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基督教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研究是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歌颂友谊和爱情的同时也以文学的形式对圣经和基督教作了自己的诠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以爱、友谊、时间为重点,将基督教精神与诗中的人道主义融合在一起,才使他的十四行诗有久远的魅力。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与基督教和圣经的研究是国内莎学研究中的空白,深入地探讨有助于更深刻地解读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相似文献   

2.
曹明伦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全集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莎士比亚最优秀的诗歌作品是他一生所写的十四行诗,共计154首(出版于1609年)。密尔斯在《智慧女神的女管家》(PalladisTamia,1598年出版)一书里曾提到莎士比亚的“甜蜜的十四行诗流传在他亲密的朋友之间”(“hissugaredSonnetsamonghisprivatefriends”)。关于莎翁十四行诗写作的年代,尚无定论。有些评论家认为写于1594-1596年之间。另一派意见是大部分写于1598-1603年之间。还有人认为写于莎翁创作的各时期。笔者倾向于第二种说法。莎翁十四行诗体(又称英国十四行诗作)不同于传统的意大利十四行诗体(又称被特拉克[Petrarc…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研究是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歌颂友谊和爱情的同时,也以文学的形式对《圣经》和基督教作出了自己的诠释。目前国内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与基督教和《圣经》的研究是还相当欠缺,本文拟从十四行诗的创作内容和艺术形式两大方面,以《圣经》文化为视角来解读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相似文献   

4.
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作品,被推崇为西方戏剧艺术的瑰宝,是重要的世界化遗产。本概述了莎剧的世界性的地位与电影艺术的不解之缘,及莎翁电影在不同年代的发展变化,以及不同风格的导演是如何对莎剧主题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第七十三首十四行诗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秋芬 《文教资料》2008,(27):19-20
莎士比亚的第七十三首十四行诗是他作品中被编选次数最多的一首.该诗充分展示了莎氏十四行诗的特点,诸如五部抑扬格,完美的十四行诗的韵律;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该诗在画面的跳跃与更替中展示了他对于生命的热爱和赞美、对人生全貌明镜般的揭示、以及对于人世间一切悲喜的概括.作品虽然创作时间很是久远,但其现实意义之强,仍使得作品可以横跨时空,恒久流传.莎翁也因此被研究莎学的专家、学者誉为"跨越时空的作家".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时间意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莎士比亚的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中,鲜明的意象层出不穷,其中以"时间"意象最为突出。在莎翁笔下,时间是"暴君("tyrant),是"傻瓜("fool)。尽管时间具有客观的不可违背性,莎士比亚还是提出了用他的艺术之美来与时间相抗衡。通过对其十四行诗中的意象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相似文献   

7.
英国大作家莎士比亚一生共写了37部剧本,这些剧本不仅在当时震撼了英国舞台,也在后来震撼了世界。莎士比亚的朋友本·琼生当时就预见到,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三个多世纪过去了,莎士比亚研究仍然经久不衰,且已成为专门的学问——莎学。时至今日,全世界仍有难以计数的莎学专家,惊异於莎翁无与伦比的天才、陶醉於莎剧难以言喻的魅力,纷纷从哲学、心理、伦理、美学,语言等多种角度加以精细入微的分折研究,真可谓“说不尽的莎士比亚”(歌德语)。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前十七首是以规劝青年友人结婚生子为主题的。在劝婚诗中,莎翁展现了极高的劝说艺术,诗人把不同的载体与结婚生子联系起来,来达到"劝"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莎翁的第116首十四行诗表达了至死不渝的主题,以独特的方式定义着"真爱"。莎士比亚认为爱情是欢愉浪漫的,世人应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此外,莎士比亚还引证了"爱"的真谛——拥有的要"珍惜"。  相似文献   

10.
<正> 学术界有人认为:“从艺术的角度看,大体可以说,莎翁剧作是西方的戏曲,中国戏曲是东方的莎剧。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与我国宋元以来的传统戏曲是一对天各一方的孪生姊妹。”根据这个观点,莎士比亚的早期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可说是英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