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年生 《体育世界》2011,(8):117-118
经过多年的训练、比赛和观察,把古典式摔跤比赛的全过程加以剖析、将其过程进行分解。全过程的进攻者分为四个主要环节,即争夺、连接、站接跪、跪撑进攻。在训练中有目的、系统的抓好每个环节,训练质量和比赛的效果会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作为教练员都在积极探索训练之规律,少走弯路,不少教练员以自身的运动员经历和当教练后的积极摸索训练之规律性,形成自己一套训练方法,我们也在多年的训练基础上和不断的总结中,认为应以比赛为切入点,把比赛的过程进行分解,分解成争抢部分、连接部分和角斗部分,然后根据三个部分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作为教练员都在积极探索训练之规律,少走弯路,不少教练员以自身的运动员经历和当教练后的积极摸索训练之规律性,形成自己一套训练方法,我们也在多年的训练基础上和不断的总结中,认为应以比赛为切入点,把比赛的过程进行分解,分解成争抢部分、连接部分和角斗部分,然后根据三个部分的需要,以叠  相似文献   

4.
对参加2010年黑龙江省运动会武术散打比赛和2011年黑龙江省武术散打锦标赛的102名男子运动员以及省武术散打比赛部分裁判员进行访谈调查,针对黑龙江省武术散打技术现状提出相应提高训练水平的策略:建立完善的散打运动训练体系,是提高散打运动技术水平的基础;将耐力训练贯穿整个训练的全过程;鼓励运动员主动进攻,提高对抗中技战术运用的能力;加强运动员攻防转换能力,提高击打和抗击打能力,注重功效性训练。  相似文献   

5.
运动训练“节律交替理论”的基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目前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争议,训练与比赛脱节的现实,赛前竞技状态调控较为困难等情况,为发挥运动训练理论对实践的先导作用,提出了运动训练“节律交替理论”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运动训练包含“生物节律”、“训练节律”和“目标节律”三个基本阶律,运动训练的基本过程为“训练—比赛”的交替循环发展,竞技能力提高与节律调整的互动前行伴随着运动训练、比赛的全过程,“训练—比赛”交替和能力提高与节律调整互动是一个有机整体,训练活动与训练主体是整个运动训练系统最为能动的因素,运动训练中要把握好运动训练基本思想、专项特点与比赛需要等。  相似文献   

6.
1.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的心理准备包含的内容:设置具有现实、具体并具挑战性合理的目标;制定(心理训练)详细且易于实施计划;学习和运用心理调节手段,应贯穿于训练和比赛的全过程;培养训练的兴趣,激发比赛的欲望,这是维持长时间、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的必备条件;建立合理的自信心,正确地认识自己,公正地评价他人(对手)。  相似文献   

7.
艺术体操比赛时运动员的心理控制力决定比赛的成败。很多运动员在比赛中神经过度紧张,注意力集中不起来,自信心不足,从而影响了比赛成绩。本人对部分艺术体操运动员进行了赛前心理训练,并对训练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在我国的艺术体操心理训练工作中有一定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三、培养田径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基本方法 培养田径运动员的比赛能力是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列入训练计划。 (一)发展训练水平、培养比赛能力 高度发展的训练水平,是运动员比赛能力形成和塑造的前提。训练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运动员比赛的信心、心理活动、机能发挥和应变、适应能力。努力提高训练水平,尤其是专项储备能力,是运动员比赛能力培养的基础工程。训练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探索我国女子三人篮球运动项目自身独特的比赛负荷特征,为我国女子三人篮球运动的训练与比赛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指导训练和比赛,以期提升我国女子三人篮球的竞技水平。方法:使用SIMI Scout技战术分析系统和Polar Improve系统,测量和分析我国女子三人篮球队在国际比赛、队内比赛和对抗训练中的运动负荷。结果:在国际比赛中,我国优秀女子三人篮球运动员的单位时间跑动距离要显著低于同场竞技的外国选手;国内比赛中成年优秀选手与青年选手在单位时间跑动距离上没有明显差异;我国优秀女子三人篮球运动员在国际比赛和队内比赛中的单位时间跑动距离也没有明显差异。我国优秀女子三人篮球运动员在正式比赛中的最大心率和平均心率均显著性高于对抗训练,最小心率则无明显差异。在不同速度区域的跑距占比分析中,比赛和对抗训练的跑距占比均随着速度的提升而下降;在速度区1和速度区2中,正式比赛的跑距占比要显著高于对抗训练,而在速度区3和速度区4中,比赛的跑距占比则要显著低于对抗训练。结论:我国优秀三人女子篮球运动员国际大赛中的运动负荷要低于国际高水平运动员;可根据对抗训练和正式比赛的运动负荷特征,对对抗训练的运动负荷进行调整,以期达到正式比赛的预期运动负荷。  相似文献   

10.
水上牵引训练的短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上牵引训练是提高运动员成绩的一个重要训练手段。对国家蹼泳集训队部分队员进行了两个阶段的短期牵引训练后 ,三次国际比赛的成绩初步检验了其训练的短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三、对今后训练工作的建议: (一) 狠抓作风培养。一个球队在比赛场上战斗作风的好坏,是平时训练作风好坏,思想教育和生活管理是否严格的反映。训练和战斗作风的优劣,又直接影响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挥。纵观四届全运会比赛全过程,我们明显地看出,在作风上还存在着一些严重问题,例如: 1、比赛时运动员的兴奋性不能很快高涨,对抗性还不够激烈,缺乏每秒必争、每球必争的朝气蓬勃的战斗作风。 2、关键时刻、关键场次技术发挥失常,波动很大。尤其表现在附加赛,争取  相似文献   

12.
为比赛所进行的专项训练,对于发展中长跑运动员的专项耐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从准备期到竞赛期过渡期间强调这一点,训练将更趋专项化。当然,这会减少训练量而增加训练强度,并要采用一些包括模仿各种不同紧张情况以及在实际比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战术策略等问题的专项训练方法。这些专项训练方法包括比赛准备、计时测验以及模仿比赛环境的模拟训练三部分。  相似文献   

13.
问:你说在象橄榄球这样一类的运动中,在最后一次力量训练与比赛之间必须要有48小时的休息时间,这么说来,如何能完成赛季中每周有2—3次比赛的篮球训练计划?另外如何安排那些肌肉发达而协调性差的初中学生的训练?是否要减少或停止他们的力量训练? 答:篮球和摔跤是两个强度较大的运动项目,训练中会出现间发性的矛盾,一周内安排两次比赛不会有问题,但三次就不行了,在有三次比赛的星期中,你会  相似文献   

14.
针对11名北京青年女足队运动员(1992~1993年龄段)受试群体,实施为期3个月的预定4对4比赛训练方案,目的为评价对比已实施4对4比赛训练对受试者在身体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探究青少年女足运动员在训练中安排4对4比赛训练来提高运动员身体能力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运动员的有氧耐力、乳酸分解和力量等方面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论竞技体操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稳定性”的六大因素分别进行了初步的论述,指出在训练中应辩证地理解和全面地贯彻,使“稳定性”诸因素贯穿于竞技体操训练和比赛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短跑比赛是以无氧代谢为主的竞赛项目,但是有氧能力的提高,对其训练和比赛的全过程却具有重要意义。少年运动员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训练中重视其心血管机能,在多年计划中抓好这个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基础训练中,一般耐力的训练安排是常年不低于30%。常用的手段和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前卫搏击对泰国泰拳对抗赛”的比赛全过程进行了录像,针对双方队员在比赛中的技战术特点和比赛成绩,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旨在为武术早日进入奥运,为我国警察搏击训练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刚 《冰雪运动》2017,(5):49-51
训练课是周期训练的最小构成单位,对运动员的运动竞技能力的培养起决定的作用.训练课主要分为身体训练课,技战术训练课,综合训练课,测验、检查和比赛课,调整、恢复训练课等类型;教练员是依据根据周期训练计划的安排,依据训练原则、运动员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训练课.训练课的结构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引导性练习、技战术练习、对抗性训练)、结束部分等三个有机部分,三部分划分这是由于人体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篮球就是以投篮为最终目标的运动,篮球运动最强调的是投篮技术。建议以挑战投篮技术极限为突破口,以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技术水平为目标,增设4分,5分球投篮计分,提高投篮技术难度,以确保3分球的高命中率,形成一个1、2、3、4、5分球系列投篮国内篮球训练比赛新方法,在不影响参加国际篮球比赛的情况下,把国内篮球训练比赛与国际篮球比赛方法相区别的同时,将一场篮球训练比赛分为基本比赛部分和专项投篮部分。基本比赛部分按目前国际规则中的四节比赛部分的时间不变,但增加4,5分球投篮计分;专项投篮部分为3、4、5分球投篮部分。比赛胜负的决定以两个部分投篮计分相加为一个队的总得分。  相似文献   

20.
健身百科     
长跑、超长跑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时,氧的供应比短跑运动时充分得多,能量消耗过大。热能来源主要是靠肝脏和肌肉中的糖元氧化分解,其次是脂肪的氧化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