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陈立强 《教书育人》2000,(19):40-40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官员微服私访。路过田间,看到一农夫驾两头牛耕地,他大声问:“这两头牛,哪个更好?”农夫看了他一眼,并没有回答,等到了地头,牛在一旁吃草,农夫附在官员的耳边,小声地说:“东边那头牛更好”。官员奇怪,问道:“你为什么这样小声说话?”农夫说道:“牛虽是畜粪,心和人是一样的,如果我当面大声说哪头牛好,它们会从我的眼神、手势和声音里分辨出我对它们的评价,那头虽然尽力但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难过的……” 农夫对他的牛可谓“爱之深”了,正因为爱护,才唯恐伤害,所以他不当众褒贬,不当面对比评论。我…  相似文献   

2.
提起牛,总会想起两个故事。 一是韩国的。韩国有位官员曾微服私访来到乡间,见一农夫正在用两头牛耕地,便大声问道:“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好?”不料农夫没有回答,等到了地头,才小声附在官员的耳边说一句:“左边的那头更好。”官员挺费解,问:“你刚才为什么不大声告诉我?”农夫回答:“另一头就能从我的表情动作猜出我对它的评价,它虽然尽了全力但没得到好评,心里头准会难过……”那位官员听了,恍然大悟,愧极。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则故事:古代的一位官员微服私访,路过一片农田,看见一个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官员的耳边,低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4.
向农夫学习     
不久前,我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题目叫《附耳细说》,内容大概是这样的:韩国的官员黄喜微服私访,路过田间,看到一位农夫赶着两头牛正在耕地,就大声问“你这两头牛,哪头更棒”,农夫一言不发,等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边小声说“边上的那头牛更好”,黄喜很奇怪,问,你为什么用那么小的声音说话呢?  相似文献   

5.
故事一:平和面对“不够优秀的牛” 一位官员微服私访,看见一个农夫赶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地头,牛到一旁去吃草,农夫附在官员的耳边,低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官员奇怪地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跟我说话呢?”农夫答道:“牛虽然是畜类,但心和人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6.
故事一:平和面对“不够优秀的牛” 一位官员微服私访,看见一个农夫赶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地头,牛到一旁去吃草,农夫附在官员的耳边,低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官员奇怪地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跟我说话呢?”  相似文献   

7.
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叫《附耳细说》。说的是韩国的官员黄喜微服私访,路过田间,看到一个农夫驾着两头牛耕地,就大声问:“你这两头牛哪个更棒?”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到黄喜的耳边小声说:“边上的那头牛更好。”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嘛用那么小的声音说话?”  相似文献   

8.
从前有个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他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边吃草去了,农夫才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语地说:“我告诉你吧,最边上的那头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你为何用这么小的声音说呢?”农夫答道:“牛虽是牲畜,但心和人一样的。  相似文献   

9.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一天,农夫正驾着两头牛在犁地。有人路过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在一旁吃草,农夫才附在那人的耳边低声说:“边上那头牛更棒些。”那人更奇怪,问他为什么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回答:“牛虽然是畜类,心是和人一样的。我如果大声说,  相似文献   

10.
提起牛,总会想起两个故事。一是韩国的。韩国有位官员曾微服私访来到乡间,见一农夫正在用两头牛耕地,便大声问道:“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好?”不料农夫没有回答,等到了地头,才小声附在官员的耳边说一句“:左边的那头更好。”官员挺费解,问“你刚才为什么不大声告诉我?”农夫回答:“另一头就能从我的表情动作猜出我对它的评价,它虽然尽了全力但没得到好评,心里头准会难过……”那位官员听了,恍然大悟,愧极。  相似文献   

11.
记得曾看到这样一则历史故事: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瞧见一位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田里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看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才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右边那头牛更好一些。”黄喜很是奇隆,问道:“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答道:“牛虽是畜类,但心和人是一样的。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好或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  相似文献   

12.
从前,一个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语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答道:“牛虽是畜类,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古代的一位官员微服私访,路过一片农田,看见一个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官员的耳边,低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官员奇怪地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农夫答道,牛虽是畜类,心和人是一样的。我要是大声说,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我的评论,那头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难过的。作为一个教师,在表扬或批评学生时,我常常想起很多年前读过的这个故事。它提醒我,自己面对的是聪明而敏感的…  相似文献   

14.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一天.农夫正赶着两头牛在犁地。有人路过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一言不发,等到了地头,牛在一旁吃草时,农夫才附到那人耳根低声说:“左边那头牛更棒些。”那人很奇怪,问他为何用这么小声音说话?农夫轻声说:“牛虽畜类.心和人一样,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我的评论,右边那头虽已尽力而为.但仍是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难过的.”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的一位官员微服私访,路过一片农田,看见一个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 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官员的耳边,低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  相似文献   

16.
提起牛,总会想起两个故事。一是韩国的。韩国有位官员曾微服私访来到乡间,见一农夫正在用两头牛耕地,便大声问道:“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好?”不料农夫没有回答。等到了地头,才小声附在官员的耳边说一句:“左边的那头更好。”官员挺费解。问:“你刚才为什么不大声告诉我?”农夫回答:“另一个就能从我的表情动作猜出我对它的评价,它虽然尽了全力但没得到好评,心里头准会难过……” 那位官员听了,恍然大悟,愧极。一是印度的。有则成语叫“对牛弹琴”,我一直以为那就是真理,但最近看了一则来自印度的报道,才发现对牛弹琴不仅有用,而且还可提高牛…  相似文献   

17.
从前,一个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语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  相似文献   

18.
从前,一个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语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  相似文献   

19.
学会尊重     
近日读到这样一则故事:某年暑假,一位老师去老家度假。一天,他看见一位老农赶着两头牛在耕地。这位老师便大声问:“大伯,您这两头牛哪头更棒?”老农看了看他,没有理会。等到了地头,牛在一边吃草的时候,老农才附在他耳边轻声说:“右边那头更好。”这位老师很不高兴地说:“您干吗现在才说,还这么小声,怕吓着谁吗?”老农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两头牛,说:“牛虽是畜类,但和人一样,也有自尊。如果我大声说这头牛好那头不好,别看它们不会说话,却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辨出我对它们的态度。那头牛尽力了,但仍然不够优秀的牛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20.
故事一:平和面对"不够优秀的牛"一位官员微服私访,看见一个农夫赶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地头,牛到一旁去吃草,农夫附在官员的耳边,低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官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