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安徒生童话《野天鹅》的分析 ,论述了《野天鹅》的民间故事来源 ,和它对相关民间故事的提升和超越 ,指出安徒生的童话不仅是民间故事情节的融汇 ,而且也溶入了安徒生自己的思想。安徒生通过对民间故事和童话的创造性改写 ,形成了极富积极意义而又脍炙人口的新童话 ,在世界童话史上既具有开创新文学样式的重要意义 ,也具有正确地批判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典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七颗钻石》(人教版三下)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语言简洁,情节曲折离奇,有着很深的道德内涵,寄托着作者所追求的完美道德理想,即对世间万物都要报以博大无私的爱,让"善"的光辉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普照人间。那么,托尔斯泰是如何表达这一思想的呢?要如何"透视"这篇童话的意义呢?本文从文体特点、内容情节、文化意象和作者背景四个方面简析《七颗钻石》的思想内涵。在童话所建构的幻想世界  相似文献   

3.
王尔德的童话《打渔人和他的灵魂》与安徒生的经典童话《海的女儿》在场景安排、主题、情节方面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生活于不同时代的两位作者处理相似题材的方式又有极大不同。这些差异既来自书写者迥然不同的宗教文化观念,叉与其不尽相同的美学理念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4.
魔幻童话从兴起到现在,久经不衰,《哈利·波特》作为其经典的代表作,以精彩刺激的情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文化市场和文化学者的关注,堪称是读图时代的一个奇迹。魔幻童话之所以那么受人欢迎,与其特有的语言魅力离不开关系。魔幻童话富有动态性的语言适应了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的认知进程和心理承受程度,其富有情感体验的语言避开了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的认知和阅读障碍,让其在充满感情的语言环境感受故事的跌宕起伏。本文着重论述了魔幻童话的语言特色,并以《哈利·波特》为例。  相似文献   

5.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的同时,也在主人公性格描写及情节设置上有诸多不同,本文将对此作一探讨并揭示两部作品所体现出的不同的文化和价值取向性。  相似文献   

6.
正童话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经常出现,特别是在小学语文低中年级的教材中,童话的篇目占了比较大的比例。通观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小语教材中的童话类课文,在情节结构上和叙事方式上,大部分可以归到"对比叙事"和"重复叙事"这两大类童话中。"对比叙事"类的童话课文有:苏教版的《小河与青草》《小松树和大松树》《三个小伙伴》《蚂蚁和蝈蝈》《蘑菇该奖给谁》《蜗牛的奖杯》《谁的本领大》《小动物过冬》等,人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在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阅读童话故事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还在单元习作中尝试编童话,在《语文园地》中学习用改正、增补、删除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语句。在第四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边读童话边预测,进一步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尝试顺着情节猜想。课外,学生阅读了“快乐读书吧”推荐的《稻草人》《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童话书籍,交流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因此,对于续编童话故事,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和一定的认知基础。但三年级第一学期是习作起步阶段,学生要顺着情节展开想象续编童话故事,仍有较大难度。  相似文献   

8.
美国迪斯尼版《花木兰》上映后在美国和中国的反响大不相同,是由于两国的文化价值观不同。中关两国文化价值观念在人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间取向、活动类型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美国版《花木兰》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木兰诗》在两种文化体系中产生的解读结果正好在同一题材上体现了中关文化中价值取向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君特·格拉斯是战后德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许多作品都受到了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特别是童话的影响。格拉斯运用童话的"奇妙原则"和丰富的想象力,采用浪漫的笔调,赋予了小说充满离奇和幻想的情节。本文着眼于格拉斯的长篇小说《铁皮鼓》,以"奥斯卡"、"铁皮鼓"和"特异功能"为研究对象,从叙事结构、人物形象、情节画面入手,详细地分析了《铁皮鼓》中的童话色彩及其特点和功能,尝试了从另外一种角度来理解格拉斯的独具匠心。  相似文献   

10.
散文、诗歌、小说……文学种类繁多,要说对儿童影响最大的,非童话莫属。 从小到大,传统童话读过不少。每位童话作家,每篇童话作品都有其不同之处,读来或惊喜或哀叹,这些优美的篇章影响了一个又一个童稚的心灵。但当我把《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贝洛童话》等放在一起比较,发现很多童话的情节大致相似,都遵循着一个套路。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英国优秀作家王尔德一生创造了大量作品,他被公认为是一位独树一帜的童话作家,他的童话措辞优雅,风格独特。本文以《巨人的花园》为例,从意象和情节两方面探讨其与以安徒生童话为代表的传统童话的差异,展现这篇童话的宗教特点和唯美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2.
在儿童文学课程中的童话创作教学中,通过模仿经典,学习童话的写作,是合适的教学方法,我国当代作家的作品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女孩与栀子花》与《爱心树》、《萝卜回来了》与《巨人的花园》、《岩石上的小蝌蚪》与《去年的树》,在主题、角色、情节等方面,比较起来,两者之间有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这种成功的经验,值得童话习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儿童文学课程中的童话创作教学中,通过模仿经典,学习童话的写作,是合适的教学方法,我国当代作家的作品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女孩与栀子花》与《爱心树》、《萝卜回来了》与《巨人的花园》、《岩石上的小蝌蚪》与《去年的树》,在主题、角色、情节等方面,比较起来,两者之间有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这种成功的经验,值得童话习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14.
童话一直以来深受学生的喜爱,它那动人的故事、曲折的情节和优美的语言,能把学生带入美好的情境,使他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那童话类的课文,我们应该怎么教呢?本文以《巨人的花园》一课为例,谈一谈童话类文本的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三。 教学目标:1.进一步弄清童话的特点,能够以多种形式创编童话。情节想象合理,语句通顺连贯。2.在创作童话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2019年《东方少年》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征稿评选活动圆满地落下了帷幕。经过紧张而认真的初评、复评、终评,22篇小说和童话作品从近千篇来稿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奖,在此特向作者表示祝贺。这些获奖作品题材多样,风格迥异——既有表达追求梦想、积极向上主旨的小说《猫天使》《红色轮滑鞋》《核桃船》《砸碎扑满》和童话《半灵》《十三号,木猪槽和鱼儿》等,也有抒写真诚与美好情感的童话《卡努》《织匠》等;既有情节生动、语言幽默的童话《不为什么》《观天》,也有结构独特、意蕴绵长的小说《给一座小岛写信》。  相似文献   

17.
作为西方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格林童话》中部分作品的令人惊异、超越性的宗教世界,显示了神圣的超自然的力量;一些童话超越了有限的狭隘的视角,为人类在神性的高度对人的精神和人性进行审视提供了可能;《格林童话》中的宗教童话在彼岸世界和此岸世界的明确的界限中,为儿童提供了终极价值的关怀。《格林童话》中的宗教世界植根于西方特殊的文化。宗教价值观的认同,使《格林童话》超越了德意志民族,走向西方,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儿童文学经典《长袜子皮皮》的热闹风格可以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加以探讨。这部童话在场景、语言、情节等方面,都呈现出寓庄于谐、反传统反权威、正反同体等倾向,而这些都是狂欢化精神的本质特征。因而,在童话表面的热闹喧嚣背后,实际上寄寓着作者对儿童现实处境及真实心态的深刻思索。也正是这种深植于西方文化传统的隐秘的狂欢化精神,赋予《长袜子皮皮》经久不衰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用叙事学理论解读《阅微草堂笔记》,指出《阅微草堂笔记》在情节与线索方面表现出的非叙事性特点。纪昀按照自己保守的价值观和艺术观构建情节,将事件原有的线索打碎,最终走向了小说叙事良性发展的反面。  相似文献   

20.
安吉拉·卡特的短篇故事集《血室及其他故事》改编自欧洲经典童话,自发表以来共有两种迥然不同的批评声音:一种认为该故事集巩固了父权制文化;另一种则认为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女性主义作品。本文以“血室”为例,从情节设置、故事结构与结局、话语层面的设计安排等方面看,认为它是一篇女性主义小说。女主人公“我”不再是传统童话中被教化的对象,而是积极主动地探求真实.卡特因而赋予了童话新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