+5)③小红和小东一共有多少张?(27+5)④三人一共有多少张?(27+3+5)⑤小红比小明多几张?(27-3)⑥小红比小东多几张?(27-5)……3郾教师让学生口算学过的算式。[评:通过创设玩卡片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游戏中就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对数学产生了一种亲近感]4郾教师选择27+5,组织学生探索口算方法。(1)学生先独立摆小棒,尝…  相似文献   

8.
摔跤了     
一天,天气格外晴朗,小红想,今天天气这么好,我和小明到对面的草坪上去玩吧!于是小红说:"小明,今天的天气这么好,我们到对面的草坪上玩吧!"小明说:"好呀!可是我们玩什么呢?"小红说:"我早就想好了。"于是,他们来到草坪上,小红说:"我们来玩摸瞎。"小明说:"玩摸瞎,可是谁来摸呢?"小红说:"咱们石头剪子布,谁输谁就是摸的人。"小明也同意了,结果小明输了。小红从兜里拿出一条红领巾,说:"小明,我帮你系上。"小红说:  相似文献   

9.
有一天,小明见到一位白胡子、白眉毛的老爷爷。老人特别健康,还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当他知道小明想知道他的年龄时,老人出了这样一道题:  相似文献   

10.
各地使用新课标新教材后,许多教辅用书大量上市,有些教辅用书的题目存在科学性问题.现仅举一例详加剖析,以讲清楚“游戏的公平与不公平”问题. 《黄岗兵法》(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61页第14 题:小明和小红在做掷硬币游戏,任意掷一枚硬币两次,如果两次朝上的面相同,那么小明获胜;如果两次朝上的面不同,那么小红获胜;这个游戏公平吗? 《兵法》第453页给出答案:P(两次朝上)1/4=,P(两次不同)2/4= , ∴游戏不公平. 笔者认为上述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游戏公平.理由如下: 1.设“国徽面朝上”为“正面朝上”,简称“正”;“国徽面朝下”为“…  相似文献   

11.
[题目]小明在南北路上由南向北走,小红在东西路上由西向东走。小明在两路交叉点以南480米处,小红在两路的交叉点。他们两人同时出发4分钟,所在位置与两路交叉点的距离相等;  相似文献   

12.
星期天,爸爸让我思考这样一个题目:小明和小红同时从甲地出发到乙地,小明每分钟行50米,小红每分钟走70米,小红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途中与小明相遇。这时一共用了10分钟。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相似文献   

13.
成都的万达同学很想知道下面的奥赛题算法,特解答如下。题目:今年小明的年龄是小红的3倍,3年后小明的年龄是小红的2倍。他们今年各多少岁?解题方法:方法1(假设法):假设3年后小明的年龄仍然是小红的3倍。那么,3年后小红的年龄增加3岁,小明增加的年龄应为3的3倍:3×3=9(岁)。但实际上小明只增加3岁,少增加3×3-3=6(岁),又小明的年龄是小红的2倍,倍数减少了3-2=1倍。这减少的1倍数(即3年后小红的年龄)就正好等于小明少增加的6岁。所以,3年后小红的年龄为(3×3-3)÷(3-2)=6岁,小红今年是6-3=3(岁),小明今年是3×3=9(岁)。方法2(列方程法):假设小…  相似文献   

14.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两队人数相同,比总个数。(1)出示情境图(图略),图中小朋友在玩套圈游戏。师:小明和小红都套了10次,小明套中了7个,小红套中了5个,谁套得准一些?(生:小明)如果不是他们俩比赛,而是男生队和女生队在比赛,这时候能说是男生队套得准吗?生:不能,一个人的成绩不能代表全部。师:一个人的水平不能代表整个队伍的水平。那我们来看一看整个队伍套圈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片段一:理解感知师:(出示下图)小明上学走了6分钟,小红上学走了8分钟,谁走得快些?谁走得快些?小明家小红家生:还要知道路程才可以比。师:(呈现线段图)小明上学要走360米,小红上学要走560米。  相似文献   

16.
小红和小明是好朋友,但两人不在一个班级。有一天,小红问小明:小明,你们班有多少名学生?小明略想了一下,说:我的前后各有一排座位,我坐的这排从左边数我是第八位,从右边数我是第七位,你说我们班有多少名学生?  相似文献   

17.
这是汉语水平六级考试(HSK)的一道经典题目:“小明和小强正在谈论小红,这时小红走了过来,小明对小强说:‘说曹操曹操就到。’问:谁到了?A.小明B.小强C.小红D.曹操。”知其然者会心一笑,不明事理者一头雾水,其实,成语不单是外国留学生学习的难点,对于中国的高中生亦然。  相似文献   

18.
有些应用题的条件很隐蔽,不容易直接看出来。解题时必须认真审题,以免漏掉隐蔽条件。例1把20张画片平均分给小红和她的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张?分析与解:这道题中的隐蔽条件就是“小红”,小红也算一个条件,和她的4个同学合起来就是5个同学。也就是把20张画片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张?列式:20÷5=4(张)(答略)例213个同学站成一排,小明的左边有7个人。问小明的右边有几个人?分析与解:这道题的隐蔽条件是“小明”,小明也算1个条件,从小明开始往左共8个人,也就是13个同学站在一排,从小明开始…  相似文献   

19.
非完整题即为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只给出部分条件或问题,需要先补充一个或几个条件或问题,然后进行解答的应用题。通过补充非完整题的训练,既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又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1.通过补充非完整题的训练,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例如“已知小明有8支铅笔,小红有4支铅笔。__________”这道题用两个有联系的已知条件,能提出许多可以解答的问题,可知它是开放型的:①小明和小红共有几支铅笔②小明比小红多几支铅笔③小红比小明少几支铅笔④小明的…  相似文献   

20.
例1 小红和小明两人多次进行百米赛跑,两人同时出发,每次都是小红比小明提前10米到达终点.如果两人都以原来的速度跑步,采用下面的方式比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