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情绪体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每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实现认知过程的"情感化",通过以境解情、以美启情、以褒激情、以情升情,使学生的情感在数学课堂上得到飞扬,焕发出数学课堂教学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学需要升级,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教师也要积极深入体验课文情感,积极把课文中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在教学中创设"以情激情"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江金瑶 《科教文汇》2013,(6):152-152,166
教育是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并能够以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世界。学生“德”的培养,离不开积极、美好情感的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健康心态、健全人格的培育,更离不开情感教育。在生物科教学活动中,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外,还要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生活、了解世界、分清是非美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潜能生”是指在学业、心理、纪律等方面发展滞后的学生。本文提出了以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老师为主转化潜能生的教育模式,即“双导师”教育模式,对潜能生的转化工作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更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政治课要想升华学生的情感,老师必须以情激情,必须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做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工作。  相似文献   

6.
戴亚萍 《科教文汇》2007,(10Z):15-15
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是沟通与合作,班主任的本质就是与学生的沟通,是与学生的合作,是与学生的交往;21世纪的班主任应该打破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班级管理常规,做一名“以人为本”、“以生为友”的素质教育者。  相似文献   

7.
娄玉萍 《科教文汇》2009,(18):20-20
自从参加工作后,我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在这几年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班主任不但要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同时也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在高中这个特殊时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能感受到老师浓浓的爱,学生才会相信老师,愿意配合班主任的教育。“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心中有爱,让学生沐浴在爱的春风下,班主任的工作才有成效。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在日常的工作中时时播撒爱的种子,并让它生根发芽,这是一个优秀班主任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环境,它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产生着广泛深刻的影响。构建良好的班集体,无疑是要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制造一种小气候,使班级成为既能利用大气候中有利因素,又能排除其“糟粕”,使之能够产生“温室效应”,形成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氛围,促使学生健康成长。而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做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也必须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让自己在“以情制班”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9.
黄燕 《科教文汇》2007,(7S):43-43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环境,它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产生着广泛深刻的影响。构建良好的班集体,无疑是要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制造一种小气候,使班级成为既能利用大气候中有利因素,又能排除其“糟粕”,使之能够产生“温室效应”,形成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氛围,促使学生健康成长。而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做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也必须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让自己在“以情制班”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0.
宋亚杰 《科教文汇》2009,(34):92-93
本文通过一节课堂案例的引入,指出教师共情能力在师生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介绍共情的涵义,进一步提出通过“爱学生”、“摆脱自我中心”、“培养对学生需要和情感的敏感度”、“用心倾听”等方法来提高教师的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11.
德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玲 《科教文汇》2009,(17):199-199
历史是一部教科书,“以史为鉴”可以通古今之变,“以史为鉴”可以知社会之兴替。让我们永远记住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的一句话:“教育要培育一代人的精神,必须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德育工作不仅仅是政治老师、班主任的事.而是每一个育人工作者的义务与天职。  相似文献   

12.
李玉鸿 《今日科苑》2010,(2):202-202
音乐教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那就是把音乐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和学生的情感世界联系起来,用音乐的泉水浇灌学生情感的心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在整个高中音乐教学中要紧紧围绕一个“情”字,把学生引入一个“情”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情”。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让学生体会到音乐是亲切的、可爱的、温馨的,用音乐这清润甘甜的泉水,去催生学生的情感之花!  相似文献   

13.
杨忠春 《科教文汇》2014,(9):169-170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情智都能得到发展的人。当下教育中,重“智”轻“情”或重“情”轻“智”都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进行情智教育,使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和谐统一。就化学教育中的情智教育,在教学策略上,从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融洽师生关系、挖掘展示学科特点、注重教法手段多元、善于创造实践契机等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是班级中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更是高职生合格人才培养的一线工作者,那么如何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形势的合格的高职人才呢?就高职生能力培养作一些探索,主要是介绍“以能力为目标,以任务为载体”的高职生班主任管理模式,通过不同的任务达到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希望能与广大高职生班主任、老师进行交流和学习。  相似文献   

15.
郑江华  刘翠 《科教文汇》2011,(19):19-20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学生工作的一根红线,贯穿于学生工作的始终。学生军训工作作为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充分发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导作用,充分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军事知识学习与军事训练的有机结合,综合调动学生"知、情、意"三个方面的认知体验,从而构建一个立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学生工作的一根红线,贯穿于学生工作的始终。学生军训工作作为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充分发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导作用,充分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军事知识学习与军事训练的有机结合,综合调动学生知、情、意三个方面的认知体验,从而构建一个立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大学语文课肩负着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和塑造大学生高尚人文精神的巨大使命,语文教学实践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重大作用。大学语文教师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利用教材、课堂,以及学生活动,在实践教学中做好对知、情、意的把握,以达到对大学生智力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李军 《科教文汇》2013,(9):145+14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对你教的学科感兴趣,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你,让学生爱上你所教的学科,这种爱的情感是学生肯学的驱动力。在情感教育的作用下,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达到以情促学、以趣激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工作充满挑战性,而班主任要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在强调学生学习的前提下,还应注重情感教育,本文根据作者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变玲 《科教文汇》2009,(28):68-68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在班级这个微型的社会体系中,班主任充当着“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如果作为班主任无论大事小情都要亲自去解决、去处理,那么班主任就会琐事缠身,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哪有精力去转化后进生,去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让他们自主管理,而班主任起一个指导的作用,这样班主任就有时间来丰富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