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藏》2012,(3):189
600多年以来,掐丝珐琅(景泰蓝)与瓷胎珐琅(珐琅瓷)同属古代宫廷技艺,一直是专供皇宫贵族享用、作为权力与地位象征的艺术珍品由于用料奢华且工艺繁复,共同成就了令世界瞩目的艺术珍宝,被公认为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珐琅双绝"。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3,(3):173-173
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与景德镇珐琅彩瓷传承人熊建军两位大师倾心打造的"四海升平"珐琅大吉尊,将铜胎珐琅与瓷胎珐琅两种工艺采用创新器型"四方祥龙尊"与"济世观音净瓶"完美结合,深具艺术文化内涵,媲美皇家珐琅精品。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3,(5):173
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与景德镇珐琅彩瓷传承人熊建军两位大师倾心打造的"四海升平"珐琅大吉尊,将铜胎珐琅与瓷胎珐琅两种工艺采用创新器型"四方祥龙尊"与"济世观音净瓶"完美结合,深具艺术文化内涵,媲美皇家珐琅精品。  相似文献   

4.
吕成龙 《收藏界》2013,(2):36-41
雍正时期,雍正皇帝对珐琅彩瓷器的烧造给予了更多关心,并提出颇为严格的要求。雍正元年(1723年),随着宫廷造办处人员的扩充,以及在雍正帝最信赖的怡亲王(雍正帝的十三弟允祥)的主持下,珐琅彩瓷器的制作在造办处珐琅作积极展开。但从清代档案记载看,  相似文献   

5.
吕成龙 《收藏界》2013,(3):58-60
乾降时期的珐琅彩瓷器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器的艺术水准总的来说要逊于雍正时期。从档案记载来看,这或许与造办处珐琅作内人员更替和缺乏有关。另外,与雍正、乾隆两朝皇帝审美趣味的差别也有密切关系。据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元年三月十五日,首领吴书来说:乾清宫总管苏培盛等交小太监四名,何德禄、王成祥、杨加福、魏喜。传旨:着给珐琅处学烧珐琅。钦此。""乾隆元年四月十四日,催总默尔参峨为画珐琅人不足用,另欲将画珐琅  相似文献   

6.
《网球天地》2014,(2):50-51
2014年可以说是爱马仕的本命年,Henll色S(爱马仕)携手顶级珐琅工艺大师AnitaPorchet,推出一枚珍贵的爱马仕CapeCodRocabar大明火珐琅马年腕表。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2,(13):21
中国珐琅艺术大师张同禄、熊建军联袂巨作在2012年中国龙年吉祥到来之际,以北京荣会艺术中心为桥梁,"中国景泰蓝第一人"张同禄、中国景德镇珐琅彩瓷传承人熊建军首次合作,奉献崭新艺术成就:"吉祥中国"富贵珐琅尊,在当代工艺美术界产生巨大轰动,开创辉煌历史。600余年沉浮,依旧是顶级工艺珍品的象征中国珐琅技艺的两位代表大师克服重重困难,历时两年,将铜胎珐琅与瓷胎珐琅首度巧妙结合。一件"吉祥中国"的完成需近200道工序,费时200个小时以上,成就收藏巅峰。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1,(12):150-151
珐琅彩瓷在清廷档案中称"瓷胎画珐琅",于康熙晚期在清宫造办处珐琅作铜胎画珐琅的基础上产生,雍正、乾隆年间得到新的发展,而乾隆后期则随着清王朝的衰败而悄然销声匿迹。珐琅彩瓷的精良白胎由景德镇御窑厂按皇帝旨意生产提供,画面则由宫中如意馆画师遵旨出纸本画稿,再交付珐琅作,由画师本人或画匠精心画制而成,故艺术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9.
耿宝昌 《收藏》2013,(3):48-53
珐琅器制作起源于古代希腊,考古出土的公元前12世纪的6枚戒指和双鹰权杖首,为最原始的掐丝珐琅制品。10~13世纪初,掐丝珐琅制作极为兴盛。公元12世纪,掐丝珐琅工艺由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元代,阿拉伯珐琅器工匠来到中国并带来了生产珐琅器的原料和技艺,中国拉开了珐琅艺术制作的序幕,并逐渐融合本土艺术及审美趣味。元代珐琅器的制作主要是为皇家服务,生产规模不大,产品数量不多,主要为掐丝珐琅。从此,掐丝珐琅烧造成为明清时期中国珐琅器的主要品种,它汇合了青铜、瓷器、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  相似文献   

10.
作品采用典雅华美的富贵如意尊器形,顶部龙头口衔宝石,中间和底部分别以4条盘龙托出尊贵瓷胎珐琅,装饰上独具匠心。其瓷胎珐琅部分以锦鸡牡丹、镢鱼荷花、喜鹊梅花为主体图案,谐音寓意"锦堂富贵,喜四海升平"。作品代表了当今景泰蓝与珐琅瓷的高超制作水准和艺术成就,作为国宝技艺的创作典范,它巧妙融合了景泰蓝、珐琅瓷两种传统皇家工艺...  相似文献   

11.
青阳 《收藏》2012,(4):184-184
作品采用典雅华美的富贵如意尊器形,顶部龙头口衔宝石,中间和底部分别以4条盘龙托出尊贵瓷胎珐琅,装饰上独具匠心。其瓷胎珐琅部分以锦鸡牡丹、鳜鱼荷花、喜鹊梅花为主体图案,谐音寓意"锦堂富贵,喜四海升平"。作品代表了当今景泰蓝与珐琅瓷的高超制作水准和艺术成就,作为国宝技艺的创作典范,它巧妙融合了景泰蓝、珐琅瓷两种传统皇家工艺...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2,(7):168
"珐琅彩瓷,一个昔日皇家垄断的艺术,一项失传200多年的彩瓷技艺......它集现代奢华、当代巅峰制瓷工艺、细腻的古今绘画艺术及实用性于一体......2012珐琅彩"福、禄、寿、喜"杯,由江西陶瓷工艺美术协会、景德镇珐琅彩瓷研究协会、国瓷收藏艺术品中心,以及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李少景联合制作。本藏品使用的珐琅彩料完全沿袭清宫珐琅彩瓷配料,器形和瓷土以著名的"7501毛瓷杯"为标准,是继去年成功推出珐琅彩"春、夏、秋、冬"杯之后又一珍贵藏品。每件瓷器均由大师亲自绘画,具有极高收藏价值。2012年(福、禄、寿、喜)杯限量99套,在2011年基础上增加托盘以及绘画难度,因陆续生产,望各藏友提前订购.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2,(15):184
立体呈现中国宫廷艺术之大美作品铜胎珐琅庄重华贵,顶部雕龙衔宝石.整器9条金龙攀腾跃起,鎏金莲花与百合熠熠生辉,完美烘托瓷胎珐琅,并辅以如意纹精心装饰,开光部分串联56个民族花卉,寓意繁花似锦,吉祥中国;瓷胎以宫廷"锦鸡花石"为主体,集诗书画印于一身,极致典雅、美意盎然整件作品生动诠释千年吉祥文化.铸就当代工艺美术的巅峰巨作中国珐琅艺术大师张同禄、熊建军联袂巨作2012年中国龙年,以北京荣会艺术中心为桥梁,"中国景泰蓝第一人"张同禄、中国景德镇珐琅彩瓷传承人熊建军首次合作,崭新艺术成就产生轰动。600余年沉浮,依旧是顶级工艺珍品的象征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2,(9):21
中国珐琅艺术大师张同禄、熊建军联袂巨作在2012年中国龙年吉祥到来之际,以北京荣会艺术中心为桥梁,"中国景泰蓝第一人"张同禄、中国景德镇珐琅彩瓷传承人熊建军首次合作,崭新艺术成就:"吉祥中国"富贵珐琅尊在当代工艺美术界产生巨大轰动,开创辉煌历史。600余年沉浮,依旧是顶级工艺珍品的象征  相似文献   

15.
青阳 《收藏》2012,(5):182
作品采用典雅华美的富贵如意尊器形,顶部龙头口衔宝石,中间和底部分别以4条盘龙托出尊贵瓷胎珐琅,装饰上独具匠心。其瓷胎珐琅部分以锦鸡牡丹、镢鱼荷花、喜鹊梅花为主体图案,谐音寓意"锦堂富贵,喜四海升平"。作品代表了当今景泰蓝与珐琅瓷的高超制作水准和艺术成就,作为国宝技艺的创作典范,它巧妙融合了景泰蓝、珐琅瓷两种传统皇家工艺。"龙腾盛世,吉祥四海",两位大师将中国宫廷文化精髓展示在世人面前,以创新的视角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作出生动诠释。  相似文献   

16.
青阳 《收藏》2012,(7):184
作品采用典雅华美的富贵如意尊器形,顶部龙头口衔宝石,中间和底部分别以4条盘龙托出尊贵瓷胎珐琅,装饰上独具匠心。其瓷胎珐琅部分以锦鸡牡丹、鳜鱼荷花、喜鹊梅花为主体图案,谐音寓意"锦堂富贵,喜四海升平"。作品代表了当今景泰蓝与珐琅瓷的高超制作水准和艺术成就,作为国宝技艺的创作典范,它巧妙融合了景泰蓝、珐琅瓷两种传统皇家工艺。"龙腾盛世,吉祥四海",两位大师将中国宫廷文化精髓展示在世人面前,以创新的视角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作出生动诠释。  相似文献   

17.
陈斐华 《收藏》2013,(9):103-103
笔者是一名入行多年的收藏爱好者,藏品中有一枚清代珐琅彩五蝠宫钱(见图)。直径68毫米。  相似文献   

18.
宫每 《收藏界》2014,(2):106-107
珍宝盆景是盆景艺术发展过程中经清代绮丽奢华的宫廷文化浸润而衍生出来的艺术珍品,是用金银、玉石、珐琅、珠宝等珍稀材料仿制自然景观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08,(9):155-155
在北京奥运会、践奥会落幕之际,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9周年,北京江洋富通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将举办2008年收藏家专场拍卖会。本次拍卖会定于9月26、27日预展,28日在北京新世界酒店(京广中心)隆重开始。拍品包括掐丝珐琅、明清精品瓷器、佛像、名家油画、竹雕、紫檀木雅等热门收藏品。精美绝伦,艺术水准极高,收藏价值诱人。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2,(17):186
无以伦比创制当代生肖瓷王采用珍贵的珐琅彩精心描绘,以"勾、画、皴、染"突出精妙细腻的表现力,构图巧妙融合生肖形态,动静相宜,惟妙惟肖。器型之冠囊括十二大瓷中经典将十二生肖与历代十二大经典瓶型相融,既有整体感,又富有变化。十二款陶瓷史经典瓶型,尽展时代审美变化,诉说中国陶瓷鉴赏史变迁。生肖收藏艺术市场的常青树珐琅彩瓷在当今拍卖中屡创新高;生肖收藏在市场中,具有上手快、系列清晰等众多优势,该作由于兼具珐琅彩瓷与生肖收藏市场之长,颇具增值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