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口语交际中,人们出于"礼貌原则"常常运用一些不含否定词,但是具有否定意义的表达形式隐含地表达否定意义,我们称其为隐含否定。这类隐含否定,通常位于应答句的句首,反映了讲话人客观或非客观、明确或非明确的取向性否定判断或禁止;具有情态否定或评述情态人际功能;其部分形式呈现出语法化趋势,具有语篇衔接功能。从表达形式上看,可以归纳为语气和语调、副词、固化结构和句法格式四种形式。根据韩礼德的人际功能理论对这四类形式否定意义进行人际意义上的探究,我们发现各个形式具有不同人际意义,语气和语调、副词类侧重于情态否定;句法格式侧重于评述性否定;而固化结构根据与语气结合的不同状况表达了不同的人际否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严斌 《现代语文》2009,(12):87-89
本文主要考察了湖北省红安方言否定差比句的基本形式和语义、语用的特点。根据现有的调查材料,对红安方言否定差比句的基本格式进行了描写,同时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初步分析其句法特点,包括各种形式否定差比句的使用条件和语用价值等等。  相似文献   

3.
隐性语用否定是汉语交际活动中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它是指表面上不具备否定的形式,只有凭借语境、特定语气、特定的句法格式等手段通过分析才能得出否定的隐含意义。汉语交际中的隐性语用否定方式种类繁多。使用隐性语用否定,是礼貌的需要,是自我保护的需要,是得体的需要。研究这种言语现象,对于指导人们的言语交际实践、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反问的回应类型与否定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回应性对反问否定意义的制约规律。回应性是反问最重要的语用特征之一。回应对象的性质,回应的角度、直接度和句法特征决定了反问否定意义类型。在回应与引发的交互作用下,反问形成知、行、言三个否定域,道义情态和认识情态两类否定以及特定的否定焦点。  相似文献   

5.
语用否定是居于得体修辞下追求话语得体性表达的意义建构策略。文章拟从语用主体的角度,把说话主体分为附和者、发话者、应答者三种类型,并借助逻辑推理方法及互动的语用修辞理念对语用主体语用否定的话语生成和话语推理机理作一定程度的探视。  相似文献   

6.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现,留学生尚未很好地掌握普通话中表达意愿的否定形式.通过对大约二百万字现代汉语普通话语料进行统计,从语义、句法、语用等方面分析,对比了表达意愿的否定形式的异同,从表达论的角度说明了几种否定形式的使用条件,初步建立起普通话中表达否定性意愿的范畴.  相似文献   

7.
正反问反问句是一种借用正反问形式表示反问的特殊的反问句,其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同时在句中存在,倾向性难以在句式中表现出来,但又不能不表现其倾向性。经过考察,这种反问句的形成以及其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倾向由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从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利奇的礼貌原则,到列文森的信息、方式、量原则,再到Sperber&Wilson的相关原则,以及认知语用推理,探讨了含义产生的语用推理过程.通过各家各派对含义的解释,认为含义的语用推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语义、语法、语篇、语用、认知心理学、社会语言学、言语行为理论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9.
张维 《考试周刊》2011,(57):93-95
元语言否定是一种特殊的否定现象.而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对前语的适宜性进行否定.而不是像普通否定那样对命题的真值进行否定。元语言否定可以分为五类.如否定会话含义、否定预设、否定社会文化内涵、否定焦点和视点、否定语言形式即语音或语法上的适宜性。本文主要对否定会话含义和否定预设进行了分析.并对元语言否定的推理解读过程、特征及语用效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研究否定词not是有必要的。依据其句法位置不同,其否定功能可分为全句否定和部分否定;not的否定范围一般是从否定词到句末,但在有些否定句中存在否定的歧义性,这时可从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加以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