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数学知识观把数学知识看成是概念、原理、定理,符号等和静态集合体,将数学教学看成是“传授-接受”,有必要对其进行教育学的批判,而现代数学知识观测把数学和知识看成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将数学教学看成是“活动-建构”强调学生自身的经验与体验,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地思考”.不仅强调是否向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数学知识,而且要关注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包括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所以,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3.
“做数学”是目前数学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观点,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体验、理解和反思的现实过程,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重要条件;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理解程度的重要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将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融入实际生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打造“做数学”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样态.基于此,文章简述了“做数学”理念及基于其的课堂教学样态,并从学科融合教学、创新数学实验两个方面分析了“做数学”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样态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的价值与教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骞  涂荣豹 《学科教育》2003,(2):5-8,13
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数学教育改革,无不关涉到数学教育价值的抉择与建构;数学教育的“训练价值”与“实用价值”、“知识价值”与“能力价值”一直处在“钟摆”与“嬗变”之中;新世纪的数学教育、尤其是数学课程改革,应该把握住数学的本质特征和根本特点,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数学概括、抽象和推理、证明能力等)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理性和非理性充分、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实际,转变“教教材”和“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对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数学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数学方法的掌握程度,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数学思想与数学知识相比,前者呈“隐性”,后者呈“显性”。当学生掌握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再去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时,就能够顺利地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因此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8.
刘宗泽 《四川教育》2002,(11):34-3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而且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以便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运用数学知识。一、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小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  相似文献   

9.
李小蕊 《甘肃教育》2013,(23):76-76
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也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培养数学语言能力提高高职数学教学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职学生数学能力差和学制缩短为两年的现状,本文提出以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能力为切入点,从熟悉、规范书写、正确表达数学语言做起,到学会自我控制数学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满足学生在校期间对数学知识“够用”、“会用”的学习需要,为学生进入社会后对数学知识需求的终身学习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让每一个学生从他们各自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课本内容互相作用,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应当随时随地的利用身边的素材建构为学生学习有意义的数学。从“生活经验”出发,而不是从“生活情境”出发。建构生活与数学之间的桥梁。要善于借助现实的、有趣的内容沟通生活数学与书本数学的联系,在较高的层次予以整合。最终能上升到“数学模型”——书本数学。  相似文献   

12.
黄阿莉 《考试周刊》2009,(27):85-85
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燥、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联系学生生活实践,形成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如何运用新教材.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是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汤浩 《中学理科》2005,(9):20-20,75
“数学生活化”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数学教育不仅是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在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将实际问题抽象转化成数学问题,通过求解,验证,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称为数学建模.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教师,课程改革让我亦喜亦忧。喜的是数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应服务于生活。忧的是如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把数学知识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经验相结合,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生活的数学魅力。我开始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学”数学、“用”数学,在“学”与“用”中“爱”数学,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数学知识的掌握,对于学生来说,往往会觉得枯燥,数学知识的教学,对于老师来说,往往会觉得乏味,但教师只要试着把数学问题融人生活,就会体验出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所渭“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数学教育改革 ,无不关涉到数学教育价值的抉择与建构 ;数学教育的“训练价值”与“实用价值”、“知识价值”与“能力价值”一直处在“钟摆”与“嬗变”之中 ;新世纪的数学教育、尤其是数学课程改革 ,应该把握住数学的本质特征和根本特点 ,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 ,数学概括、抽象和推理、证明能力等 )的基础之上 ,促进学生理性和非理性充分、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燥、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这个方向努力。如何运用新教材,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是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三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   总被引:10,自引:11,他引:10  
中小学“情境-问题”数学学习是指中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熟悉的或感兴趣的数学情境出发,通过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和技能技巧并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活动,既重视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又重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既关注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又关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既强调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又强调学习过程的探究性。  相似文献   

19.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素质,而且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小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生活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达成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同步。在这方面,笔者有几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