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巧得锌电极     
在中学阶段,Zn—Cu原电池实验是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但由于一般中学实验室所备的锌片纯度不够高,当把铜片与锌片用导线连接,平行地插入盛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时,观察到的现象是在锌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而铜片上只有少量气泡生成。并且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会充满小气泡而影响对铜片上小气泡的观察。这样的实验其实起不到演示实验的作用。所以有的教师干脆以“讲”代“做”。其实,我们只要对纯度不够高的锌电极稍作处理,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1新旧原电池试验器的比较 现有仪器是由1个方形塑料杯、2个接线柱和2个黄铜夹构成,实验时还要配合导线、直流电流表等仪器(如图1)。在实际使用中接电源线时转动接线柱,铜夹也跟着转,导线不易安装,经常接触不良,铜夹夹持不牢固,做电极板用的铜片、锌片极易脱离掉在硫酸中,影响实验进度。  相似文献   

3.
一、在初三物理书128页中,把一块铜片和一块锌片浸在稀硫酸溶液里组成一个伏打电池,给小灯泡供电,使小灯泡发光。但实际演示过程中达不到预期效的果,往往亮的时间很短促,只有几秒钟,要第二次重做就不亮了。我经过多次反复实验,找出了做好这个实验的几条规律: 1.稀硫酸浓度是1:20,1份浓硫酸注入20份蒸馏水。  相似文献   

4.
在《电和我们的生活》一课的教学中 ,有学生质疑 :电池里头为什么会有电 ?发电机为何可以发电 ?为了回答疑问并且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我给他们补充了几则实验 :实验一 (丹尼尔电池 (伏打电池 ) ) :取一只烧杯 ,用硬纸板做一个与烧杯直径等宽和烧杯等高的框子。在框子上贴一层玻璃纸 ,再将它卡在杯子里。在玻璃纸框一侧倒入稀硫酸锌溶液 ( 15% ) ,插入锌片 ;另一边倒入稀硫酸铜溶液 ( 15% ) ,插入铜片 ,然后用导线将铜片、锌片及电珠串联起来 ,电珠便发光了 (如图 1)。图 1让学生观察实验并向他们解释 :一般的干电池和蓄电池都是通过化学反…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初中课本中对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的描述是 :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的锌片其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铜。可通常在做此实验时 ,观察到的现象是锌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的铜总是疏松地附着在锌片上 ,且呈现灰黑色。这与课本中描述的现象不相同 ,面对知识水平较低的初中生 ,教师客观上无法给学生以圆满的解释。这既给授课带来困难 ,又易使学生产生误解。鉴于此 ,笔者对锌镁分别与硫酸铜溶液这一反应进行了反复的实验改进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在常温条件下 ,从硫酸铜溶液中取出的锌片 ,其表面析出的铜不是红色 ,而是灰黑…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新课标《物理》(选修3-2)中有一个探究感应电流方向的学生随堂实验。为了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事先要做好两项准备:一是弄清电流方向与灵敏电流表指针摆动的关系。只要用一节干电池和若干导线搭接一下电流表正负接线柱,一般马上可以得出电流从电流表正极流入,指针向右摆  相似文献   

7.
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化学药品有水银、酒精、乙醚、萘、硫酸、硫酸铜、铜片、锌片等。在物理实验室中,由于有的实验技术人员不了解这些化学药品的性质、使用及保管常识,常常会出现中毒、燃烧甚至爆炸事故。为此特说明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册,上海教育出版社)第115页,设计的有关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实验如下:你能描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吗?分别把铁片(或铁丝)、铝片(或铝丝)和铜片(或铜丝)的表面用砂纸擦亮,然后按表1所列的项目进行实验,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从中概括出实验  相似文献   

9.
做电学实验 ,一般都要连接导线 ,导线的电阻虽然不大 ,但处理不好 ,也会对实验带来较大影响 ,使实验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实际操作中 ,如果我们合理选择接线点 ,就能减少由于连线电阻带来的误差 ,提高实验的效果。下面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1 把 1只 1 0 0 μA的电流表改装成 1 0A的安培表  设电流表内阻为 1 0 0 0Ω ,由计算可知 ,需要跟电流表并联一只约 0 0 1Ω的分流电阻。若电路按图 1a连接 ,那么连接导线 ,ac和bd跟分流电阻组成串联 ,这会使实际有效的分流电阻偏大。若每根连接导线电阻为 0 0 1Ω ,则分流电阻将偏大0 0 2…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化学中,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的实验设计是:如图1,把一块白磷放入热水中,盖上铜片并在铜片上各放一块白磷和红磷观察现象(白磷的着火点40℃,红磷的着火点240℃)。从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很容易总结出物质燃烧的条件:①物质与氧气接触。②物质达到着火点。但该实验存在:①实验中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环境;②实验不能说明要燃烧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为此我们进行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1.
现行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人民版),79页[实验3—5],设计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在试管里放入一块铜片,注入少量浓硫酸,给试管加热。观察试管里所起的变化。用润湿的蓝色石蕊试液放在试管口检验所放出的气体,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把试管里的溶液倒在盛着少量水的另一支试管里,使溶液稀释,观察溶液的颜色。”这一演未实验的设计目的是证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会出现这样三点不足:1、因反应一直在浓硫酸沸腾状态下进行,其产生的气体(气泡)学生不易观察到。2、由于铜片和浓硫酸是在常温下开始加热。会产…  相似文献   

12.
在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化学2(必修)》教材中,编者设计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3个实验,通过不同条件下观察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气泡的快慢,以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但我们在教学实际中发现该实验存在实验现象不明显的问题:一是【实验1】由于气泡产生的泡沫逐渐增加,通过肉眼观察,2支试管中的泡沫差不多,现象区别不大;二是【实验3】在溶液中产生的气泡较小,3支试管中气泡的多少、快慢区别不明显。为此,我们对该实验做了重新设计,用注射器对气体进行定量实验。实验改进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实验改进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观察水的沸腾》是现行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材热学部分中很重要的一个学生实验。该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和测定水沸腾时的温度,即沸点。在实验中,学生很容易观察到以下几种现象:①从开始加热到沸腾前,随着温度的上升,水中出现大量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变小或破裂。②当水温到达沸点并发生沸腾时,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中的许多实验可见度较差 ,在教室后排的学生很难观察清实验现象。为了使学生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物品来间接完成 ,如利用气球、易拉罐等。下面举一些利用气球来增加可见度的演示实验 :1 金属活动性的演示实验仪器 :1 2 5mL三角瓶 3个、气球 3个。药品 :镁条、锌粒、铁屑、1∶5稀硫酸。操作 :( 1 )分别在三角瓶中放入 1∶5稀硫酸 2 0mL。( 2 )将镁条、锌粒、铁屑分别放入气球中并套在三角瓶口上 ,用线绳系紧 (如图 1所示 )。图 1( 3)将气球中的金属同时抖入三角瓶中。现象 :气球膨胀的快慢速度及程度不同 ;依次…  相似文献   

15.
1传统实验中的缺陷 在《测定直流电动机的效率》这一实验中,通常提供下列实验器材:直流电动机(带长轴、额定电压4.5V)、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键、盛砝码小盘(质量已知)、停表、刻度尺、砝码若干等。传统的实验思路是:将盛砝码的小盘通过细线绕在电动机的长轴上;用导线将电动机、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流表等联成一个闭合电路,将电压表并联在直流电动机的输入两端;  相似文献   

16.
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验的改进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学张世东张叶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七节的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教科书中是在U形管中进行的。这样做所观察到的现象:在阳极上有明显的气泡冒出,且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但是在阴极上发生的现象不明显,甚至观察不到任...  相似文献   

17.
1 电子计时器的改进图 1   (1 )将电子表后盖打开 ,找到启动 /停止按扭的内部对应的两个脉冲电极 ,从这两个电极的远端用电烙铁焊接上两根细导线 (如图 1 ) ,将导线置于壳外 ,并将电子表安好。注意 :不要影响该电子表的继续使用。(2 )电子计时启动器的制作将竹片制成的试管夹 (如图 2 )拆开 ,在a、b两点 ,用木螺丝固定好两个铜片作电极 ,要求铜片较薄 ,具有较好的弹性 ,固定之前先焊接两根导线。做好后再将试管夹复原。试管夹不夹物品时 ,要求两铜片电极很近 (不超过 2mm) ,当打开试管夹的同时能实现两铜片电极接通。将图 1和图 2中…  相似文献   

18.
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力演示实验 ,主要是研究载流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导线中电流方向的关系。原演示装置 (图 1)是用弹簧把一段直导线 AB水平地悬挂在蹄形磁铁的两极间 ,设法使导线 AB只能上下移动 ,不能左右移动 ,电流经弹簧引入导线 AB,慢慢转动磁铁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图 11.磁场方向跟导线 AB中的电流方向的夹角不断变化时 ,载流导线受到的作用力是否变化 ?2 .载流导线在磁场中何时受到的作用力最大 ?何时受到的力最小 ?用该装置做课堂演示实验 ,要使学生看到通电导线受到力随θ角变化的情况 ,和在什么情况…  相似文献   

19.
全电路欧姆定律实验中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时,众所周知对器材的要求是:1.电压表内阻应尽可能高。2.电流表内阻应尽可能低。3.电源的电动势在实验过程中要尽量稳定。为了达到以上要求,常见方法是:(1)电流表"外接"或"内接"实验结果是不一样的,适当选择线路可减小误差。这一方面已有很多论述。(2)为了使电源电动势稳定,最好的办法是实验中选用尽量小的电流(电流愈大极化作用愈剧烈,电动势也就不稳定)。但又必须有适合电流表较准确读数的电流值(一般要求在量程内约三分之二左右)。但是实际上电流表量程和内阻很难兼顾。如J0401-0403演示电表…  相似文献   

20.
在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中,发现铜片在空气中加热时,出现的实验现象与教科书叙述不相符,对此进行了分析、试验和讨论。最后对实验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