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学之大:何以为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永忠 《教育科学》2005,21(5):53-55
构成大学的元素不外乎人、物质和文化。因此大学之大就是以人之大、物之大和文化之大为大。具体而言,大学之大以人之大为大,就是以大师、学生和校长之大为大;大学之大以物之大为大,就是以图书馆和实验室之大为大;大学之大以文化之大为大,就是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景观文化之大为大。  相似文献   

2.
师道衍原     
闫利军 《河北教育》2010,(12):46-47
远古社会,人力未强。为了生存,部族中的杰出者,就将知识技能、生活经验等传授给其他成员,以求群体智力发蒙,能力壮大,生存繁衍。如燧人氏教以钻木取火,有巢氏教以构木为巢,伏羲氏教以猎,包牺氏教以渔,神农氏教民稼穑,仓颉造字等。韩愈所云“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之道,为之君,为之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3.
宋明理性论者承王弼易义解放之后,常用佛学分析法以解易,虽多因袭汉人怪诞诸说为题材,而辄以心证为之变更:皆基於周易之宇宙观,以演示其性理论,较儒宗孔孟二氏之宇宙观为进步。惟其“阴阳合而生五行”等具体论,不无穿凿之嫌。於周易之本义仍多未惬耳。是性理论者所受周易之影响尚少,而汉魏以后易义之纷歧,至是乃愈演愈甚  相似文献   

4.
问题是理论创新的起点。当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以中国之问为导向,聚焦中国现实;以世界之问为导向,坚持胸怀天下;以人民之问为导向,站稳人民立场;以时代之问为导向,关切时代发展。四种导向相互交织而又侧重不同,不仅提供了寻找和发现问题的方向,也提供了一种观察和分析问题的维度。  相似文献   

5.
以隐逸诗人闻名于唐初的王绩,实际却在隋唐交替之际一度涉足政治,其态度为“存隋”以靖乱,其手段为儒者帝王之术,纵横家王霸之略,及阴阳术数之学。他并且领导了当时方伎者流中以儒家经史之义刊正其理、删存其书的思潮。  相似文献   

6.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执政为民,领导干部需要这么做,也应该这么做。那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老师又该怎么做呢?常思为师之失,勿以恶小而为之;常修为帅之德,勿以善小而不为。  相似文献   

8.
姚为洲 《中文自修》2004,(11):44-45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相似文献   

9.
孔子并不排斥器,孔子看轻的是仅以己身供人用,则我身仅如一器,无道可言,己与道不是合为一体,而是己与道隔绝分离。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君子不器,而仍贵其能为一大器,己与道之合为一体,其义在此。孔子之道,进则以政治为业,退则以学术为业,道须臾不离己身,孔子用道行道之志坚,然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不得已删订诗书以讲道传道。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论词,标举“境界说”,以为词作当以境界为最上,并分境界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此说为诗词赏鉴者奉为圭臬。文章即本斯旨,对唐宋名家之写月佳作,结合作者之境遇,略加赏析,以纪念这部不朽的名著问世95周年。  相似文献   

11.
李广生 《师道》2003,(5):40-40
古人云:授之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终生享用不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似已成为至理名言,频繁出现于各种报刊和教育论著中。许多教师把“授之以渔”作为教学工作追求的境界和目标。在轰轰烈烈、大谈特谈“授之以渔”的今天,我不禁有这样的疑问:“渔”究竟为何物?“渔”可以“授”吗?“渔”究竟为何物?有人说“渔”是方法,即捕鱼的方法。姑且认为这种解释是正确的。既然“渔”是一种方法,“渔”可以“授”。此处之“授”为“传授”;“学渔者”也可以“受”,此处之“受”为“接受”。这样的话,“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12.
付维彦 《学语文》2009,(5):30-30
《采薇》(见卷首)是诗经中的名篇,关于此文主旨,《毛诗序》说:“《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申培《诗说》认为是。宣王之世,既驱猃狁。劳其还师之诗”。今人有断定其为爱国之诗,也有认为是思乡之诗。人教版语文必修2《教师教学用书》认为其。思念故乡、  相似文献   

13.
远程开放教育中教师的导学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远程开放教育中,教师的导学具有重要作用。导学贯串于远程教学的全过程。在导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导之有理;导之有据,包括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以学生个性为依据,以学科特点为依据;导之有序,分为入学的引导,学法的指导,重点难点的辅导和活动的向导;导之有方,包括目标性、启发性、积极性、服务性、多样性和实效性等原则和导之有效,包括师生沟通、信息反馈和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相似文献   

15.
庄周 《现代语文》2004,(4):10-10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於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相似文献   

16.
论荆公新学的思想特质、历史地位及其与理学之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荆公新学以接续孔孟之道为己任,以内圣外王为基本框架,其学术特征以道德性命之义理为主旨而展开。王安石之易学思想,内圣与外王并重,强调盛德大业之完成。从思想史角度审视,荆公新学是第一个成功地全面取代汉唐注经之学的义理之学,其与理学之歧义落实于本体与工夫之上。  相似文献   

17.
古之学者,常见于以翰墨跻身仕途,而辛弃疾却以博大的政治情怀,充乎宇宙的凛凛之浩然正气。化至真至诚之情理为文采词章,乃成就了其文学之高尚与伟大。  相似文献   

18.
邺有七子之终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诗人作《凯风》以愍之。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因译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斗云尔。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不见夫法兰西之ALSACE LORRAINE耶?“精诚所至,金石能开。”诚如斯,中华“七子”这归来其在旦夕乎!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变迁及管理概念的兴盛,社会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日趋严格,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成功经验,运用有效的企业管理技术手段,以获取更高的组织效能及提升教学服务品质,是高等职业院校之必然走向。该文之主旨即通过向企业学习,借鉴和运用企业管理理论和经验,以战略为核心,以质量为重点,以绩效为目标,以服务为导向,从而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管理水平和组织效能。  相似文献   

20.
近年研读《史记》,时有所疑;积疑既多,遂作和记。更不自量力,思为之索解。传世最早之《史记尉释文字,为裴烟《集解》、司马贞《索隐》与张守节《正义》,三者合称“三家注”,附见于通行之全本《史记》;其收集资料之较全者,则为日入陇川资言之《史记会往考证》(下文简称“《考证产).《疑治》以三家注与《考证》为基础;其原则为:无者治之,误者正之,不足者补释之。《疑治》之作,窃访王念孙《读书杂志》之体例:先录有关《史记》之原文,次引三家注及烤证》之训释,本附案语以申述粗浅之己见。所治者重在语词,间或涉及语句。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