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郑李茹 《体育世界》2010,(2):113-114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倦怠严重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研究我国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分析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对于提高体育教师韵身心健康,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湖南省城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评价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临界值,并以此考察了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检出率和职业倦怠程度.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还会影响教师及学生的身心健康。研究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寻求应对职业倦怠的方案,对促进体育教师身心健康、激发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及全面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旨在了解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现状及影响因素,并为相关部门制订缓解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整体上并不严重,情绪衰竭相对突出;职称、学校类型和受教育程度在职业倦怠一个或多个维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性别在职业倦怠及其各个维度上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以武汉市高校体育教师为被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方式,对武汉市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①高校体育教师目前的职业倦怠程度整体上并不严重,自我成就感降低相对突出;②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在性别、年龄、职称、学历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显著;③大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与个体的人格因素有关。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与A型性格正相关;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徐磊  张薇  李健 《安徽体育科技》2005,26(4):118-119,127
目前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越来越突出,体育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部分,同样也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但对于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人们却很少给予关注。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和根源进行了因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体育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生活质量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旨在了解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现状及影响因素,并为相关部门制订缓解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显示: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目前的职业倦怠程度整体上并不严重,情绪衰竭相对突出;职称、学校类型和受教育程度在职业倦怠一个或多个维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性别在职业倦怠及其各个维度上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对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社会职业地位不高、劳保待遇偏低、工作环境不好等,并对如何克服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关于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从弗鲁顿伯格(Freudenk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以来,该领域的研究便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为主题,探讨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原因及缓解的对策,以期为了解并解决我国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探讨了社会意识对体育学科的认知观及体育教师对体育学科认知的内心冲突,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机理、特点,分析其职业倦怠的成因,结果发现造成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社会层面因素、个人层面因素及两者相关联的工作层面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消除或降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前,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十分普遍,笔者经调查,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率在70%以上,而年轻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率则更为突出,明显高于中、老年体育教师。许多青年体育教师身在曹营心在汉,严重影响了体育师资队伍的稳定。青年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比较复杂,根据调查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教师职业声望不高,缺乏吸引力。由于历史的原因,导致了人们对体育教师的偏见和鄙薄,体育课在一些学校成了可有可无的橡皮课,体育教师的课时费和训练补贴和其他学科存在较大的不平等,造成体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对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更少,中学体育教师具有体育教师共有的特性外,还有中  相似文献   

13.
刘熔钧 《体育科研》2008,29(4):94-9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上海市部分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各年龄层的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得出30-40岁这一年龄段的体育教师倦怠的状况比较严重。并根据各年龄层的体育教师的状况,寻找健全其心理、消除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荆学磊 《精武》2012,(14):62-62,64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是指体育教师出现的一种感情衰竭的症状。这一症状的出现对于教师自身和学生来说均具有一定迫害作用。本文主要以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文理统计法为主要科学研究方法,旨在了解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得出了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水平比较严重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15.
对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职业自我概念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整体上并不严重,情绪衰竭相对突出。2)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职业自我概念存在显著相关。3)职业自我概念中工作满意、师生关系和人际知觉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哈尔滨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探索有效缓解和消除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更有效地帮助广大体育教师提高职业素质,以适应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职业倦怠是困扰当前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主要心理情结。通过调查并结合相关理论,分析了导致体育教师萌生职业倦怠意识的原因。认为调整思路,在改依附为独立并适应社会意识的基础上,强化职业认同感,是消除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法,对辽宁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普遍存在,但在整体上并不严重;男教师的职业倦怠高于女教师;情绪衰竭相对突出;讲师和副教授的职业倦怠问题比较严重;硕士学历的教师在去个性化维度上职业倦怠较高;男教师在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总体均数上普遍高于女教师;教龄在16—20年的体育教师职业倦怠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从体育教师职业倦怠角度出发,对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致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SPSS与AMOS数理统计法,选取武汉"1+8"城市圈的高中体育教师为被试,编制适合本土化的《武汉城市圈高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调查问卷》,在检验该问卷适宜性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武汉城市圈高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作为高中体育教师群体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2)武汉城市圈高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以情绪衰竭维度检出率最为显著,"比较严重"程度高达66.6%;其次,低成就感维度检出率也较高,"比较严重"比例为60.2%、"非常严重"比例为32.5%;3)武汉城市圈高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在性别、学历、课程性质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