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编《中国古代史(选修)》(91年人教版)第18章《隋唐文化》第2节“宗教、哲学和史学”中有一句叙述:“隋唐时期,统治者对外来宗教的态度比较开明,从西亚传进的祅教、景教、摩尼教和伊斯兰教,都受到尊重”。这一句话中的“祅(yāo)教”系“祅(xiān)教”之误。没有“祅教”,祅,读yāo,左边示字旁,右边是“夭(yāo)字,通“妖”,古代称物类的反常现象。如《荀子·天论》:“祅怪不能使之凶”。而祅教的祅,读xiān,本来只写为“天(tiān)”后加示字旁作“祅”。“祅”是该教所奉元神  相似文献   

2.
一、“斜”的读音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第七册教学参考书》认为古诗《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在这里读xiā。这种用读古音的方法来求押韵并不可取。虽然有些字(词)典对“斜”字加注一个旧读音“xiá”,但是《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只有一个读音“xié”,《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也未将“斜”列入两个读音。“斜”读“xiā”是《切韵》和《广韵》音系的读法,普通话与唐、宋时代的语音有很大的差别,不必为了  相似文献   

3.
归有光《项脊轩志》中有句云:“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呱呱”二字常被误读作“呱(guā)呱(guā)”,因读音错了,结果成了笑话。“呱呱而泣”中的“呱呱”是小儿的哭声,应读作“呱(gū)呱(gū)”。《说文》上解释:呱,小儿啼声,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课本中,《凡卡》的第1段第3句描述凡卡准备文具给爷爷写信的细节,文字夹注音如下:“他等老板、老板娘和几个伙计到教堂做礼拜去了,就从老板的立柜(guì)里拿出一小瓶墨水,一支笔尖生了锈(xiù)的钢笔,摩(mā)平一张揉皱了的白纸,写起信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一册第22课;语文出版社1997年10月版五年制小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试用课本《语文》第十册第7课基本相同)由于其中的“摩(mā)”在“人教版”中被列入所在第十一册“要求学会”的“100个字”中,因而众多教辅用书也竞相针…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收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一词.注释特别标注:“陆游(1125-1210),字务观(guān),号放翁……”“观”是个多音字,有两读,一读平声9uān,一读去声guàn.事实上,对陆游之字,南宋以来即存在两种读法.笔者倾向于读为“务观(guàn)”.  相似文献   

6.
曾参是孔子的弟子,是人们所熟悉的一个人物,“曾参杀人”也是人们所熟知的一个典故,然曾参之“参”的读音是 shēn 还是 cān?曾参之“参”,绝大多数人读 shēn,多数出版物也都注音 shēn,如:《汉语大词典》(见第五卷“曾参(shēn)杀人”);《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8.)《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2,杨伯峻译注,见该书“学而篇第一”1.4注释)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第一册)。  相似文献   

7.
象,《说文》:“象,长鼻牙。南越大兽,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像,《说文》:“像,象电。从人,从象,象亦声。”相,《说文》:“相,省视也。从目。从木。”“象”与“像”读音相同,都读为 xiàng,“相”有两个读音——xiāng和 xiàng。因  相似文献   

8.
养小小鸭     
有yǒu人rén挑tiāo箩luó筐kuān.在zài街jiē上sh5n.卖mài小xiǎo小xiǎo鸭yā。老lǎo顽wán童tón.看kàn见jiàn了le,很hěn喜xǐ欢hu5n。他tā就jiù买mǎi了le一yì只zhī小xiǎo小xiǎo抱bào回huí家jiā。小xiǎo小xiǎo鸭yā呷.ā呷.ā叫jiào,老lǎo顽wán童tó  相似文献   

9.
《群英会蒋干中计》中“蒋干”的“干”是念阴平还是去声,教学参考书和其它资料上均未涉及。依笔者愚见,应读阴平(gān)。何以见得?凭蒋干的字一推便知。“干(gān)”的义项有八项:①盾牌,如《韩非子·五蠹》中的“执干戚  相似文献   

10.
在我学过的歌(gē)曲中,有一首是这样唱(chāng)的:“西双版(bǎn)纳(nà)的丛林和荒(huāng)郊,有一种美丽的小草,它的花朵像(xiāng)凤仙呀……”我知道,歌中唱的就是跳(tiào)舞(wǚ)草。我家就有这样一棵会跳舞的草。没有人搭(dā)理它时,它就蔫(niǎn)头耷(dā)拉脑(nǎo)地不高兴;可是一旦我对着它唱歌或  相似文献   

11.
在美丽的宝石湖边,住着一群快活的野鸭。一只多才多艺的野鸭妈妈有两个孩子,老大叫呷呷,老二叫嘎嘎。呷呷长得笨手笨脚,平时又不爱言语。而嘎嘎却长得小巧玲珑,脑  相似文献   

12.
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工农兵小学,根据民族儿童的特点,于1978年创办了《小木呷》(英雄模范的意思)漫画专刊。现已出版196期,刊出2千多篇漫画和文章。《小木呷》已成为儿童的知心朋友。《小木呷》坚持正面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得力助手。过去,学校的墙壁上,厕所里随时可见画的、写的低级下流的画和字,总是制止不了。《小木呷》连续几期刊登“如此行为要不得”的漫画后,一些小朋友悄悄地用小刀把墙壁上画的写的刮掉。去年下期,不知谁在学生中散  相似文献   

13.
“相”是个会意字。《说文》:“相,省视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段玉裁注:“目接物曰‘相’,故凡彼此交接皆曰‘相’.”一、副词(xiāng)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将相和》和中学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都有“蔺相如”这个人物、但是许多人把“相”字误读为四声 xiàng(向),其实应该读成一声 xiāng(香)。著名语言学家杨伯峻说:“‘相’作虚词,都读第一声阴平。若读第四声去声,则是实词,或为名词,‘宰相’、‘相国’之义:或为动词,如‘吉人天相’、‘相礼’,辅佐之义,‘相’字下若是外动词(即及物动词——笔者),又没有宾语。‘相’字便兼起代词作用,可以代本人,可以代对方,可以代第三方”(《古汉语虚词》)。  相似文献   

15.
《今日中学生》2009,(7):69-84
语文 A卷 一、1.B(A项“掀”应为xiān,C项“衔”应为xián,D项“模”应为mǘ)  相似文献   

16.
半bàn夜yè里lǐ,四sì周zhōu静jìn:悄qiāo悄qiāo的de。妻qī子zi、丈zhàn:夫fu和hé孩hái子zi们men都dōu进jìn入rù了le甜tián甜tián的de梦mèn:乡xiān:。“已yǐ经jīn:是shì早zǎo晨chen了le哟yo!已yǐ经jīn:是shì早zǎo晨chen了le哟yo!”机jī器qì人rén一yì边biān叫jiào唤huJn,一yì边biān帮bān:丈zhàn:夫fu脱tuō下xià身shēn上shàn:的de睡shuì衣yī。丈zhàn:夫fu吓xià得de猛měn:地de睁zhēn:开kāi眼yǎn睛jin::“喂wèi,喂wèi,你nǐ想xiǎn:干:àn什shén么me?冻dòn:……冻dòn:……冻dòn:死sǐ我w…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2008,(4):51-51
问: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将相和》中蔺相如的“相”宇应该读xiāng还是读xiàng?  相似文献   

18.
上shàn集jí说shuō到dào:“雏chú鹰yīn探tàn险xiǎn队duì”乘chén坐zuò“梦mèn想xiǎn号hào”瞬shùn移yí蛋dàn降jiàn落luò到dào小xiǎo岛dǎo海hǎi边biān的de沙shā滩tān上sh n以yǐ后hòu,队duì员yuán们m en身shēn穿chuān恒hén温wēn防fán护hù服fú,像xiàn直zhí升shēn机jī一yí样yàn先xiān后hòu升shēn到dào空kōn中zhōn,小xiǎo朵duǒ忽hū然rán发fā现xiàn了le什shén么m e——第3集疑yí团tuán重chón重chón顺(shùn)着小朵手指(zhǐ)的方向往(wǎn)下看,在小岛中央(yān)不大的空(kòng)地上,…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收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一词。注释特别标注:"陆游(1125-1210),字务观(ɡuān),号放翁……""观"是个多音字,有两读,一读平声ɡuān,一读去声ɡuàn。事实上,对陆游之字,南宋以来即存在两种读法。笔者倾向于读为"务观(ɡuàn)"。理由如次。首先,陆游自己曾对"务观"读音作过辨正。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二:"史相力荐放翁,赐第。其去国自是台评然。王景文乃云:‘真翁(应作直翁——引者)自了平生事,不了山阴陆务观。’  相似文献   

20.
《三字经》是流传久远、家喻户晓的儿童启蒙读物。在古代,《三字经》是上学的小朋友要学习的第一课。从这一期开始,让我们一边学习《三字经》,一边跟着童老师学写铅笔字吧!笔bǐ顺shùn歌’ē你nǐ拍pāi一yī,我wǒ拍pāi一yī,先xiān写xiě横hén/画huà再zài写xiě竖shù。你nǐ拍pāi二èr,我wǒ拍pāi二èr,从cón/左zuǒ到dào右yòu不bú会huì错cuò。你nǐ拍pāi三sān,我wǒ拍pāi三sān,从cón/上shàn/到dào下xià要yào记jì住zhù。你nǐ拍pāi四sì,我wǒ拍pāi四sì,先xiān写xiě中zhōn/间jiān后hòu两liǎn/边biā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