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激兴.本课启始可利用课文赵州桥的插图,让学生欣赏它的壮美姿态;随后介绍广为流传的河北民歌:“赵州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过?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赵州桥鲁班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过,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学生兴浓之际,再加一把火:欧洲建造石拱桥居领先地位的法国,一一八一年才修建的亚维浓桥,不过是实肩式的,到  相似文献   

2.
新知     
经受住考验的建筑 “赵州桥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哎,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压了一趟沟?”这首《小放牛》大家都听过吧。歌中唱的赵州桥,由匠师李春监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了,仍十分坚固。  相似文献   

3.
拍脑袋     
《小学生时空》2012,(12):8+27
1.斜坡上,有两个人在推车。迎面走过来一个人,对前面拉车的人说":后面推车的人是你的儿子吗?"那个人回答:"是。"他又问后面推车的那个人:"前面拉车的那个人是你的爸爸吗?"他却说:"不是。"请问拉车的人与推车的人是什么关系?2.你每天都能看见的最大的影子是什么?3.积木倒了要重搭,房子倒了要怎样?  相似文献   

4.
民间游戏6则     
1.推小车吱扭扭,小车叫,推上小车卖甜糕。谁要?谁要?我要!我要!娃娃吃得眯眯笑。游戏方法:两人一组,甲扮小车,乙扮推车人。甲爬于地,乙双手握在甲双脚脚踝处,提起。游戏开始,甲双手支地爬动,两人边念儿歌边协调前行。  相似文献   

5.
善待学生的奇思妙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抬驴》教学片断师:老人和他的儿子在路上先后碰到了三个人,这三个人对老人和他的儿子如何骑驴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老人听了他们的话不断地改变着骑驴的方式,结果如何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一节。生:结果是老人和儿子抬着驴走,走到桥上时,那驴难受极了,拼命挣扎起来,弄得人和驴全都掉进河里去了。生: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当老人和儿子抬着驴向前走的时候,为什么那驴早不挣扎晚不挣扎,偏  相似文献   

6.
趣味识字“九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趣味识字法”充分利用了汉字独有的特点 ,重视从汉字本身挖掘趣味性 ,使学生在识字时不是望而生畏 ,而是学之有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有效地巩固识字效果。这里结合教学实践 ,介绍几种“趣味识字法”。儿歌识字法。 即根据汉字的音、形、义编成儿歌 ,其字要在儿歌中出现。如“尚” :“一条扁担竖着放 ,一边一只小竹筐 ,下边一个三堵墙 ,三堵墙里小口张。要问这是什么字 ?高“尚”的风格人赞扬。”“误”字 :“口大竟欺天 ,身旁有人言如此错‘误’大 ,牢记在心间。”“蚕”字 :“天下造福虫 ,‘蚕’儿留人间。吐丝织布帛 ,为人御…  相似文献   

7.
可乐 《动漫界》2022,(18):48-49
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宝宝,你家附近有什么桥吗?你会说关于桥的儿歌吗?和家长说一说儿歌,看一看江河里的水变多了吗?现在,我们先和小昭一起,去长江看大桥吧! 宝宝,请你和爸爸一起,边念儿歌边做相应动作,让大脑和身体一起动起来吧!  相似文献   

8.
(以下是《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一课的两则不同的教例)教例一:激趣导入:听录音故事《乱扔苹果皮的小熊》。学文明理:读读故事、看看插图,讨论小熊做错了什么事,为什么说他这样做是错的?你读了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道德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实践道德行为。一位小朋友表演小品:明明一边走一边剥橘子,又随手把橘子皮扔在马路上。然后,请学生思考并上台表演:如果你看到了这件事,会怎样做?辨析导行:观看某些人破坏公共环境卫生的录像片段,请学生说说录像里的人做错了什么事,他应该怎样做。诵读儿歌,总结全课:教师出示预先写好的儿歌,…  相似文献   

9.
一、直入式。即在新课开始、导言引入时.抓住关键.开门见山.直接提问,提挈全篇,突出重点。如教《夜走灵官峡》一,板书课题后可直接发问:是谁夜走灵官峡?他夜走灵官峡前后恩想有何变化?这个变化说明什么问题?再如教《纪念白求恩》.导入课后可直接提问:白求恩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要纪念他?学习他的什么精神?直入式提问,可使学生边看边想,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10.
(一) 俺多观众排排坐,听涯来唱客家幼儿歌;太阳公公开口笑,问涯山歌有几多?月亮姐姐咪咪笑,问涯山歌有几箩?你来梅州走一趟,包你收获特别多。 (二) 排排坐,吃果果,吃的什么果?柑子香蕉沙田柚,龙眼荔枝大苹果;你不争,我不抢,爸爸妈妈留几个;爷爷奶奶吃大个,我懂礼貌吃小个。  相似文献   

11.
寓言,是现实的影子 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一个老头儿和一个小孩,用一头驴驮着货物去赶集.回家的路上,孩子骑在驴上,老头儿跟着驴走.路人见了,说“这孩子真不懂事,让老人走路,自己享受.”老头儿一听,忙抱下孙子,自己骑驴.走了一会,又有人说:“这老头儿这么狠心?自己骑驴,让孩子走路.”老头儿听了,赶紧把孩子抱上来,两人一同骑驴.走了一段路,又有人说:“你们好残忍,这样会把毛驴累死的.”两人只好下来走路.可是,还是有人笑话他们:“有驴不骑,真是大傻瓜!”最后,爷孙俩实在没办法,只好扛着驴走回家.  相似文献   

12.
明代刘元卿在《应谐录》中记载了一位盲人过桥的故事。故事说一盲人过涸溪桥时,不小心从桥上滑下,只有两手紧紧抓着栏杆不放。此时盲人惊恐万状,害怕桥下是深渊。一行人告诉他不要怕,脚下是实地。盲人惟恐上当,仍死死抓紧栏杆,直至筋疲力尽坠下,方知脚紧挨着地。于是自我解嘲:早知脚下即实地,何必自己苦自己许久呢?  相似文献   

13.
跳水     
终于又一次站在了这座桥上。 他用皱巴巴的手掌摸着桥上满是缺口和裂痕的栏杆,在心中这么想着。  相似文献   

14.
不止宋词     
《同学少年》2016,(8):40-41
<正>初看书名,不禁莞尔:无论豪放派还是婉约派,让这些声名赫赫的大词人骑驴亮相,说多了都能笑出泪。驴子不应该是堂.吉诃德那个胖胖的随从桑丘的坐骑吗?难道要说,陆放翁一片诗心在驴背?王安石骑驴走千山?但作者王这么就是这么"不走寻常路",宋词只是她用来深度剖析大宋王朝国运民情的一把小小的解剖刀。她笔锋犀利  相似文献   

15.
跳沟沟跳沟,过沟,两脚夹球。跳过沟,瞅一瞅.谁的球儿丢。游戏方法:画两条线,相距五米,以示沟。小朋友若干,双脚夹沙包。游戏开始,边念儿歌边往前跳,谁跳过了沟后沙包没有丢,谁就是胜利者。  相似文献   

16.
江,静悄悄的,一点波涛也没有,平时最吵闹的丽江桥,也变得文静了,如同我的心境。一个人走在桥上散心,孤寂极了。其实我多想有一个人陪我聊聊天,驱散我心中的郁闷。为什么连波涛、车声、人声都抛弃我呢?忍心让我一人在这桥上静静地走。我不知道自己那几天怎么了,想尽了一切平时能  相似文献   

17.
袁平 《四川教育》2004,(2):74-75
教学伊始,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装修工人要给一个圆形水池围一圈栏杆,你认为要做好这件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回答:“需要先知道圆形栏杆的长度。”  相似文献   

18.
关于新年的来历,丽江金沙江边有这样一个传说。古时候,有师徒二人修成正果,被派去治理人间。他们走到一痤山下,老师明日佛见树上挂着块破布,叫徒弟吉日亮捡来,吉日亮说:"做皇帝用破布做什么?"老师只好自己捡进篮里。走了  相似文献   

19.
“跟着小旗走”是小班的一节体育游戏课。游戏的目的是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成圆队形。如何上好这节课?下面对两位教师的不同教法作一比较。有位教师是这样上这堂体育游戏课的:游戏开始,她把游戏的要求都跟幼儿讲清楚。然后举着一面红旗,一边走一边念儿歌:“走走走,跟着小旗走,走走走,  相似文献   

20.
站立的马     
我们坐在客栈的二楼上,下面不远处有一座石桥。桥上永远立着几匹马,备了鞍子,挂着铃铛、红缨。马夫们一边嗑着瓜子,一边招呼过往的游客:骑马了,骑马了,走茶马古道……那些马伫立不动,低着脖子,就像石雕一样。我注视它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