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于淼  周建琳 《中国新闻周刊》2007,(34):I0016-I0017
建筑大师贝聿铭说过,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历史和文化,就如同一个人没有记忆,只剩下一个空空的躯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声音     
《网络传播》2007,(1):15
“如果你选择一个个人为年度人物,你必须得给出他是如何影响数百万人生活的理由。但是如果你选择数百万人为年度人物,你就用不着给出理由了。”  相似文献   

3.
工资待遇与工作态度郭东斌记得犹太教法典里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人对你说:‘我工作了,但毫无结果。’你不要相信。如果一个人说:‘我还没干,就获得了成就。’你也不要相信。如果一个人说:‘我工作过了,也有所收获。’你可以相信。”第一种人认为工作不会有收获...  相似文献   

4.
《声屏世界》2006,(10):40-40
我是一个喜欢用颜色描绘心情的人,就像我在节目中经常说,你今天的心情是什么颜色呢?如果忧伤就是淡蓝色,如果充满希望就是绿色,如果充满激情就是红色!  相似文献   

5.
《声屏世界》2007,(10):11-11
有条鲨鱼在海上游,突然看见一个驾着帆板的冲浪运动员,鲨鱼被感动得口水直流,激动地说:“招待得太周到了,不仅有早餐,还有盘子和餐巾呢。”笑话之所以逗人笑,就是因为它包含着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包袱。我们应该从中受到启示:新闻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同凡响,总能给人出乎意料的东西。看新闻和看电影是一个道理,如果刚开个头,就知道故事的结尾,那还有什么意思呀!  相似文献   

6.
从当代文化的发展看,任何一个民族,如果不积极地吸收异域文化,它就不可能有文化的突破和飞跃;而从当代知识结构来看,任何一个人,如果不积极地吸取异域的文学遗产,他就无法弄懂艺术为何物。就无法成功地进行艺术创造和欣赏,从审美的、艺术的角度说,他也就算不上一个当代人。  相似文献   

7.
做好事     
古,作为一个计量单位,一般是量长度的,但如果要量道德了,那就可以做重量单位使用了。人若重重地叹一口气:哎,人心不古啊!这就等于说,这人的良心不值几斤了!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中一直存在这么一种人,他们把自由、超越和创造看得比别的价值要高,他们也天生有某种回避常规、回避主流大多数人的趋向。他们是城市多样化的结果,也是城市多样化的动力,因为如果一个城市人们不去追求多样性,这个城市就没有动力和活力可言。  相似文献   

9.
张红生 《视听界》2006,(1):144-145
现在电视和电视从业人员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时代背景尊重个体、张扬个性。如果无视这一时代背景。电视和电视从业人员就无去找到发展方向。如果不顺应这种社会发展的潮流,就无法满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的精神需求。就会被排斥在社会发展的潮流之外。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综艺频道在最近的两年时间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刘茹岚 《新闻窗》2011,(5):107-108
在这个全民搜索,赏金猎人无处不在,现实与网络相互交织的世界中,有句话叫做"如果你爱一个人,那就把他放到人肉搜索引擎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一个人,那就把他发放到人肉搜索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  相似文献   

11.
如果人们要将一种动物带人人的生活空间,就必须给它们相应的福利保障,这不仅仅是彰显人类对动物的大爱.更重要的是,它最终会影响到人们在一个城市中的安全指数和幸福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侃洋人     
冯骥才  小田 《出版参考》2005,(10):15-15
魅力 在美国,幽默感往往是一个官员是否有魅力的标准之一。人说笑话时,心里保持最松驰状态。学者在讲坛,官员在会场,如果能妙语如珠,引得人捧腹大笑不已,必定是气度和智能非同寻常。如果一本正经念讲稿,脸上肌肉抽筋般地僵硬,听者听得厌烦就离席而去,决不肯硬坐在那里打瞌睡,或心猿意马,思维跑到千里之外。他们不勉强别人,更不勉强自己。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1995,(4)
对外新闻的“重头戏”人物和人物剖析(上)刘荣庆“新闻的骨骼是事实,但人是它的精髓.人赋于新闻以生命、温暖和意义.同时人也决定它的方向和命运.”(美贺亨柏《新闻实务与原则》)如果一家报刊不能使人发生兴趣,不为民众服务,它就难以免续生存下去。一个对外记者...  相似文献   

14.
新闻写作是很容易流于卡占燥乏味的。如果主体是一件颇不同寻常的事件的话,也许只要做到把五个W叙述清楚就可以了,但如果要写的对象是一个人呢?仅仅是把这个人的一些事迹做堆砌式的叙述吗?那这篇文章一定不会是篇成功的新闻报道,读者看完后也许只会觉得味同嚼蜡。  相似文献   

15.
对一个人来说,适当的修饰仪表是文明和个性的体现,对一张报纸来说,版面的细节和创意代表着报人的诚心和品位。如果一个人面目姣好服饰得体,就会得到认同和倾慕,如果一张报纸内容充实形式悦目,它得到的将是读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对于网络时代的道德,人们究竟应当如何注解,其实并无定论,或者说,人们非要找出一个客观的道德标准,大约是白费力气。而如果一个人非要把自己的道德观套在他人头上品评是非,恐怕就变成一件坏事了。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周刊》2001,(30):68-68
“我无意于批评和否定钱钟书本人……但如果把他捧得过高,无视他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国学人所具有的欠缺.甚至把他的欠缺当作优点来赞扬,那就大错特错了。”  相似文献   

18.
新闻标题是一则新闻的“眼”,一个生动的新闻标题能够迅速引起读的注意,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在信息高速传播、信息海量生产的时代,新闻标题的好坏甚至可以决定一则新闻的价值能否得到实现,如果标题平淡无奇,就很容易被读一带而过,随手就把这份报纸扔在了一个角落。新闻标题要准确、鲜明、生动,力求简洁鲜明,出神人化,言有尽而意无穷。  相似文献   

19.
电子计算机自问世以来,以其日新月异的惊人速度迅猛发展,冲击和改变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计算机的时代、信息的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缺乏计算机技术的理论和应用必将被世界历史潮流所淘汰。作为一个现代人,如果对计算机技术感到陌生和茫然,很可能对其事业...  相似文献   

20.
朱丹 《大观周刊》2006,(18):I0044-I0045
这是一个和平年代,可对于杨艾军来说却是处处潜藏着“战机”,如果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杨艾军会是一员决胜千里威镇四方的猛将;如果生活在开元盛世,他会是上思国运下谋民业的良臣;如果有武侠江湖,他一定云游其间,随时想着将替天行道……在我们这个和平年代,在无限广阔的天地间,女人温柔很容易就能捧杀一个新好男人,而真正能成就一个男人的惟有顺应时代的洪流,跟随历史的滚滚车轮,做一个相对意义上的成功人士。 杨艾军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安份,他选择了在享乐的年代做一个思想者,在平淡的生活中做一个挑战者,在安逸的空气中做一个打更人,一个在和平年代唱“红脸”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