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1年高考17套试卷中有9套单独设题考查了文言虚词,2012年则有10套。没有单独设题考查的高考试卷也常在文言文翻译题中涉及到虚词的用法及意义。但在复习过程中,不少教师与考生却对文言虚词颇感头痛。因为考纲要求考查的文言虚词虽然只有18个,但虚词的用法与意义却十分复杂繁冗。不少考生是靠  相似文献   

2.
高考语文对常见文言虚词的考查,是指能根据阅读材料的上下文语境理解并加以解释说明。近几年文言虚词的考查通常采用比较的方式,即考查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直接考查虚词的题目一般是3分,翻译题和其他间接考查虚词的地方也很多。因此,古诗文教学文言虚词的学习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
2006年的17套高考试题中,有13套直接设题考查文言虚词这一考点,两套全国卷、上海卷和湖北卷把它暗含在翻译题中考查。虽然《考试大纲》上要求考生掌握的虚词数量很少,但掌握起来却很困难,因为虚词的使用频率高,用法非常灵活,和现代汉语相比,变化也比较大,可它的作用非同小可,实词常常要靠虚词的帮助(组合、连接、修饰、辅助等)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从而显示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情感,所以掌握文言虚词的用法是读懂文言文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文言虚词的考查特点1.考查范围所考查的虚词均为常见的,一般不超出大纲规定掌握的范围,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18个虚词。在这些虚词中,又以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如对“以”“之”“而”“其”“乃”等虚词的考查次数为多,像在今年的高考中,有8套试题考查了“以”,5套试题考查了“而”“其”,4套试题考查了“乃”“之”。2.题型设计高考中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以选择题的形式直接出现,一是放在句子翻译题中综合考查。选择题一般只要求比较判断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异同,与在翻译题中要求指明其意义相比,...  相似文献   

4.
2011年全国17套高考语文试卷,有11套卷专门设题考查了文言虚词,而重庆卷和湖北卷则是实词和虚词混合考查的,上海卷和湖南卷则是放在翻译题中考查重点虚词“以”和“之”。今年所考虚词基本来自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命题在文言文阅读板块上,"虚词"单独设题,"句式"置于翻译题中考查,依然是一种普遍现象。这种设题的依据是《高考语文大纲》中的"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的考点要求。笔者以为,这种  相似文献   

6.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必考的一个考点。所谓常见文言虚词是指考纲列举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在句子中的意义是指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所谓在句子中的用法指的是词典中所列举的常见用法。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从总体来看,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  相似文献   

7.
张衡 《语文天地》2012,(17):3-4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必考的一个考点。所谓常见文言虚词是指考纲列举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在句子中的意义是指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所谓在句子中的用法指的是词典中所列举的常见用法。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从总体来看,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考查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文言虚词的意义由用法决定,所以辨析文  相似文献   

8.
试题总评自2007年有新课标高考起至今5年来共14套全国卷,其文言文阅读题一直平稳。阅读材料均为选自正史的人物传记,所考查题目均为3道选择题(每题3分)和2道翻译题(每题5分),总分值为19分。3道选择题均分别考查实词、筛选信息和判断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关于文言虚词,虽均未专门设题考查,但在翻译题中时有涉及,而理解文意也绕不开文言虚词,所以属于不考而考。  相似文献   

9.
一、题量、题型及分值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18套试卷中有8套试题单独设题考查了文言虚词的用法,比上年减少两套.重庆卷则延续着实词和虚词混合考查的思路,全国大纲卷、上海卷和江西卷虽然没有专门设虚词题,但在翻译中分别考查了“乃”、“所”和“以”的用法,作为得分点,而湖南卷既专门考了一道虚词题,  相似文献   

10.
高考一般不单独设题直接考查语法分析,但这并不意味着考生就不需要掌握语法分析技能。事实上,近年来高考试卷中的不少试题,比如文言实词题、虚词题、翻译  相似文献   

11.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高考常见的一个考点。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从总体来看,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着眼于应用,而不是直接考查其语法。常见的文言虚词虽然只有18个,但每个虚词的意义都很丰富,如果单凭死记硬背各个义项,抛开具体语境,不借助一定的语法结构分析,效果肯定不好。如果能在积累  相似文献   

12.
卢兴远 《考试周刊》2009,(26):73-73
高考对古文的考查,一般有四种题:一是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二是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三是考查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四是翻译。分值在20分左右。要想考试得高分,古文阅读必须重视翻译;古文翻译,必须重视字词句的落实。古文阅读,一定要让学生过好翻译关。因为过好了翻译关,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理解,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也就自然得心应手了。翻译不过关,其它皆难办。翻译要过关,必须字字落实到位,不能随心所欲.自以为是。  相似文献   

13.
文言知识题是指对文言知识(如实词词义、虚词用法、句式等)的单独考查或综合考查(如标点、断句、翻译等)的试题。我们以1978-2014年的216套语文高考试题为调查对象,对其中的文言知识题进行全面客观的统计和分析,并揭示其题型规律。  相似文献   

14.
正高中文言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是能阅读浅易文言文,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近年来,文言文虚词的考查日益受到重视,众多的模拟卷、高考卷根据新"考纲"精神将原先的对人物形象的考查题改为文言虚词题考查,就是对文言虚词采用直接考查的办法进行。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除了对"考纲"规定的"高考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进行学习之外,还加强了学生做文言虚词题能力的训练。在文言文虚词教学中,笔者遭遇到的最大尴尬就是"虚词多解",即课文中同一处虚词的用法,不同资料、不同  相似文献   

15.
考点导航高考对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主要是考查一个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而不是要求考生去死记硬背一个虚词的多种用法和意义。纵观近年来高考对虚词的考查,课外(试卷所给文言材料)和课内紧密结合是最显著的特点,这是一个既检测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检测迁移能力的好方法,有继续沿用的可能。当然,在考查虚词的同时,也不排除插入个别实词的可能性。就考查的形式来看,主要有直接考查、间接考查和混合考查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文言虚词是指那些词汇意义比较抽象,绝大多数不表示明确含义,却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的词类。高考中,很少独立地考查虚词,多是要求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17.
王星 《新高考》2008,(9):15-17
众所周知,文言词汇分为实词、虚词两大类。江苏省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中直接规定,"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等级:B),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在必修阶段课文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文言实词繁多,如  相似文献   

18.
杨扬 《广东教育》2011,(12):9-10
一、考点解读文言虚词数量不少,但考纲中明确规定考查的文言虚词仅限于"而、何、乎、乃、其、且"等18个。而且,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着眼于"能力",要求考生在浅易的文言文的阅读中,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加以了解和辨析。  相似文献   

19.
<正>文言文的虚词相对于实词来说,数量要少很多,也就几十个,而高考涉及到的虚词只有18个,但是它远比文言实词复杂和灵活。高考也是通常把虚词融会到断句题和翻译题中隐性考查,稍不留意,就会判断错误或漏译。如何学好文言虚词,熟练掌握其用法和意义?我认为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勤归纳、善迁移、巧对比。下  相似文献   

20.
高考一般不单独设题直接考查语法分析,但这并不意味着考生就不需要掌握语法分析技能。事实上,近年来高考试卷中的不少文言试题,比如实词题、虚词题、翻译题、断句题,如果借助语法分析,解题则会更具理性,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