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闻世界》2008,(8):15-15
媒体历来被称为“奥运第二战场”,奥运报道是媒体的一次检阅,也是一次较量。作为第一次在中国举行的奥运会,2008年奥运会对国内媒体来说,无疑是一次实现飞跃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既是一次体育盛会,也是中国与世界零距离接触的机会。作为国家级外宣网站,中国网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充分发挥多语种、多媒体优势,全方位、立体化报道奥运,向世界介绍中国,树立中国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3.
奥运体育报道如何把握“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雅典奥运会圣火熄灭后。就标志着进入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周期。对于运动健儿来说。这是一个重塑辉煌的四年,对于中国媒体而言,这也是一个储备、培训人才的开始。由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百年奥运会史上第一次在中国北京召开,因此,对于中国媒体、特剐是对于北京媒体来讲。这是一个非常特殊而隆重的时刻。为了进一步搞好奥运会报道,北京晚报体育部与《新闻与写作》编辑部从本期开始共同推出“如何搞好奥运体育报道”栏目,敬请赐稿。  相似文献   

4.
2012年7月27日,伦敦奥运会将正式拉开帷幕。即将赴英的中国记者军团正摩拳擦掌,准备着为受众烹饪丰富的“奥运新闻大餐”。 本刊第六期“热点关注”栏目推出两篇奥运专题的文章《伦敦奥运会中国记者“作战攻略”》、《社交媒体奥运报道规则解析》,受到读者广泛好评。本期我们继续刊发奥运专题文章,侧重纸媒在奥运报道中的采编实践,特邀《新京报》体育新闻副主编艾国永等4位体育新闻工作者,为读者奉献《赛后5分钟,必须签版之“秘诀”》、《奥运报道如何借力志愿者》、《非奥组委认证记者如何创造采访机会》、《如何提高大赛的报道效率和走近大牌运动员》等四篇经验之谈。文章重点突出、实用性强,生动可读,希望能对同行报道奥运赛事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2012年7月27日,伦敦奥运会将正式拉开帷幕。即将赴英的中国记者军团正摩拳擦掌,准备着为受众烹饪丰富的“奥运新闻大餐”。 本刊第六期“热点关注”栏目推出两篇奥运专题的文章《伦敦奥运会中国记者“作战攻略”》、《社交媒体奥运报道规则解析》,受到读者广泛好评。本期我们继续刊发奥运专题文章,侧重纸媒在奥运报道中的采编实践,特邀《新京报》体育新闻副主编艾国永等4位体育新闻工作者,为读者奉献《赛后5分钟,必须签版之“秘诀”》、《奥运报道如何借力志愿者》、《非奥组委认证记者如何创造采访机会》、《如何提高大赛的报道效率和走近大牌运动员》等四篇经验之谈。文章重点突出、实用性强,生动可读,希望能对同行报道奥运赛事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奥运会四年一次,而中国做东道国是百年奥运史上第一次。“和平崛起”的中国将在2008年迎来热度最高的世界目光。无论对中国还是中国媒体而言,这都是全面展示实力、提升国际形象的机遇。在中国媒体摩拳擦掌积极筹备奥运报道之际。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与《新闻与写作》联合推出“备战奥运报道”专栏,其主旨在于从宏观到微观的不同角度探讨“一切为了人”的人文奥运传播理念。以期对2008奥运报道有所助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但敏  吴军 《新闻实践》2007,(9):27-28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算起,中国电视对现代奥运会的转播报道已历时二十多年。在二十多年的奥运报道中,中国电视经过不断学习、借鉴、探索、创新,逐渐成长为奥运报道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现代奥运会不可避免地对成长中的中国电视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现代奥运会促进电视报道方式的变革来分析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8.
举世瞩目的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16个日日夜夜,赛场上,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这个大舞台上展示技艺,挑战极限,超越自我,诠释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赛场外,近4万名中外记者齐聚北京,夜以继日辛勤工作捕捉一个个精彩瞬间、感人故事,将其传送到五洲大地,让受众感受到奥运会带来的快乐、光荣与梦想。这是一次无与伦比的盛会,这是一个令中国和世界难忘的盛典。奥运会给了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机会,也给了中国媒体人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规模宏大、事项复杂、新媒体平台第一次转播奥运实况带来更为激烈的竞争等等,面对中国传媒史上众多的第一次,各媒体充分利用地缘、人脉的优势,用尽浑身解数,拼优势、比特点、抢时间,将奥运报道做到各自水平的极致。奥运会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盘点奥运报道的收获与经验,对中国媒体未来的发展将有莫大的助益。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1998年11月25日北京市正式向中国奥委会递交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书,是揭开了中国新闻媒体报道北京申奥的序幕,那么,莫斯科当地时间2001年7月13日下午6时10分(北京时间晚10时10分),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上郑重宣布──北京赢得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后,我国的新闻媒介迎来了自己的“狂欢节”。北京申奥的成功,既是北京人的骄傲,又是中国人的自豪,也是中国新闻媒体的大喜事。各大媒体一改前期报道的矜持、含蓄、冷静与理性,显得热力四射,充分发挥出…  相似文献   

10.
迎接奥运挑战——第三届全国体育新闻传播学术会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娜  陈国强 《新闻记者》2007,(10):30-31
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新闻传播分会主办、首都体育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全国体育新闻传播学术会议2007年7月29~30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是北京奥运会前最后一次体育新闻传播学术会议,因此主题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新闻传播",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体育传播研究者、实践者,就奥运报道的观念准备与报道策划、奥运传播效果研究、奥运会的电视报道,以及中国体育新闻实践和理论的多方面问题,交流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由于相对远离意识形态,体育新闻报道在中国新闻界受到的约束最少,也是中国的新闻报道中最具有市场化色彩的领域。基于此,体育记也就成为目前中国记当中人数最多而且也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现在,凡是世界上影响比较大的赛事,就都少不了中国体育记的身影。而在国内,仅向中国足协提出申请采访国内足球联赛的体育记,每年都有万人之众。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中国的体育新闻报道势必又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不少体育记从现在开始就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我们自己国家举行的奥运会上有一番大的作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正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所言:“没有哪一届奥运会像北京奥运会这样有如此大规模的互联网等信息网络的广泛参与。”网络媒体在奥运报道中所表现出的三大创新模式也很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王二龙 《新闻前哨》2005,(2):100-101
2004年雅典奥运会报道对国内媒体是次大考,更是北京奥运会报道的一次预演。从本次国内媒体雅典报道的成效上看,提升媒体奥运报道的关键,在于提高媒体的专业性报道质量,而聘用昔日奥运冠军做记或主持人的方法,则是提高奥运报道质量的一种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蔡万麟 《中国广播》2007,(10):10-11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为中国唯一奥运广播报道权持权转播商、中国体育记者协会副主席单位和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体育记者协作会会长单位,对奥运报道高度重视,制定了从2005年1月至2008年奥运会结束期间的计划,跨度为3年零10个月。  相似文献   

15.
刚刚结束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在很多方面成为了载入史册的“第一次“,不仅是中华民族百年奥运梦想的辉煌绽放,也是一次难得的媒体盛宴,更是网络及新媒体全面介入奥运报道的首次尝试。那么,对于报纸,尤其是在午后才  相似文献   

16.
全方位多组合新元素 伦敦奥运报道吹响“集结号” 随着英国著名足球运动员贝克汉姆点燃标有“伦敦2012”字样的圣火盆,这也预示着伦敦奥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中国新闻媒体做了哪些准备?“全”面出击,利用权威优势地位,在伦敦奥运会报道上,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这种代表国家传媒形象的机构将承担起主要的报道任务。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完美落幕,回首《开封日报》的奥运报道,从一年多前开设《奥运来了》栏目,到2007年8月8日“奥运倒计时一周年”精美特刊,从每周一个“奥运前奏”专版到奥运会期间每天至少4个版面的气势非凡的奥运特刊,一路走来,犹如奥运赛场,《开封日报》奥运报道也是亮点纷呈、精彩频现。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临近,各地新闻媒体加大了对奥运筹办报道的力度,怎样报道奥运,使自己在这场“新闻混战”中博得先机,是包括报纸、广电及新生代网络在内的各种、各家媒体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要想在奥运报道中占得先机,报道的语言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叶志明 《新闻记者》2005,(12):23-23
叶志明(体育部副主任):本报十运会报道主题清晰——“在文化的高度看体育、从奥运的高度看伞运”。一方面以北京奥运会的视角观察我国竞技体育实力和竞赛组织水平,另一方面在新闻竞争上立足锻炼队伍、培养年轻记者。《十运会特刊》以“试锋”为大标题,寓意双关,匠心独具。  相似文献   

20.
巨克梅 《新闻前哨》2008,(12):51-52
奥运新闻大战冲击着人们的心灵.带来了新闻传播的深刻变革。在这场新闻比拼中,《三峡日报》策划实施的“市民记者写奥运”通过借助社会力量,以其独特的视角、独特的风格、独特的运作模式在北京奥运会报道中胜出.成为奥运之年新闻界的一道靓丽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