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虎林 《物理教师》2007,28(6):13-13,15
波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波动图像反映了某一时刻介质中各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波的传播和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求解波动问题时,由于质点振动或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和波的传播时间或距离不确定等,就容易出现多解现象,如果学生在解题中不能全面地分析题意,  相似文献   

2.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是力学中很重要的部分,历年高考试题中曾多次出现。而学习这部分的难点之一就是学生容易将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混淆起来,常常出现一些错误。为此,本文采用对比法讨论如下。一、两种图像的物理意义不同振动图像反映了同一质点振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坐标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如图1(1)。波动图像反映了一列波在某一时刻沿波方向上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曲线,是全体质点的“集体像”。坐标的横轴表示各质点离开波源的距离,纵轴表示同一时刻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如图1(2…  相似文献   

3.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类试题一直是高中物理各类考试的常考试题,高考试题中也常有出现.由于这类试题综合性较强,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深受命题者的青睐.笔者分析近年来各类考试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类试题发现,其考查形式大致有4类:已知某时刻介质中两质点位置类、已知某时刻波形图和介质中某点振动图像类、已知介质中某两质点振动...  相似文献   

4.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有关波动图像和振动图像的考题出现频率极高.在波动图像问题中,判断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是考查的一个热点.学生在波动图像中对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经常判断不准确.在此,笔者就判断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向的几种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振动和波是物理研究的基本运动形式,是力学知识的延续和应用,是高考必考内容,其中命 题频率最高的知识有:单摆周期公式的应用;横波图像分析;波的图像中的质点运动方向;波长、 频率和波速的关系;理解多普勒效应以及在测速、测距等方面的应用;理解波的干涉、波的衍射 现象.本章内容在高考中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试题信息容量大、综合强,一连题往往考查多个 概念和规律,特别是通过波的图像及与振动图像的综合来考查对波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空 间想象能力.高考中涉及本章内容的命题方向不会有大的变化,会在应用能力上、在和其他物理 知识的综合运用上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6.
综观近几年全国高考题 ,可以看出高考对《振动和波》这一部分的考查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 1 )单摆周期公式的应用 ;( 2 )横波图像的分析 ;( 3 )在波的图像中质点的运动方向 ;( 4)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在题型上有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 .从命题的发展趋势上看 ,从考查识记到考查应用能力 ;从考查单一的《振动和波》的知识到考查《振动和波》的知识和其他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 .估计 2 0 0 3年有关《振动和波》内容的高考题将在应用能力上、在和其他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上做文章 .针对考查的重点和命题的热点 ,下面我们将分别对《振…  相似文献   

7.
振动和波是物理研究的基本运动形式,是力学知识的延续和应用,是高考必考内容,其中命题频率最高的知识有:单摆周期公式的应用;横波图像分析;波的图像中的质点运动方向;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理解多普勒效应以及在测速、测距等方面的应用;理解波的干涉、波的衍射现象,本章内容在高考中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试题信息容量大、综合强,一道题往往考查多个概念和规律,特别是通过波的图像及与振动图像的综合来考查对波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高考中涉及本章内容的命题方向不会有大的变化,会在应用能力上、在和其他物理如识的综合运用上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8.
李宗玲 《物理教师》2007,28(11):60-61
山东、广东、宁夏、海南是2004年开始进行课改的4个省,2007年恰好是这届学生进行高考.这4个省的高考试题与往年有了明显不同,其中对物理知识的考查分为必做和选做两部分.物理选修3-4的内容属于选做部分,4省的试题都涉及到机械振动、机械波这部分知识.简谐振动是最简单和最基本的机械振动,做简谐振动的质点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正弦函数的规律.它的振动图像是正弦函数图像,从图像上可以直接读出振幅和周期,计算出频率,通过分析质点运动的趋势可以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便形成机械波,当波源做简谐振动时,形成的波为简谐波…  相似文献   

9.
孙国中 《新高考》2006,(10):8-12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其中命题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是波的图像和振动图像,以及波长、波速和频率关系,其次是单摆周期.题型多以选择题等形式出现.试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一道题往往考查多个概念和规律,特别是通过波的图像综合考查对波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0.
郭瑞田 《物理教师》2005,26(5):6-57
波动图像表示的是某一时刻各个连续质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情况 ,它的坐标横轴表示各质点平衡位置相对于坐标原点的距离 ,它的纵轴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相对各自平衡位置的位移 ,随着时间的延长 ,波动图像沿波的传播方向以一定的波速向前平移 ,不同时刻波形不同且做周期性变化 ,因而造成波动图像问题出现了多解性 ,从产生波动图像题的多解成因来看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 波的空间周期性图 1沿波的传播方向 ,在x轴上任取一点P(x) ,如图 1所示 ,P点的振动完全重复波源O的振动 ,只是时间上比O点要落后Δt,且Δt =xv =xλ T .在同一波线上 ,凡…  相似文献   

11.
一、波的迭加原理如有几列波同时在介质中传播,那么会产生什么现象呢?图1表示两列振动方向相同的波,在同一直线上反向的传播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两列波相遇时,在相遇处的直线上各点在任意时刻的位移,是两列波各自所引起的振动位移的代数和.在图(a)中,因为两列波的振动位移方向相同,所以相遇处各点的位移是两者之和;在图(b)中,因为两列波的振  相似文献   

12.
每年高考都有振动和波的考题 ,且试题以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等形式出现 .其考查的知识点为 :①简谐波图像与质点振动的联系 .②描述简谐波的动态过程 .③波长、波速、周期 (或频率 )的多值性 .这些题中往往给出振动或波动图像 ,考生需从所给的图像中获取相关信息才能顺利解题 .波动图像中同一波形曲线描述的是 :同一时刻 ,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情况 ;不同时刻质点的位移情况由不同时刻的波形图来反映 .应注意质点只能纵向移动 ,不能左右移动 .由波动图像 (图 1a)可获取的信息有 :····y-Ao T2 T t(b)AyA A′·····…  相似文献   

13.
"波的图像"作为一个重要知识点,涉及的问题复杂多变,能综合考查考生对波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因而成为机械波中高考命题频率最高的知识点。对波动图像应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其物理意义,能从图像上直接读出位移、振幅及波长;(2)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互判;(3)求振动质点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或路程;(4)根据波形图计算波速;(5)结合振动图像解决较复杂的波动问题。  相似文献   

14.
姜启时 《新高考》2004,(11):56-58
振动和波是物质的基本运动形式,是力学知识的延续和应用,是高考必考内容,在高考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有:单摆周期公式的应用;横波图像分析;波的图像中质点的运动方向;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多普勒效应以及在测速、测距等方面的应用;波的干涉、波的衍射现象.本章内容在高考中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试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一道题往往考查多个概念和规律,特别是通过波的图像  相似文献   

15.
机械波概念的抽象性,传播方向的双向性,波的图像的周期性及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之间的相互的干扰,造成了波动问题的复杂性,在解题时,如充分利用图像可增强直观性,加深对波的理解,从而迅速准确的求解.下面举例说明波的图像在解题中应用的几种类型.一、根据波的传播方向确定各质点的振动方向已知t时刻波的图象和波的传播方向时,先将波沿着传播方向向前平移△x,得到t+△t时刻的波的图象.根据波传播过程中每个质点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物质本身并不发生位移的特点,画出某质点t到t+Δt时刻的位移,即为该质点的振动方向.反之,也可根据t时刻某质点的振动方向画出下一时刻的波形,从而判断出波的传播方向.例1一列沿x正方向传播的横波,t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判断此时刻波中4、B、C、D四个质点的振动方向.分析:将波向右平移画出下一时刻的波形,如图1中虚线所  相似文献   

16.
波的图象多值问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引起多值的问题常见有五种情形:(1)波的空间周期性引起的多值;(2)波的时间周期性引起的多值;(3)波传播的双向性引起的多值;(4)介质中两质点间距离与波长关系不确定而引起的多值;(5)介质质点振动方向不确定而引起的多值.下面分类例析.例  相似文献   

17.
点波源的机械波 (如球面波、水面波 )在介质中传播时 ,即使不计介质对能量的吸收 ,波的振幅也随位置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本文以 2 0 0 2年高考上海物理卷第4题为例 ,对波的振幅作一些讨论 ,原题如下 :原题 如图 1所示 ,S1、S2 是振动完全相同的两图 1个机械波的波源 ,振幅为 A,a、b、c三点分别位于 S1、S2 连线的中垂线上 ,且 ab=bc.某时刻 a是两列波的波峰相遇点 ,c是两列波的波谷相遇点 .则A.点 a处质点的位移始终为 2 AB.点 c处质点的位移始终为 2 AC.点 b处质点的振幅为 2 AD.点 c处质点的振幅为 2 A原参考答案  CD.分析 这个题…  相似文献   

18.
物理图像是描述物理规律最简洁的语言,2009年江苏的高考物理卷中较多地考查了物理图像.如v-t图像、ψ-x图像、α-F图像及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等.其考查的题量为6题(共15题),所占比例为40%,这足以凸显物理图像在高考中重要性:其涉及物理图像的试题,有定性判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考对"机械振动与机械波"这一部分内容的考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利用图象考查简谐运动的特点和波传播的空间关系,要想解决这一类问题,就需要通过对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分析,找到波长、周期及超前滞后的关系,综合应用知识解决振动与波的相关问题.一、根据波动图象确定某一质点的振动情况【例1】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动图象如图1甲所示,若从此刻开始计时,  相似文献   

20.
图像的意义及基本问题 波动图象表示某一时刻介质中各个质点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从波动图象中可以直接读取波长和振幅.波速、周期和波长的关系也经常与波动图象一起出现在高考题中.在波的传播过程中,波形电以速度v沿传播方向向前平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