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提问语,历来是教师教学行为自始自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教师会问、善问、巧问,是成功型教师的可贵本领。批判性思维的本质是质疑、发现,而教师的能动性就在于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建构、熔铸到课堂提问语中。从某种意义来说,教师提问语本身就是让学生习得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一个示范教例。一、具有批判性思维养成价值的提问语应把握的度一是提问语的高度。设计提问语并非随意为之,要关注提问语的高度。比如,是知识习得、能力训练、思维培养的高  相似文献   

2.
语丈教学中,善问巧问能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提问,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就告诉我们,智者是善问巧问的。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研究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先导。自古以来,只有敢问、善问、善求之人,才会有学业的进步,认识的丰富,才能为人类的文明与发展作出不凡的业绩。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问”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层次上,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怎样问更巧妙。提问并不容易,尤其是能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问题。引导提问,要让学生明确提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一、提问教学的特点 1.问题具有启发性 提问是为了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问就要有问的价值。在教学中,我避免单纯的判断性提问,避免处处皆问的做法,避免一启即发的浅问题和启而不发的难问题,充分设计具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提问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方法之一.也是花费时间最多的方法之一.颇值得认真探入研究。提问的关键是教师,语文教学需要语文教师具有提问能力,具有提问能力的语文教师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语文教师应真正成为人们所期望的“职业提问家”,其在教学中的提问应充分体现艺术性。笔者以为,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必须在提问的语言选择上作文章。在提问语的选择上,笔者主要尝试运用以下几种类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浅谈小语课堂提问的原则及要求江苏省淮阴师范学校孟治荣一、课堂提问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教师设计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必须围绕教学目的,为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服务。提问,不能为问而问,不能脱离课文内容而乱提问。2.系统性原则。提问,应从整体考虑,使提问成为...  相似文献   

7.
善问是教师的基本功,善问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对于提问应该驾轻就熟。然而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总是满天飞,或对不对,或是不是,学生盲目作答。答对的学生洋洋自得地座下。答错的学生惶恐不安的站着。教师问,但不善问,没有明确听目的性,提问的火候掌握的不是恰到好处,问题没有层次,答案缺乏科学性。作为一种司空见惯的教学活动,提问不仅是信息加工和反馈的一条重要途径,而且是组织教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开启思维之门,提问功不可没。提问质量的高低,不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王欢 《教书育人》2008,(9):12-12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依靠提问来支撑的。然而,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大量的“问”。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奇,提问与答问代替了美读、美听和分析。更甚者,教师过细的提问,或者“是不是”“可以吗”等这样的发问语,使得学生脱离文本而去猜测教师设置的答案。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相似文献   

9.
采用课堂观察与录像法,对一节生物课的教师提问进行分析研究,为研究新课改课堂提问教学的真实性提供一种线索。提问方式包括允许思考时间、集体个人平衡、参与的学生量、随后提问和适当的言语水平;提问内容包括核心问题和过程性问题。结果表明:该教师更倾向于高水平问题的提问,能够探查与启发学生的思想;提问有较明显的问后等待、平衡集体个人回答及提问语,且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善问者如敲钟,叩之小者则小鸣,叩之大者则大鸣。”教师上课提问,要讲究提问技巧,要“善问”。如果不讲究方法、技巧,而是不假思索,信口乱问,或故弄玄虚,形式呆板,不但达不到提问的目的,甚至还会使学生对提问产生厌恶感。课堂提问有哪些技巧呢?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目的明确,语言简洁教师提问应依据教学目的设计提问,提出的问题应具体、明确,富有针对性,这样才能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而不能没有计划,想起什么问什么,也不能笼统提问,提问不明。同时,提问时还应注意语言平缓,吐…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能激起课堂教学的浪花,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强烈共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说,没有教师课前对问题的设计,没有教师“问”的引导,学生可能难以有思维的发散,所以,教师的课堂提问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关键是教师的课堂提问要问得精、问得巧,问到点子上。提问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使学生逐步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叶圣陶语)的境界。那么,什么样的提问才能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12.
陈彪 《学语文》2011,(6):64-65
提问.已成为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人们常专注于提问内容的考究,却忽视提问语的“打磨”。提问语一般包括称谓语、评价语和导引语。提问语设计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3.
崔海忠 《学语文》2012,(1):35-36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问题可大可小,大到能撑起一节课,小到一事一问,发微烛幽。看似简单地间与答,实际上重组了教学内容,体现了教学目标.构建了学习情境.因此语文课堂到了少不了提问的地步。但是问个问题易.问个好问题难。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每事问》一诗中写到:“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要问得艺术、问得精彩。“一问激起千层浪”。那么。设计提问有哪些要求呢?  相似文献   

14.
自主提问能力是学生进行主动式探究学习的必备学习能力之一,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有着关键作用。针对目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的固有模式的弊端,探讨了在语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方法和策略。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自主提问的氛围、搭建自主提问的平台、深化主题等策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快捷、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早已成为教师研究教学的专门课题。而课堂提问无疑是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展示教师教学技巧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应从教学实践出发,掌握语文教学提问语的类型及功能,这对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生思维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16.
汲婷 《考试周刊》2014,(10):102-103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都认为课堂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方面,因为课堂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很重要,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课堂提问。本文分析两种教师提问类型,包括描述教师课堂提问现状、教师课堂提问分类及展示性问题与参考性问题对比研究,最后得出:可以两者结合,尽量多问参考性问题。同时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学生水平等因素选择采取展示性问题还是参考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让学生敢问。要让学生敢问,教师必须树立这样的观点:质疑问难不仅是教师的事,更是学生的事,是学生的权利。早在古代,提问就是学生求教的主要途径。学生有疑惑时,必须向教师提问,而教师则应从其职责出发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但是时至今日,一些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仍未引起重视,教学方式由原先的一讲到底变成了一问到底,于是出现了“十万个为什么”似的满堂问,学生被问得晕头转向,连独立思考和读书的时间都被挤掉了,当然也不可能向老师提问了。还有一些教师虽然也知道质疑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但就是不敢让学生提问。究其原因主…  相似文献   

18.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教育过程中的问,巧妙的启发性的问。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非常突出,传统教学过程中离不开问,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今天生物学课堂上,同样也离不开问,只是对“问”,尤其是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问得巧、问得有艺术、问得有价值。问的技巧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就课堂提问的时机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非问不明”。古代思想家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这都说明“问”是何等重要。因此,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但要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而且更要关注“问”的另一半——学生的提问。  相似文献   

20.
语言训练要到位(十一)──要讲究课堂提问黄桂林(江苏省泰兴市新市中心小学)提问是激奇引趣、激疑引思的重要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提问可指示训练目标,提示训练重点,突破训练难点,以强化语表训练效果。但从教学现状看,提问不到位的现象颇为普遍,或者问点遍布,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