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法语、西班牙语、荷兰语等对美国英语的渗透,是贯穿在殖民征服过程中的,德语则与此不同,它通过德国移民的力量大量渗入美国英语.早在1683年,就有大量德国西南部的移民开始在宾夕法尼亚州定居下来,到1775年,人数已达九万,成为美国外侨人数中最多的一支.上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八十年代至本世纪初又掀起了两次德国移民高潮,其中1880—1890年间的十年里在美国定居的德国人就达一百五十多万.他们“极爱保持自己的语言和风俗习惯”,有自己的学校,各种教会和联谊会组织.直到1917年,美国中西部的所有大城市都活跃着德文版报纸.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配额制的影响,移民规模大大缩减,今天德国移民仍然是美国土地上最大的非英语民族之一.  相似文献   

2.
1845年,有两个从德国移民美国的兄弟,来到纽约谋生。这弟兄俩觉得生活很艰难,就商量怎么样能够活下去。作为外来的移民,哥哥原来还有一技之长,在德国的时候,他做泡菜做得很好。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有大量的欧洲移民进入美国社会,其中以爱尔兰移民和德国移民的数量最大,绝大多数是天主教教徒。当时美国的新教徒占据绝对的主流,他们对代表欧洲旧势力的天主教持抵抗态度,加之移民本身的复杂性,使得这一时期天主教在美国的发展举步维艰。19世纪的美国天主教是在克服外来的反天主教势力和解决内部冲突的过程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说起移民,人们立即想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却不会想到德国。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德国不是移民国家,外国人加入德国籍是很难的事情。现在,历经多年的反复辩论,修改后的德国移民法终于在2005年1月1日开始生效,相信随着这部新  相似文献   

5.
德国移民教育策略对我国城市新移民职业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一直以来是世界移民的目的地,除了因为德国经济发达,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量大之外,更因为其推行的移民政策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多个方面都能促进移民融入德国.文章从德国对移民的教育策略出发,分析德国移民种类和德国移民教育就业情况,以此深入探讨我国城市新移民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德国教育策略对我国城市新移民职业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从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初,成千上万的移民去到美国,住在纽约市。最早的移民来自爱尔兰和德国,然后则是来自意大利、东欧、中国以及其它地方。由于大部分的移民到达美国时都很穷,因此经常会住在曼哈顿下东区,这里被称为“出租楼”的公寓很拥挤,租金很便宜。  相似文献   

7.
在踏上德国国土之前,一直有个疑问萦绕心间: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这究竟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8.
德国有1/5人口具有移民背景,移民教育对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德国移民教育在顶层设计上的努力与创新发现,在文化多元的教育背景下,德国移民教育的顶层设计保障了移民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了移民的融合。德国移民教育顶层设计的突出特点是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形成三级责任体系,并在总体规划下按需设定各自目标;各学段在制订教育政策和方针时,把移民学生需要纳入其中;把语言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强调其知识与价值观双重作用;引入社会支持系统,鼓励父母参与移民融合教育,设立家长培育课程,使家长自身得到提升并更好支持子女的学业。德国在移民教育上的顶层设计使德国移民教育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为我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民族教育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9.
隐藏的财富     
我曾看过一本书,叫做《隐藏的财富》,里面讲了一个美国人的故事:有两个从德国移民美国的兄弟,1845年,来到纽约谋生。这兄弟俩觉得生活很艰难,就商量怎么样能够活下去。作为外来的移民,哥哥原来还有一技之长,在德国的时候,他做泡菜做得很好。弟弟太年轻,什么都不会。哥哥说,我们外乡人在纽约这么一个都市,太难生存了。我去加利福尼亚吧,我可以种菜,继续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的反映通过文学作品实现。德国土耳其裔作家在移民大背景下创作的跨文化文学作品不仅成为德国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且德国土耳其裔作家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认同能够极有成效的推动外国人与德国人相互融合。本文首先对德国土耳其移民背景进行概述,然后以德国移民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土耳其移民文学作品为视角,通过分析两位作家的两部作品,探讨土耳其移民德国出现的种种文化差异和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月1日,德国历史上的首部《移民法》开始生效,这标志着德国已成为一个移民国度。然而,德国的移民门槛等问题一直争议不断。该国移民政策到底如何?本刊记者就此邀请德中信(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秋实先生为读者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汉堡包不仅畅销全美,而且是风靡全球的方便食品。然而,汉堡包不是美国人发明的。这种食品最早产自德国西北部的海港城市汉堡(Hamburg)原先叫Hamburgsteak(汉堡牛排)。19世纪,大批德国移民开始涌入美国并在那里定居,当时从德国来的移民把Hamburg steak带到美国,并在美国传播开来。后来人们像做三明治那样把碎牛肉加上洋葱末夹进圆面包里食用,同时将原来的词Hamburg steak去掉steak,把Hamburg的大写字母H改成小写h,加上后缀-er就成了今天“汉堡包”的单词(hamburger)。hamburger成为畅销方便食品后,别出心裁的商人将hamburger说成是ham(火…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年代中期,纳粹势力像野火一样随着德国移民进入了美国,大约十万人加入纳粹组织。在政府万分头痛的时刻,美国黑帮与政府结成统一战线,以黑帮的方式给予纳粹势力迎头痛击。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德国柏林地方法院审理了一起不寻常的教育纠纷。有3位移民学生的父母将柏林一所文理中学告上法庭,说学校歧视他们的孩子,将孩子分至移民学生占63%的班级,致使孩子考试不及格。柏林法院认为证据不足,驳回了这一指控。德国《柏林报》在报道这一事件时,选用了一个十分醒目的标题"移民控诉德国移民太多",这一标题引起强烈的反响。据统计,德国具有移民背景的人口达1634万,占全德人口的20%。在1到15岁的人口中,具有移民背景的人口  相似文献   

15.
出国留学、移民,少不了以车代步。在国外考个驾照,就成了必须过的一道门槛。本文简要介绍英国、德国、荷兰、日本、美国,申请和考试取得驾照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经济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全球化经济,哪个国家能够拥有科技优势,有杰出的人才,哪个国家就能够在国际上呼风唤雨,尽得先机。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临近,我们将面临国际科技界和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更加直接的竞争和挑战。美国为了缓解人才的供需矛盾,利用其经济和科技优势,进一步放宽国外科技人员移民美国的限制,将每年移民11.5万人增至19.5万人,从各国吸引高科技人才。德国最近公布一项8200万美元的计划,用以培养和支持德国年轻的科技人才,并通过洪堡基金和学术交流项目鼓励世界顶尖级的科学家到德国访问,阻…  相似文献   

17.
战后三次大规模的移民迁入浪潮,不仅使联邦德国出现了严重的移民融入问题,也滋生了少数德国人的狭隘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倾向。为了应对移民所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德国逐渐形成了文化多元主义价值观,即要求保护移民文化的多样性,又强调构建以《基本法》为核心的社会共同价值标准。以文化多元主义价值观为基础,德国发展出针对移民社会的"存异求同"教育理念与政策,一方面承认当今德国多元文化并存的事实,教育学会尊重、包容异文化,学会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谐相处,保护移民非主流文化和社会文化多样性;另一方面又引导学生认同一种社会共同价值观,倡导融入主流文化,实现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移民社会的教育理念与政策从入学要求、课程设置与标准、毕业资格考试、师资培养等方面对德国传统的学校教育构成了冲击。以"一体多元、存异求同"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有利于德国构建文化多元性和谐社会的历史经验,给我们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以来,德国移民女作家频频问鼎各类文学奖项,在德国以及世界文坛广受瞩目,成为德国文坛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基于此,逐一介绍目前德国重要的移民女作家及其创作,评价她们的文学表现,探讨她们群体性崛起的原因,并指出女性写作在全球化进程和多元化社会中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9.
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幼儿园是由德国移民玛格雷特·迈耶·舒尔茨(M argarethe M eyer Schurz)于1856年在威斯康星州的沃特敦(W atertow n)开办的。玛格雷特出生于1833年德国汉堡的一个经济富有、政治信仰自由的犹太人家庭,她从小就被鼓励去追求科学与教育。宽松的家庭环境和对文化  相似文献   

20.
汉堡包(hamburger)这个名字起源于德国西北部城市汉堡(Hamburg),今日的汉堡是德国最为繁忙的港口。19世纪中叶,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喜欢把牛排捣碎做成一定形状再吃,这种吃法被当时的大量德国移民带到了美洲。1836年,一道以"汉堡牛排"(Hamburg steak)命名的菜出现在美国人的菜单上。从一本1902年的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