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写关系稿     
记得刚投稿时,一些好心的同志劝我对编辑搞点“感情投资”,不要铁公鸡一毛不拔,否则难上稿”。这些活听起来顺耳,但细想起来确实是错误的。我觉得,一位初学写作的人,刚开始起步,不在勤学苦练上下功夫,扎扎实实地提高自己稿件质量,磨砺自己新闻触角。而钻歪门斜道,将来在新闻报道上也弄不出啥名堂。即使编辑照顾一篇稿件,你自己心里也有愧,不会多么光彩。另外,搞关系稿会扰乱编辑正常工作,影响报纸质量,实在不可取,但是,并不是说通讯员和编辑就不能一起商榷稿件,这也是不对的,通讯员和编辑、报社是鱼水关系,他们人不亲行亲,都是为着一个目标,互相联系大有好处。再说编辑都会从严把关,决不会抛优择劣。这几年,我常对一些熟悉的编辑说“你有一千遍看稿选稿编稿的权利,我有一千个写稿投稿的专利”。我先后给厂报、《澄城  相似文献   

2.
一天,孝感广播电视报一位编辑给我打来电话说:“汉川报社给你寄来了稿费,汇款单在我们编辑部,请你来领取。”我说:“我一直未给汉川报投稿,他们为何给我寄稿酬呢?”这位编辑说:“我们孝感广播电视报在2000年11月28日《社会聚焦》版刊登了你写的文章,12月10日汉川报在《生活时空》版转载了,由于该报不知道你的地址,把汇款单寄给我们,请我们转交给你。”几天后,汉川报又通过孝感市新闻出版局把样报转交给我。我收到稿费和样报后,深受感动。现在报纸、杂志为了增加信息量,从其它报纸、杂志上转载文章的很多,不少报…  相似文献   

3.
通讯员怎样做,才能提高稿件的命中率呢?许多有经验的编辑、记者在讲课时,都特别强调通讯员要有强烈的版面意识,我认为这的确是肺腑之言和经验之谈。因此,在给报社编辑部投稿件,一定要先认真研究一下这张报纸,分析一下各个版面。最起码应该搞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报纸,如:晚报、党报、产业报、企业报、专业报,等等。另一方面,每一种类的报纸都有自己的办报方针和侧重点以及版面风格。你还要知道,某种报纸它有哪些常设栏目,最喜欢上哪方面的稿件?自己要投的这篇稿件这张版是否已发表过同类型同内容的等等。如果你对这张报纸根本…  相似文献   

4.
在地市州报战线上我真正走进市场,掂出“市场”二字的份量是在去年初。当时,我们安阳日报社实行内部改革竞争上岗,在竞争中我走上了市场信息部主任的岗位,与同事一起创办《市场信息》专刊。这张专刊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当时,我心里沉甸甸的,因为我面临的是一个新领域,一场新挑战。我在报社工作十多年来,除了刚来报社当了几年记者外,长期从事编辑工作。从自己写作和编辑的稿件来讲,不少都是一厂一品,农村的“四季歌”之类的,枯燥无味。要想从“两个根本转变”的角度来观察市场,围绕市场作文章,需要尽快吃透市场、反映市场…  相似文献   

5.
“学好用好军报,当个将军没问题;会给军报投稿写稿,当个记没问题。”这句话是我1984年秋当新兵时听一位干部说的。从听到这句话起,《解放军报》就成了我的梦想120多年过去了,我从一个边防战士成长为一名军报记、编辑,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军报的养育就没有我今天的自信和强壮。因此,每当有人问我你是哪个大学毕业时,我总会自豪地说:“解放军报大学!”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地方党委机关报的编辑。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收到部队通讯员寄来的稿件。部队通讯员由于训练有素,要求严格,来稿质量总的来说是高的。部队通讯员的来稿,为我报增了色、添了彩。但从部队通讯员的来稿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个别的来稿不注意保密。出于对部队建设的关心,现就我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几个问题写出来,请部队通讯员在向新闻媒体投稿时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写稿的范围比较广.既给国家的大报写,外地的报纸写,更多地是给西安、陕西的报纸写.也给一些企业的报纸写.如西安的民生报、海星报、唐城商报、外地的娃哈哈报等。 有人曾问我,老宿,你写稿算是多少有点名气的人,给那些小报写稿有什么意思?其实对于这些“企业报”我也有一个认识过程,给他们投稿也有多种原因。 过去我以为一些企业报从头到尾都是谈企业的事。写与本企业有关的文章。在我集报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企业报并不是那么回事,他们的三版、四版办得很活、很好.我也发现一些企业报的四版即文艺副刊版常有一些名人名…  相似文献   

8.
艾风 《新闻界》2001,(1):35-36
许川离开我们已有 10年了,但他的形象仍活在川报老报人心中。大家平时有一句口头禅:“以后我要到许川那里报到 !”可见他很得人心。   我与许川相识相知已几十年了,但真正在新闻业务上有交往的,还是只有 80年代初几年。我在 1979年平反重返川报后,许川就我的工作安排,找我谈了两次话。他说:你离开新闻岗位已有 20多年,新闻业务不太熟悉了,是否先在编辑部当一段时间编辑,这样,熟悉政策、熟悉业务要快一些。我坚持要当记者,并且要到自贡去,我说:在哪里跌倒了,就在哪里爬起来。第二次谈话,他同意我当记者,但劝我不要到自贡…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由业余通讯员走上企业报编辑岗位的新兵。由通讯员变为企业报一版编辑,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两三个月的编辑工作实践,使我深感自己基础知识的薄弱,更感到专业知识的匮乏。我从主编那里搬来了《当代新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等书籍,像饥饿的人见到面包,拼命“吃”起来。可读过之后,又有远水不解近渴之感,对自己的编辑工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新闻爱好者杂志社: 全体编辑记者好! 我是四川通威企业集团《通威报》编辑部的编辑。我们集团在众多新闻期刊中选订了你们的杂志,每至案头,总有一种格外亲切与交流的欲望,便有了这封信。 这其中不仅仅是印刷上的精致,我们更看中的是内容、是所选文章在工作中的具体指导性、可操作性。 今年初,你们杂志上刊登了有关提意见的启事,我认为这个很好,集思广益,遂抽出时间在信封上写了我个人的有关意见,大体意思是,就企业报今后的发展出路作些探讨,可以适当多登一些有关企业报办报经验的文章,或者组织一些讨论等。 上述意见可能被你…  相似文献   

11.
我于1987年起在烟厂兼职从事宣传报道和厂报编辑等工作。十多年来.我立足岗位。潜心学习.努力搞好企业的宣传报道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宣传任务.取得良好成效,受到干部职工的好评。并多次受到上级领导和新闻宣传部门的表彰奖励。厂边谈谈我的工作和体会。一、敬业爱岗,潜心工作。多年来俄在厂里承担文秘、宣传、厂报编辑等工作。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我觉得工作越忙越能锻炼自己,越忙生活越是充实。宣传报道工作搞好了,对于宣传塑造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对于团结职工鼓舞士气,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我的爱好比较广泛,音、体、美、摄、邮样样感兴趣。见到有关这些方面的好文章我就抄下来,或是剪下来。并分类整理成一本本“专集”。自从我被厂报聘为编辑记者以后,我的爱好逐步“转轨”,爱上了集报。从此,我的集报生涯算是正式开始了。办报之初,我们厂报三位编辑均无经验,只好尽力收集一些适合本企业特色的小报作参考,并到当地市报学了一天划版便匆匆上阵了。经过一个月的紧张筹备,一张散发着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总编室二版组近两个月的学习,在编辑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让我了解到编辑们选稿的原则,以及什么样的稿件被编辑看好,为什么说作者是把好稿件质量的第一关。一、好稿始终受编辑们的欢迎实习期间,我多次听总编室编辑们提到当前闹稿荒,催着编辑部编稿件过来,后来才知,所谓的稿荒就是缺少一些能上版面中心或能给版面增色的稿件。两个月中,被社领导评为好稿的仅有30多篇,原来编辑部闹的是好稿的荒。记得编辑们教我最多的一句话是:多写让编辑看好的稿件。每天编辑们为能在版面上安排一篇好稿感到高兴。好稿始终是编辑们的抢手货,…  相似文献   

14.
许林 《新闻实践》2004,(5):63-64
一 1997年4月16日,我写了一篇题为《我们怎么办——写在雅各布森报道摄影与图片编辑研讨班结束时》的文章,发表在《人民摄影》报一版上。其中,就图片编辑问题,我这样写到: “在西方报刊界,图片编辑的地位和作用相当显著,图片编辑的话在编辑部里举足轻重,他的一些决策往往给总编辑以重要影响。报纸在版面策划时,通常是先定照片,以新闻照片为中心设计版面,充分利用照片的视觉冲击力来吸引读者。而我们的报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1996,(3)
如何处理关系稿文/方英文我在没有做报纸编辑之前,是个热心的投稿者.我那时还在山里,所写的文章多半发表在陕西之外的杂志上,发在报纸上的极少,这原因有二:一是报上的文章难写,禁忌多;二是我不认识报纸编辑。但我并没有因此而少给报纸投稿,然而采用率极低。我就...  相似文献   

16.
学名人投稿     
投稿时很有必要学一学名人。列宁于1922年应卡尔宾斯基的要求,给《贫农报》寄去一篇稿子,另附一短信,说明由于近来生病,“因此我不能为《贫农报》4周年写点什么适应的东西。寄上的一篇如果适合,即请刊登;如果不适合,请扔进纸篓,这样好些。”老舍在《我怎样投稿》一文中说:“在我投寄稿子的时候,我往往注上:‘如不适用,祈代扔掉!我不要求退稿’”。为什么呢?“为的是给编辑部减少一些麻烦。我知道编  相似文献   

17.
从1995年开始我给《中国食品报》写稿,至今已7个年头,发的稿子总计在150篇左右。我在中国食品报上发表的稿件大多是在报社领导和一些编辑、记者的指导、帮助下写出来的,我很感谢他们,因为在此以前,我从未写过有关餐饮和食品的稿件。如果说我近几年在西安、陕西乃至全国报刊上写了不少有关餐饮和食品的文章,那完全是中国食品报把我带上路的,这话不是谦虚,而是事实。这里我谈一点粗浅的体会:一、多看报。比如,要想给《中国食品报》投稿,就要先了解中国食品报,多看中国食品报,记者是怎么写的,别的通讯员是怎么写的,看中…  相似文献   

18.
报界专家曾说过,编辑工作的基本要求有五点,即:确定选题、鉴赏作品、指导改稿、编辑加工、评点推荐。我在担任《安徽新华报》总编的五年办报生涯中,觉得确定选题和指导改稿这两点特别重要,并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一、拟定选题是办好报纸的重要环节,它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总编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我在确定每期厂报的选题中,能够深入基层,及时了解和掌握工厂的生产  相似文献   

19.
1999年沧州报社先后两次在晚报编辑室举办了“公仆走进编辑部”活动,先后邀请当地环卫、教委、工商、电业、劳动、卫生等15个部门的领导到编辑部来,接受群众的咨询、建议、意见和投诉。沧州报社请“公仆走进编辑部”  相似文献   

20.
情系雁翎队     
《雁翎队》这篇报道,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在延安采写的,发表在1943年8月22日的《解放日报》上,距今已整整58年了。 1943年的“七·七”前夕,《解放日报》编辑部为纪念抗日战争六周年,曾组织编辑记者采写一批反映敌后军民英勇抗战事迹的报道,以鼓舞全国抗战军民的斗志。当时编辑部派我去中央党校采访,那里正有一些从敌后根据地来的部队干部在集中学习。他们几乎人人都有一些不平凡的战斗经历,都能讲出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是,找谁好呢?我考虑了很久,决定采访来自冀中的同志。因为1939年我曾随八路军120师主力挺进冀中,在那里打过近一年的游击战。那里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