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产业是由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关联行业组成的复合产业体系.在广东省旅游产业构成中,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性旅游产品收入占产业总收入的大半,而旅游娱乐、商品、游览等主要产品收入占产业收入极低.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显示广东省住宿、交通、旅游商品业的增长率低于全国总体水平,而住宿、餐饮业的增长率低于产业整体水平.在不同省份比较中,广东省游客的平均逗留天数与平均消费水平均处于低端,而游客人数与旅游收入将居全国之首,因而,广东省旅游产业结构低度化,低端旅游产品是旅游业收入主要来源.改善产品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是广东省旅游产业发展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电子商务的旅游产业价值链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旅游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逐渐成为世界旅游大国。当前,我国旅游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产业价值链是目前世界上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模式,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方也出现了旅游产业价值链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资源构建旅游产业价值链成为我国旅游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分别从医疗旅游、医疗旅游业、融合性特征、空间流向特征、制度化差异性特征详细阐述和解释了全球化背景下医疗旅游产业以及旅游产业发展的特点。从多个需求的因素分析了医疗旅游业形成的动力机制。例如: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大量的旅游消费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医疗产品和服务均有大量的需求,同时作为医疗旅游目的地也可以提供低价格和高品质的服务设施和旅游服务产品。最后从技术领域和层面剖析了医疗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比如交通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些科学技术的发展扩大了游客活动的地点和推动了医疗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藏旅游业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并且在推进西藏成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目标下发展势头强劲。为了更好地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产业优势,本文针对目前西藏旅游目的地营销所面临的发展环境、现状特点和问题,探讨基于位置服务(LBS)的社会化网络在西藏旅游目的营销系统中的应用,在借鉴国内外成功基于位置服务(LBS)的社会化网络的基础上,着手分析其在西藏旅游目的地营销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作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代表,正在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它对全球旅游业发展正带来全新的变革,旅游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现阶段甘南州面临着从旅游资源大州转向旅游产业大州的挑战,分析"互联网+全域旅游"背景下传统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也将成为甘南州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商务活动也日益频繁以及趋向多样化,而会奖旅游作为新兴的产业,也逐渐受到旅游者的青睐。会奖旅游的发展对旅游业、对经济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大连作为旅游城市,发展会奖旅游具有很大的优势,本文将对大连会奖旅游发展条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岳胜男 《科教文汇》2008,(7):127-127
近20年来中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加之现代社会的“趋利化”,各地纷纷将旅游业作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来培育,形成一股“旅游产业热”。然而,旅游业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将旅游业定位于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必须十分谨慎。于是,如何从一个科学的角度来正确客观地运用相关指标恰当地衡量旅游产业的地位,成为了我们现今旅游产业研究中一个迫切的现实需要。本文从旅游产业内涵及特征的角度将旅游业细分,进而将衡量旅游业产业地位的指标进行细分,以求更清晰地衡量旅游业的产业地位。  相似文献   

8.
王大维 《科教文汇》2008,(7):128-128,159
随着中国旅游产业地位的确立,旅游产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越发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从旅游产业的区域经济效应方面总结旅游产业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研究概况,并提出目前我国研究中的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
马引弟 《科教文汇》2009,(24):222-222,230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业具有刨汇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吸纳能力强、能够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特点。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国际旅游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特点,然后详细论述了我国国际旅游服务业在旅游资源整和、旅游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国际旅游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冯晓 《中国科技信息》2012,(24):160-161
本文主要从舟山市旅游工艺品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对比分析的角度,对舟山市旅游工艺品行业目前主要的传统品种分类、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对这一产业发展策略与对策。进一步阐明必须要更新传统旅游工艺品产业的发展观念,创新产品主题,创建自己的生产基地,建立开发基金,建设专业市场,筹备产销行业协会,保护海岛民间传统工艺,创建平台培育本土艺术家等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1.
范文静  唐承财 《资源科学》2013,35(12):2376-2383
我国许多地质遗产旅游区均以观光旅游为核心产品,产品结构单一,旅游效益较低。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地质遗产区旅游产业优化的有效手段。本文以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为例,系统分析了黄河石林遗产资源特点和旅游发展现状;从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分析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最后,提出地质遗产区旅游产业融合理念,并构建了农旅共融、工旅共融、科旅共融、文创旅游共融的发展路径。研究结果可指导黄河石林地质遗产区的旅游业发展,推动地质遗产的科学管理与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缩短旅行时间,减少交通成本,成为区域旅游开发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文章探讨高速铁路对于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高铁与旅游产业的关系,由于交通成本降低,引起旅游目的地空间布局和空间结构的变化,同时也会导致旅游市场需求产生变化。通过研究贵广高速铁路开通后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提出应该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袁红 《内江科技》2015,(4):99-10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体育已成为目前的时尚运动,人们通过参加体育项目、观察体育比赛等来促进身体健康,达到健身、健体、健心的体育目的。大庆市作为闻名世界的石油城市,近年来相继开发了百余项体育旅游项目。本文在集群化理论的指导下对大庆市体育旅游产业现有的集群化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大庆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冰雪旅游基地适宜性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志会  刘锴  孙静  席建超  杨俊 《资源科学》2016,38(12):2233-2243
冰雪旅游是中国未来旅游业升级的重要方向,研究旨在探讨建立国家冰雪旅游目的地评价体系,以为将来选择和建设冰雪旅游示范区。研究结果表明:①当前,中国冰雪旅游产业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和新疆,东北地区的冰雪旅游开发在规模和影响程度上处于领先地;②中国西藏、青海等地区冰雪资源丰富,但旅游产业开发和发展难度较大;内蒙古地区冰雪资源得天独厚,适合冰雪旅游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是中国冰雪旅游未来发展的重点区;③中国东南部大城市群地区不具备户外冰雪旅游资源,不适宜户外冰雪旅游产业的开发;④华北的京津冀地区具备一定的冰雪资源,可采取自然冰雪旅游产品和人工冰雪旅游产品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冰雪旅游产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是当代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必要性不容置疑。北京市近年来由于自身旅游资源、产品、企业实力、服务体系、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各种局限性或不足,导致了其文化旅游产业出现竞争力减弱、后劲不足的现象。然而北京文化产业园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发展势头强劲,如何利用这些产业园的文化资源,使之与文化旅游融合并共同发展,成为一项全新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分析和归纳文化产业园旅游资源为基础,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黄文 《软科学》2009,23(12):91-95
以神话和族群为工具,结合民族地区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讨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创意形象对产业集群的影响策略,一是进行旅游营销,在数据库、影视制作等维度丰富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创意形象;二是进行项目建设和产业升级,提升创意形象的旅游路线;三是进行旅游培训,了解居民获取旅游者需求的传统知识技能和旅游产品服务的意愿,增加创意形象与产业集群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刘霁堂 《学会》2003,(9):50-52
旅游科普即借助旅游的企业化经营机制整合科普事业 ,以增加科普设施投资 ,提高科普产品产量 ,提升科普人员素质 ,激活科普运作机制 ,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创建科普资源 ,发挥科普效益 ,实现旅游产业和科普事业的双赢目的。旅游科普的出现将有力地解决目前困扰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诸多瓶颈问题 ,为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旅游科普将进一步扩大科普客体范围 ,使更多的人享受科普教育1 996年的世界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表明 ,现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已从原来的产品竞争、加工竞争和结构竞争转向国民素质竞争。国民素质常以国民受教育年限 …  相似文献   

18.
西藏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牛亚菲 《资源科学》2002,24(2):31-36
文章论述西藏旅游业发展现状、产业优势与产业地位 ;分析西藏旅游业的空间结构、市场结构和产业特点 ;提出西藏旅游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论文指出旅游业是西藏具有明显资源优势的产业 ,但是目前旅游业的发展还主要集中于拉萨周边地区和边境地区 ,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低 ,旅游业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论文分析了西藏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市场面狭小、基础设施利用率低、环境破坏和社会文化冲突等问题。针对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发展重点是提升传统旅游产品 ,发展生态旅游产品 ,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种旅游和冬季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9.
谢芳 《今日科苑》2010,(2):44-44
实现旅游产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旅游产业和旅游教育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河南省旅游业的产业化正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存在着旅游产业和旅游教育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也明显存在着旅游教育滞后于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本项研究从河南旅游产业和旅游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选定旅游教育作为旅游产业化的支撑体系之一,这一目前在我国仍相对薄弱的环节加以研究,提出河南旅游产业与旅游教育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文章应用科学发展观解析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问题,提出并阐释了区域旅游产业科学发展的概念与内涵,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区域旅游产业科学发展战略的框定、实施与评价,以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旅游经济和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研究,同时提出了区域旅游产业科学发展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