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幽默对于天天面对学生的班主任来说,显得格外重要。为什么?因为“滔滔不绝”地“说”乃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最基本的特色,不会“说”不善“说”乃是当班主任的大忌,自然,只有能够“妙语连珠”地幽默地“说”,才能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有个班主任,发现他们班的女学生有点爱哭,就决定在班会上就此谈点看法,他是这样引出问题的。首先,在课堂上,他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看过《红楼梦》吗?”大家立刻回答:“看过!”他看了看大家,挺神秘地说:“现在,我想悄悄地问一个男同学一个问题,也请他悄悄地回答我。”说着,这位班主任走到一位挺勇敢的男…  相似文献   

2.
“看脸色行事”,是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话,对学生来说,最注意看的恐怕莫过于班主任的“脸色”。他们能从脸色的阴晴冷暖中“读”出班主任的喜怒哀乐,进而揣度班主任的心理,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脸色本该是个人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的产物,对于班主任来说,则不该“放任自流”,而要讲究一点小小的学问。班主任对学生的脸色,蕴含着深奥的教育因素。有一位老班主任,接手一个双差班,第一节课,他一进教室,就发现黑板上写着他的名字,并附着一句很让他难堪的话。全班学生都盯着他,以为他的脸色一定会和有的教师那样,由黄变红再变白。出  相似文献   

3.
杨瑞玲 《师道》2004,(11):34-34
一位班主任老师召开了一次题为“心灵的选择”的主题班会,他让每一位同学从学历、事业、金钱、生命等十多个选项中遴选出人生最想拥有的一项。一位男同学经过多次选择,最终保留了“爱情”这一条。同学们大都暗笑这位男同学情感的过于外露。班主任老师庄重地说:“情窦初开的你们,有谁不渴望与异性交往?只不过他(指该男学生)比你们善于表白而已。”  相似文献   

4.
奉承≠赞美     
新学年开始,我又接了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班里转来了一位让许多班主任都视之为烫手山芋的“混世魔王”。他叫许腾飞,据他原来的班主任老师介绍,他性格倔强且孤僻,富于攻击性,经常寻衅闹事,“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学习成绩也一直很差,小学时曾多次受过处分。  相似文献   

5.
1978年,魏书生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生涯,当中学语文教师,做班主任。由于工作成绩突出,1982年他被评为“辽宁省优秀班主任”,198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做校长后,他一直兼做班主任;做局长时,他提倡校长兼任班主任。他的“民主和科学”“八个好习惯”“七个一分钟”等思想和方法在成就了盘锦教育的同时,也成为全国教育界同仁学习、研究、关注的焦点,影响了一批又一批教师的成长。为让读者更多地了解魏书生,给全国班主任学习魏书生、做好班主任工作提供一些启示,本刊编辑部对魏书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6.
周兰柱 《教育文汇》2011,(10):29-29
某校新学年重新分班时,考虑到某个年级有几位难管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无法管理,决定将其中三人分而治之,由三位班主任“抓阄”各选一人。班主任A抓着了—位敢打老师的“名角”,便找到班主任B说:“你抓的那位肯定是我的‘旧部’,我有办法治他,咱们对调一下。”B和A对调后,又找到C说:“你抓的那位,是我师范同学的孩子,我有办法管他,咱们对调一下。”  相似文献   

7.
杭州西湖高级中学最近推出了“教师打包制”,一个班级有三名“班主任”,除了原有的班主任,每班还配有一位心理辅导教师和生活指导教师当班主任。  相似文献   

8.
《今日教育》2011,(7):81-81
到目前为止.班主任管理领域至少推出了三个有影响的“个案”:一个是魏书生老师.他的代表作是《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个是李镇西老师,他的代表作是《爱心与教育》;一个是万玮老师,他的代表作是《班主任兵法》。魏书生老师管理经验的关键词是“自我管理”与“制度管理”.魏书生老师本人称之为民主和科学。  相似文献   

9.
请求处分     
张凯 《师道》2008,(9):12-12
老霍是一位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班主任。同事们之所以称呼他为“老霍”,并不是因为他的年龄和相貌过于“老”,而是因为他性格内向,憨厚老实,办事也算有些老练。  相似文献   

10.
李铃海 《新读写》2023,(2):38-39
<正>难忘居家学习的时候,有幸有一位认真负责的班主任,给我们班级这个大家庭带来了温暖和真情。越琢磨线上学习期间和班主任之间的点点滴滴,就越能感受到他的魅力,觉得他真是一位有个性的班主任。作为一名数学老师,班主任变着花样让我们喜欢数学,增进线上学习的积极性。当我打开电脑参加每日晨会,看到他的笑脸时,郁闷的心情马上烟消云散。他会时不时地说一些笑话逗我们开心,还会时不时地调侃我们“你怎么又胖了”“你更爱数学了吗”,  相似文献   

11.
一次劳动课上,班上的“活跃分子”孙小明学着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样子,“批评”起一个偷懒的学生来,引得周围的同学捧腹大笑。瞧他那神气劲,还真像一位“班主任”呢!  相似文献   

12.
明,是个出了名的“淘气包”。因为和同学的频繁摩擦,他经常性地“应邀”到办公室“吃蛋糕”。对于和他班主任老师同一办公室的我来说,明的名字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他的班主任老师经常在办公室和其他老师谈起他,总是少不了那句“我昨天苦口婆心地和他谈了一大堆的道理,想不到,唉……”班主任老师一脸的无奈。  相似文献   

13.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常被人们称颂为教育的专家,这是因为他们能巧妙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塑造一代新人。归纳他们获得成功的经验,无非是很善于在“爱”“察”“韧”三个字上下功夫。所谓“爱”,即班主任对教育事业炽热的爱,对每个学生投入以严父、慈母般的爱。“爱”是贯穿在每一位班主任工作中的一条红线。班主任热爱学生,这是古今中外教师最起码的素质要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感到和孩子交往  相似文献   

14.
一位住校学生在放学后与同学去酒店吃晚饭,喝了点酒。第二天早上班主任知道了,对他进行了严厉的责罚。同事们在一旁窃笑,因为这位班主任在处罚喝酒的学生时,自己身上正散发出头天晚上醉酒后遗留的酒精气味。我把这一信息反馈给他,他满不在乎地说:“我是老师,怎么能跟学生相提并论呢?”我不知道那位学生在毕恭毕敬接受这位班主任“教育”时的感受如何,但这样教育学生的效果怎样却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5.
杨开秀 《课外阅读》2011,(6):246-246
我们学校有一位教师,可以说集各种荣誉于一身,领导欣赏他,同事佩服他,本学年学校领导安排我和他教一个班(六年级),他是班主任,我是副班主任,他教语文,我教数学,我感到荣幸之极,俗话说,和“英雄”站在一起,自己也“英雄”了,和“优秀”教师在一起,自己也“优秀”了,带着这样的一种心态踏上了和他教一个班的旅程。  相似文献   

16.
“他仿佛就是我的班主任” 范景文:“其实,我更愿意叫他李老师。”我2004年参加工作,第一年就当上了班主任,对于我来说那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就在我焦头烂额的时候,同事给了我一本书——《爱心与教育》。我这个80后,最不喜欢听别人讲大道理,但书中那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却深深吸引着我,向我讲述着一位用心的班主任如何对待自己的学生,我的心被爱融化了。  相似文献   

17.
去一所学校交流。在闲暇时刻,我习惯性地一人到学生宿舍,想找学生了解一些情况。在一位同学放在桌上的电话本上看到他写的通讯录当中有一个“911”的代号,很是令我好奇。我问他怎么会这么一个带有点恐怖色彩的号码,他诡秘地笑了笑,还是告诉我了,说是他们班主任的外号。作为教师,我心里一愣。为什么班主任在学生眼里成了“911”呢?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和他聊天:“你平时怕班主任吗?”“当然怕了!”“是全班同学都怕班主任吗?”“那也不是。”“你为什么怕?”“学习成绩不好呗。”“成绩对你来说很重要吗?”“那当然。”“重要在哪?”“这还…  相似文献   

18.
一位青年教师向我诉苦:“我担任班主任后,对学生要求很严,没想到学生背地里叫我‘冷血动物’。我听后十分灰心丧气,难道严还有错吗?”面对这位班主任的苦恼,使我想起和他有类似经历的另一位青年教师。他教学业务不错,责任心也很  相似文献   

19.
我希望每一位班主任都能成为专家型的班主任。在这个特定的语境中,“专家”的含义是:第一,这位班主任课上得很棒:第二,他还在某些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或一技之长。  相似文献   

20.
话题背景 一天,我拨通了某农村中学校长的电话,想就该校一位教师被评为湖北省首届“十佳班主任”一事采访他。没等我把话说完,电话那头就“义愤填膺”地说,这位教师已经转到了一所城区学校.国为“人家”现在有了“十佳班主任”的头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