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关注学生生命、促进学生发展的"生命化"进行了探索,主要从"人本化课堂、人文性课堂、生活化课堂和发展性课堂"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试图在这几种课堂教学中通过不同的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传统课堂模式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等弊端的批判,有人提出“课堂重构”的理念,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深感改革的迫在眉睫,那么怎样改?什么样的课堂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笔者认为应参照新课程的要求,从思想上将以往的“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转变——从“知识至上”转向“生命发展”的需求上来。所谓“生命课堂”即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仅仅是手段,发展生命才是目的。学习过程要为学生的生命的发展服务。课堂不单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更应是学生表演的舞台,教师可充当“主持人”的角色,学生才是表演的主要演员。在这样气…  相似文献   

3.
尊重生命,彰显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生命化课堂”就是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不仅要满足学生认知的需求,还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长远发展,让师生在彼此的思维碰撞中体验着生命的涌动与成长。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积极构建语文“生命化课堂”。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课堂生活不利于教师、学生的发展,“生命课堂”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关注教师、学生在课堂生活中的“生命”活力。从增强课堂的人文性,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关注过程性评价三个方面来建构“生命课堂”。“生命课堂”力图建构一种关注学生生命的课堂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模式的批判。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生活的课堂方面研究如何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提出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理念,认为“生活化”的课堂应包含加强与现实生活联系,让课堂充满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发展能力、为未来更好的生活作准备三个方面,对“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创设生活化情境的要素,在构建“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前的语文课堂,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非生活化”倾向,语文课堂教学没有介入学生的生命活动。这样的课堂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人格的完善与发展,这样的课堂也培养不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决不能局限于教材、课堂,必须和生活紧密相连,追求“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7.
俞华 《教育现代化》2005,(10):49-49
怎样“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德育课中体现“生活化”的理念,提高课堂的生活质量,满足学生对“各种生活的关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实施。  相似文献   

8.
叶谰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不少教师站在关注生命的高度,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课堂生成,使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景观。但目前有的教师忽略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东西,教学处于静态化、程式化,一次次失去了培养学生发展的机会。如何把握课堂生成,让语文课堂涌动生命的活力呢?  相似文献   

9.
我校是全国“十·五”重点规划课题“过有道德的课堂生活——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大课堂德育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DEB030279)的实验学校,此课题的研究对于实施新课程、着力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室课堂”、“校园课堂”、“社区课堂”是“大课堂”德育模式的三个组成部分。“校园课堂”由“校本课程”、“学生社团”、“特长生培养”、“主题教育活动”四大系列构成,呈现了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健康发展而提供的丰富多彩的课程菜单,规范了学校课程的实施方案。校园课堂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地优化人的生命、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朱慧 《地理教育》2004,(4):9-10
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方案对生命诉求予以了高度重视,“教育中的人”是富有生命活力的个体,倡扬“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由此看来,转变教育观念,逐步在教学实践中从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转移,是每个有思想的教师与时俱进的责任,笔者从三方面作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到目前为止,研究语文生命化课堂的文章较多。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把语文"生命化课堂"混同于语文"生命课堂"。语文"生命课堂"是用语文材料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而"生命化课堂"是在课堂上用语言文字来化育学生的生命。二是贴着"生命教育"的标签,课堂仍然是指令型的以语文知识为绝对主宰的格式化王国,学生缺少尊严感和自主性,很难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语文"生命化课堂"需要从理论上揭示语文本体,需要研究并论证语文生命化课堂的内涵、教育理念、价值取向、课堂文化、教学境界等。  相似文献   

12.
教室课堂、校园课堂、社会课堂是“课堂”德育模式的三个组成部分。“校园课堂”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地优化人的生命、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校园生活。要使学生在“校园课堂”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启迪智慧、提高修养、彰显个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获得生命发展的营养,就必须多视角整体构建“校园课堂”。  相似文献   

13.
岭南路小学将“人文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办学方向,坚持以文化人、以爱育人。据此,学校将“阅古、尚礼、励志、履责”作为校训,并重点从“阅古”“尚礼”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学校追求环境人本化、管理人性化、课堂生命化、活动生活化的人文境界,日的是以人本的环境还原人本,以人性的管理重塑人性,以课堂的生命情怀润泽生命,以生活化的...  相似文献   

14.
叶楠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不少教师站在关注生命的高度,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课堂生成,使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景观。但目前有的教师忽略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东西,教学处于静态化、程式化,一次次失去了培养学生发展的机会。 如何把握课堂生成,使静态课堂走向动态课堂,达到师生共度生命历程呢? 一、精心预设.有效预约动态生成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预先作出周密的安排。“凡事预则立”,虽然“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布卢姆),但是  相似文献   

15.
从生命教育观来看,小学数学课堂应当尊重人生命的生长性、自由性、探究性、完整性,充满对生命的关爱,焕发生命的活力,闪耀生命的光彩,使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掌握过程,而且还是数学智慧的生成和人格的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实现由“智慧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变,即实现数学教学向生  相似文献   

16.
张永君 《江西教育》2023,(38):62-63
<正>“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而“减负”的本质是对高效教学的呼唤,要求教师打破传统课堂高耗低效的局面,在课堂教学上多做文章,以课堂的高效推进“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如何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应依托“基础知识清单化”“语文要素问题化”“人文要素生命化”三个“法宝”,让学生在基础训练、思维训练中获得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正>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为了应试需要,往往只重知识的灌输、机械的训练,填鸭式教学便充斥着历史课堂,漠视了生命的需求,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健全人格养成和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历史新课改呼唤着生命化课堂的构建。生命化课堂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课堂。生命化课堂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关注生命的整体性,理解生命的成长性。1要从"教"走向"学",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要从传授到体验,使  相似文献   

18.
刘颖梅 《教师》2010,(16):35-35
21世纪,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已经不适合现代教学。有人认为: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必须关注课堂,追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众所周知,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我认为,生命化的课堂,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9.
吴建英 《四川教育》2004,(12):45-45
维果茨基说过:“凡是没有自我运动的地方,那里就没有发展。”课堂,应成为学生伸展生命灵性的“家园”.使学习成为富有个性的“自我实现”的过程.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化氛围中得到飞扬。  相似文献   

20.
所谓“绿色课堂”,是一种强调以生为本、追求生态和谐的教育。“绿色课堂”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艺术。本文从激起学生兴趣、注重交流合作、恰当使用游戏、化抽象为形象等方面奸如何打造绿色课堂进行了探索,力求在课堂中激发生命的活力,让学习充满欢乐,使学生体验心灵的愉悦,领悟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