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和”文化表现为一种关系态不同事物或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状态;是对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的一种和解式的体认。中国“和”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是和合:异质之和;和异:和而不同;和一:天人合一。世界和平:呼唤中国“和”文化——“异质之和”是“和平共处”的前提;“和而不同”是“多极共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3.
和平心理学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崛起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其研究目的是充分运用心理学知识,化解破坏性的冲突,创造积极的社会条件,最大程度地减少破坏,提高人的幸福感。目前,和平心理学的发展显示出更关注地缘历史语境,更细致地研究和平与暴力的类型与含义,更系统化地研究暴力与和平的本质等特点。在后冷战时期的今天,和平心理学已成为未来十年处理人类压力问题的关键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4.
和平文化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精神文化形态,思想博大精深,特色鲜明突出,意义十分重大,为我们推进和平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芷江和平文化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5.
6.
Peace Education     
《欧洲教育》2013,45(3):76-94
This service material ties in with the school curricula, but does not contain any binding regulations.  相似文献   

7.
8.
9.
宁静的油画     
从前有个国王,他很喜欢画。他让画家们描绘“宁静”意境的画。并将奖赏画得最好的画家。很多画家绘绘作画。国王看了所有的作品,他很喜欢其中的两幅。  相似文献   

10.
1981年,联合国大会宣布将9月21日正式定为国际和平日,供各国人民纪念和加强和平的理想。国际和平日定于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二举行。这一天恰逢联合国大会在纽约举行的常会开幕。联合国在1981年宣布国际和平日,并邀请全体会员国,非政府组织和各界人士以一种方式庆祝这个节日,借以表现联合国承诺维持各个民族和各个国家之间的和平。  相似文献   

11.
12.
世界动乱和战争破坏、折磨着当代人类。霸权主义是危及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弘扬儒家的“中和”思想精华,坚定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为实现世界和平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14.
19—20世纪(欧洲)和平运动是国际主义的载体形式之一。在欧洲和平运动中,民族国家趋势和国际主义者目标间存在着模糊不清的联系,以至于普遍拥有欧洲中心主义思想的国际主义者对国际主义的含义及其实践出现了争议,并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和平研究在西方早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目前正引起中国学术界的热切关注。虽然和平研究作为新兴学科至今不过半个世纪,但是它已经具有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和平研究在方法论上是一门多学科的、多层面的、多文化的以及既是分析性的又是规范性的、既是理论性的又是实践性的学科。  相似文献   

16.
17.
真正的平静     
从前有一位国王提出,如果哪位画家能画一幅画,最恰当地表现平静的含义,他就奖赏这位画家。许多画家都画了画呈给国王,国王审看了所有的画。  相似文献   

18.
19.
和平教育是指学校传授和平与冲突化解理论、传播和平知识与和平文化、提高人们的和平意识、塑造和平文明的教育。和平教育具有跨学科、多层面和现实性等多种特征。在实施和平教育的过程中应着力提高教师的和平素养,重视和平教育的课程与教材建设,探索和平教育的有效方法,注重多元文化的教育,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的和平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