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具有拟雌激素、生殖内分泌毒性,因对鸟类及哺乳动物毒性较低,在农业及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类农药的大量使用对环境、水体及土壤造成污染,对免疫、心血管系统等多方面均能造成危害,从而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本文介绍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危害及治理对策,旨在提醒大家要合理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相似文献   

2.
唐建设  张敏  陆贻通 《科技通报》2007,23(6):835-841
拟除虫菊酯农药免疫分析方法是近年来发展的农药残留测定新技术,人工抗原的合成是该分析技术的关键。本文综述了拟除虫菊酯农药人工半抗原的合成进展、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的结合方法,并对半抗原合成及此类农药通用抗体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大米中20种农药(1 1种有机氯农药和9种拟除虫菊酯农药)的多残留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以30%丙酮的乙腈提取,以正已烷进行液液分配,提取液用弗罗里硅土柱净化,采用DB-1701毛细管柱分离,GC-ECD同时检测20种有机氯农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残留量.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有机氯农药为0.005mg/kg,菊酯类农药为0.02mg/kg.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大米中20种农药(1 1种有机氯农药和9种拟除虫菊酯农药)的多残留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以30%丙酮的乙腈提取,以正已烷进行液液分配,提取液用弗罗里硅土柱净化,采用DB-1701毛细管柱分离,GC-ECD同时检测20种有机氯农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残留量.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有机氯农药为0.005mg/kg,菊酯类农药为0.02mg/kg.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六堡茶产业的逐步壮大,对六堡茶的各项化学指标进行明确规定,进一步改进六堡茶的加工工艺,有利于加快六堡茶的标准化发展步伐,确保六堡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介绍了六堡茶的化学成分,贮存环境、贮存时间、发酵方式等对六堡茶化学成分的影响,以及六堡茶化学成分的功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六堡茶成分变化的机理研究、功能性和活性成分的分析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就彭州韭菜基地韭菜农残检测的前处理条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采用丙酮∶正己烷=1∶1作为溶剂,加入硫酸镁∶氯化钠=2∶1的混合试剂作为沉淀剂的前处理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农残检测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测定韭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残检测回收率为98.47%,说明实验方法准确度高;RSD≤4.27%,表明试验方法精密度高,可以满足韭菜中残留农药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六堡茶原产于苍梧县六堡、狮寨及周边地区,是广西历史名茶。近年来六堡茶有了较大发展,但是,目前六堡茶原料茶供应成了六堡茶发展的瓶颈。为了加快六堡茶产业的快速稳步健康发展,文章从六堡茶的品质、六堡茶的生产历史、传统六堡茶原料品种生化成份等方面分析,认为茶多酚及水浸出物含量高的中大叶型品种适制六堡茶,对如何加速六堡茶原料基地的发展,建立完善苗木繁殖和供应体系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信息》2014,(7):14-14
正2014年3月7日,国际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 INTERNATIONAL)将2014年度哈维·W·威利奖(Harvey W.Wiley Award)授予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庞国芳,以表彰他"对各种农产品中1000多种农药和兽药残留微量元素,研发色谱和质谱检测方法的卓越贡献"。庞国芳院士将在第128届AOAC国际年会暨博览会开幕式上接受该奖项——AOAC的最高科学荣誉奖,并将在2014年9月7-10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市举办的哈维·W·威利奖研讨会上发表获奖感言。庞国芳院士作为质检系统自身培养的科研楷模,在国际农药兽药残留分析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影响,他已是AOAC20多年的资深会员和AOAC方法研究的资深专家,先后担任AOAC副仲裁专家、项目研究导师,三次领导组织了有17个国家63个实验室参加的国际协同研究,建立了农产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残留气相色谱检测方法(AOACOfficialMethod998.01)和家禽组  相似文献   

9.
何梅珍 《大众科技》2013,(5):157-158,123
当前六堡茶需要较长的陈化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茶叶的质量水平,因此探究快速陈化新工艺对于提升六堡茶的质量有着较深远的意义。文章结合实验数据,分析六堡茶快速陈化新工艺对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苏淑梅 《大众科技》2013,(6):198-199
研究认为优越的天然环境是形成六堡茶品质的基础,优良的茶树品种是形成六堡茶品质的良好条件,特殊的加工工艺是形成六堡茶品质的关键。据此三个主要因素,开发人员设计和实现了六堡茶发酵罐与精制机械联装。六堡茶发酵罐的实现,实现了六堡茶精加工的标准化、自动化、程控化。  相似文献   

11.
农药对人类的危害已成为国际性焦点问题,氯氰菊酯系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主要杀虫剂,由于其性质稳定,在环境中可长期存在,给人类及环境带来严重危害。长期以来人们对氯氰菊酯产生的毒性不够重视,为了减小或避免氯氰菊酯对人类的危害,引起人们对氯氰菊酯毒性的认识,本文对氯氰菊酯的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免疫功能毒性,肝毒性及其它一些毒性进行综述,为人们在使用和研究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药材黄芪中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分析方法。方法:以丙酮提取样品,主要采用气相色谱仪、弹性石英毛细血管柱和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残留量检测。结果:在样品中检测的农药残留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测定黄芪中农药残留量。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利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分析茶叶中1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样品首先经二氯甲烷和正己烷的混合溶剂提取,然后经SPE小柱固相萃取净化,采用气相色谱测定。实验结构表明,11种有机磷农药均能在CP-sil8(15m0.53,1.5um)毛细管柱上得到很好的分离,符合农药残留量检测的要求。该方法具有称样量小、试剂用量少、操作简化的优点,为检测茶叶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朱艳萍 《科技通报》2019,35(3):52-56
针对当前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的精度较低,无法精确确定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影响食品质量检测效果且检测耗时较长的问题,提出一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实现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的方法,首先对实现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测定的抗原和抗体进行制备,保证所需抗原和抗体符合测定要求,对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的实现过程进行分析,确定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免疫吸附分析过程,并对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中有机农药农药残留的交叉反应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测定所需的溶剂以及实验仪器进行制备,确定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实现过程,从而实现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测定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且检测过程较为简单,为该课题向应用领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第八届全国发明展部分项目介绍溴氟菊酯溴氟菊酯是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是具有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全新农药,是我国获得专利的结构完全新型拟除虫菊酯品种,它是一种超高效、广谱、低残留的杀螨、杀虫剂.它的开发和应用,在我国农药创制上是一个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测定,提取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弗罗里硅土柱净化等手段对样品进行处理,结果显示5种中药材均有溴氰菊酯残留,运用此方法进行测定操作简单、快速。溴氰菊酯属于拟除虫菊脂类农药,在农作物及中药种植中广泛应用,它对光稳定,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也能稳定存在。它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谱广和残效期长的新型杀虫剂。长期使用由于残留期长,对人和畜有中等毒性。  相似文献   

17.
综述目前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样本前处理技术,研究分析了一些常用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和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法、生物传感等新的检测方法,对其中一些检测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简单介绍了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农药残留是现阶段我国农产品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大量的使用农药等化学药剂,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使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并且,由于我国的农产品农药的含量超标影响了产品的出口。因此,加强对农产品农药的检测是目前农产品市场主要面临的问题之一。本文就高效液相色谱在检测农产品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19.
夏青 《华夏星火》2013,(4):20-23
为了加强农药监管,推动落实低毒低残留农药补贴政策,农业部近日发布《2013年种植业工作要点》,明确指出要加强农药残留监控.要点指出,进一步加强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重点审评1500多项拟转化CAC标准草案和禁止或限制使用农药在相关农产品中的残留标准,制定一批农药合理使用规程;继续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农药残留监测,推动落实低毒低残留农药补贴政策,在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开展示范推广工作. 有分析人士指出,国家对低毒低残留农药补贴政策的落实以及加强农药残留监控措施的实施,将推动生物农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如何获得海量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数据并将其直观、实时地展现在地图上,是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农药残留分析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经过10多年的深入研究,在建立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Q-TOF/MS)485种和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525种农药精确质谱库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非靶向、高通量GC-Q-TOF/MS和LC-Q-TOF/MS联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可适用于1 200种残留农药检测。这使得农药残留检测效率得到了飞跃性的提高,为获得准确可靠的海量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奠定了基础。文章将海量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数据与互联网和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研究建立了农药残留可视化系统,该系统由两部分构成:(1)在线制图系统。与Web-GIS技术相结合,并应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创新性地以专题地图的形式,综合使用形象直观的地图、统计图表、报表等表达方式,多形式、多视角、多层次地呈现我国农药残留现状;(2)纸质地图。采用系统的思想集成表达了农药残留的空间分布、农药种类、农产品类型、残留量、毒性、超标情况等多种维度的信息。目前,农药残留可视化系统已经应用于2012—2015年采集于全国31省会/直辖市284县区638个采样点的22 278批水果和蔬菜样品的高分辨质谱农药残留筛查结果中。结果表明,基于三元融合技术构建的农药残留可视化系统,可以直观、实时展现海量农药残留数据,实现了农药残留结果的地图可视化,并将成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控的强有力的工具。这项研究将为"十三五"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实现"农药零增长"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技术和科学数据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