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茶疗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所谓“日饮健康七壶茶,何须本草百味药”,饮茶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更是现代社会人们修身养性、会商交友的常见形式。因此,弘扬和发展中国的茶文化,尤其是茶疗文化,则更是许多民间有识之士的执着追求。任怀瑞就是其中的一位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2.
中国茶     
《中国科技信息》2004,(11):40-41
中国是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皆起源于中国。在唐朝陆羽的《茶经》里,这样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也就是说,茶叶的始祖是神农氏。这是因为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干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顺理成章,也就是茶叶之神。  相似文献   

3.
正茶,世界第一大饮料,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品。尽管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融合,源自西方的咖啡文化正在不断东渐,但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时代朝气的土地上,茶的老大地位是永远无法撼动的。我们祖先在发现了茶这一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创造出了绚丽多姿的茶文化。英国的世界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说:"茶是中国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甘笙 《今日科苑》2012,(4):15-16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茶是中国人日常不可缺少的饮品,从种茶、品茶到以茶会友,以茶治病,在古代的中华文化典籍中都有可查可考的记载。据我国最早的医书《神农百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唐代医  相似文献   

5.
茶语言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饮茶文化在全世界的流行,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人与中国人在饮茶上有很大的不同。从其饮茶方式,饮茶种类和所用茶具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到中英文化的不同与价值观的差异。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中国茶文化由来已久是第一个发现茶和开始种茶的国家,并且泡茶的习惯也是起源于我国。中国的茶文化也为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范围内,茶算得上是最主要的饮料之一。在中国,茶就更加普遍,以至于成了“文化”,甚至是“半药半食”的神话。凉茶、冰茶、红茶、绿茶、奶茶……光是名字就让人眼花缭乱。那些茶的神话,有多少真?又有多少假?有多少仅仅是人们的雾里看花?  相似文献   

7.
<正>云南益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秉承"健康安全为首、诚实守信为根、科技创新为本"的经营理念,制定了获得国家认可的固态速溶茶(茶膏)产品生产标准;拥有全部产权的永和古茶园的实际面积超过200公顷,永和古茶园和产品连续3年通过中国、日本、美国和欧盟的有机认证;拥有一个有机茶厂(凤庆永和古茶园有限公司)和一个茶科技产品研发中心,研发的数十项茶科技成果中已经有5项取  相似文献   

8.
“茶之为饮,衣食百姓”。种茶、喝茶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中华各民族都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茶文化。云南的白族种茶历史十分悠久,所产的下关沱茶、苍山雪绿、感通茶等都是优质名茶。特别是下关沱茶,被称为“云南三宝”之一,远销世界各地。喝茶时,白族人根据不同的习惯和爱好,在茶中加入不同的配料,使之风味各异。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独具民族特色的白族茶礼“三道茶”。可以说,三道茶是白  相似文献   

9.
老年高血压可以用茶疗和菜疗! 菊花茶:所用的菊花应为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苏杭一带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有显着疗效。  相似文献   

10.
茶文化恭候茶发明愚公中国是茶的故乡,品茶是中国的一大风景。由于茶有健身价值,所以最近许多世界饮料专家断言:21世纪将是茶的世界。专家在提醒;发明创造别忘茶文化!专家在参谋:开发茶饮料、茶食品的市场前景广阔。如果有志者钟情茶文化,想在茶品新天地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1.
丹若 《百科知识》2023,(8):41-46
<正>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茶是中国除四大发明以外的第五大贡献。”茶、咖啡、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品。尽管世界文化的融合让源自西方的咖啡文化不断流入东方,但仍无法撼动茶在中国的地位。中国茶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名茶更是百花争艳。茶客有品鉴之心,茶商有竞销之需,自然也就有了评议之乐,于是便有了“中国名茶”之选。  相似文献   

12.
安化作为"中国黑茶之乡",具有丰富独特的黑茶文化和旅游资源。融合黑茶文化与旅游产业并探索其发展对策,对打造安化黑茶品牌、提升黑茶战略地位、提高安化旅游知名度和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动力的理论分析,结合安化黑茶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针对性地提出黑茶产业的若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武夷开展一元旅游活动,武夷山游客日益增加,武夷山茶文化受到广大游客欢迎。但是,茶的健康功能缺乏体现。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武夷山茶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武夷山茶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的着眼点在于大众最关心的"健康",开发以健康养生为目的的茶宴、茶食、茶疗、茶养生基地的茶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07,(10)
为了弥补夏秋季津液的损耗,冬季应多补充液体,"茶疗"历来被人们所重视。1.萝卜茶白萝卜100克,茶叶5克,食盐适量。先将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加少许食盐,再将  相似文献   

15.
蔡巧玉 《科学中国人》2009,(11):104-105
茶文化,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已经流传千年,而今,仍未被历史遗忘,反而散发出更为浓郁的幽香。随着科技的发展,优质茶叶也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茶提取物制品同样成为市场上的紧俏商品。湖南农业大学的刘仲华教授,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与茶相关的岗位上,种茶、讲茶。提取茶,用锐意进取的精神和不断进步的科技手段,把对茶的研究发挥到极致,对科研的精神作了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韦良肖 《百科知识》2021,(27):71-72
中国的饮茶习惯历史悠久,茶画艺术源远流长."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茶画艺术作为历史长河中一种特殊的绘画体裁,其内容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茶事活动. 一、茶画艺术概述 茶画,是我国茶文化的具现,从表达方式上来讲,当属于传统的水墨国画,但从内容上细分的话,又可归属于文人画.文人画家多以梅、兰、竹、菊的象征寓意来表达清高纯洁的品格情怀,茶画则是文人饮茶之情景的展现;"茶之为用,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与醍醐、甘露抗衡".茶之精行俭德,在茶画中亦成为文人画家的笔下"常客".茶画艺术保留了重要的历史文化内容,又与西方美术相结合,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崂山茶以其特有的清香甘醇深受消费者青睐,销量连年递增,成为享誉岛城的知名品牌,更是王哥庄等地区的致富"法宝"。为提高崂山茶的品质,为崂山茶的发展做贡献,我们展开了对崂山茶种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调查研究。一、土壤采样2015年5月初,我们兵分两路,分别  相似文献   

18.
茶葉     
茶葉對于人體的生理作用和我國茶区的輪廓“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是我國普遍流行的一句俗話,一份人家,這開門七件事,是一樣也省不了的,可見茶在我國,早就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了。外国人虽然喜欢咖啡、可可这類東西作為飲料,但是對於茶葉,也是嗜好得了不得。茶葉,茶葉,它却是目前全世界的人們普通遍愛好的飲料  相似文献   

19.
蓬莱仙洞是石台县著名旅游景点,观景茶庐是该景区一处休息点,完善景区配套功能。在设计方法是注重石台当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结合。以山水文化为基础,通过提升,营建山、水、茶、建筑和谐相处的状态。观景茶庐设计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山水环境,精心布置建筑和景观,形成功能与审美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20.
任怀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1951年11月出生于托克托。任怀瑞先生1970年参加工作.1996年开始潜心钻研茶道、茶文化、茶与健康事业。2000年创办了”呼和浩特市健康茶庄”.2003年成为中国高级茶艺师(评审师)、2004年成功的发明“健康茶”专利。现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权威专家协会“中国医学保健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