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深入和普及,我们普遍认识到“手脑并用”的重要性。但在平时的教育生活中,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怎样发挥幼儿“手脑并用”的作用,发挥人的个体价值,缺乏足够认识。于是,我在学习了有关陶行知理论后,尝试着以“手脑并用”理论为抓手,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培养发展其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
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以生活为教育内容,行动、知识、创造为哲学基础,“手脑双全”为目的,强调启发、自动、自助、自导、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表现出实践性,大众性、民主性的特征。这一思想反映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改革现行教育制度,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创造教育思想在旅游职高实训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乐安 《职教论坛》2005,(33):45-47
运用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指导旅游职高专业实训,以生活为教育内容,以行动、知识、创造为哲学基础,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培养优秀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旅游创造性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运用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指导旅游职高专业实训,以生活为教育内容,以行动、知识、创造为哲学基础,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培养优秀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旅游创造性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5.
1933年3月。陶行知在题为《创造的教育》的讲演中明确提出: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当然这里的手脑双全不是停留在生理意义上的健康和健全,而更重要的是会创造的双手和会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大脑。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的开拓之一。陶氏依据其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教育的天职是要发现、启迪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教育必须为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争取“六大解放”;“手脑双挥”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完成等关于创造教育的基本思想,对促进当前的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内容,提出了“六大解放”、“三个需要”和“一个条件”,强调教学做合一。同时采用启发、主动、手脑并用的原则和方法实施创造教育。回顾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初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仍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其中的创造教育思想尤为重要。他根据当时旧中国的教育实际,在批判传统教育的同时,也不盲目“崇洋”,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教育思想,并对传统教育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他的创造教育首先是行动的教育;是手脑并用的教育;是生活的教育;是教学做合一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创者。他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内容,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和“一个条件”来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强调发展学生的智育和能力,同时采用启发、自动、手脑并用等方法实施创造教育。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在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崇尚创造精神,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创造教育思想。他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内容。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和"一个条件"来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强调发展学生的智育和能力;同时采用启发、自动、手脑并用等方法实施创造教育。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学劳技课要抓住手脑并用、四育协同的特点,尊重学生意愿,引导 学生学会自主管理,生动活泼地体险成功的创造教育,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创者.他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和"一个条件"来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同时采用启发、自动、手脑并用等方法实施创造教育.这种思想既具有中国特色,又与教育理论发展的新趋势相吻合.回顾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创造教育是塑造新世纪适应知识经济性人才的必由之路,实践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是启动应试教育向素教育转变的有效杠杆,创造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手脑双挥”;创造教育内容的核心是开设创造性活动,创造教育方法与途径的关键是创造性教学;创造教育环境是和谐、宽松、民主。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的开拓者之一。陶氏依据其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教育者的天职是要发现、启迪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教育者必须为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争取“六大解放”;“手脑双挥”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完成等关于创造教育的基本思想,对促进当前的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践及近十年中德合作的研究发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当前的新课程理念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让学生真正做到"手脑并用",劳动与技术课有着独特的优势,课堂教学中践行陶行知思想,让创造之花永远绽放。  相似文献   

16.
做好实践教学工作,培养“手脑并用”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育目的和内容来看,“手脑并用”的理念倡导和要求职业教育注重实用、注重技能。从教学原则来看,“手脑并用”的理念倡导和要求职业教育手脑联动、做学融通,“手脑并用”作为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一条基本原则,它倡导和要求的是做学合一、知行统一、智能并重。  相似文献   

17.
在陶行知的理论体系中,创造教育就是把"行"与"知"、"手"与"脑"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这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手和脑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教师不仅要更新观念,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优势,创设民主宽松的教育环境,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机会积极参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8.
初中英语教学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为主旨,让他们广泛参与,实施创造教育,是《英语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孩子解放出来,达到眼、口、手、脑并用,把学生自己的时间还给他们,给他们充分的想象空间,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拓者。针对旧中国教育脱离实际的严重弊端,他提出旨在造就创造型人才,培养创新精神的创造教育思想。这个思想主要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为教育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力图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一大条件”来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同时采取启发、自动、手脑并用等方法实施创造教育。这是一种既具有中国特征,又反映现代教育理论发展趋势的新的教育理论。它不仅为中国教育理论宝库作出了独特贡献,而且对于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化学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要创造,非你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手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