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自由选择     
张琦 《全国新书目》2008,(18):22-22
作为一名经济学家,《自由选择》一书的主要作者米尔顿·弗里德曼,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1980年,《自由选择》一书在美国首次出版,之后分别于1981年和1990年再版。该书出版后当年便成为畅销书,据作者估计,在美国各种版本的《自由选择》销量超过了100万  相似文献   

2.
蓝云春 《中国出版》2014,(17):67-67
在作家去世两周年、《野兽国》获得凯迪克金奖50周年之际,中国引进出版了《野兽国》(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以纪念被称作“图画书创始以来最伟大的创作者”这一旷世大师——莫里斯·桑达克。《野兽国》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其手稿被美国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贵州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的《野兽国》由知名图画翻译家宋珮译自“50周年纪念版”,该版本真实地“还原了原作”,是唯一获得桑达克认可的版本。  相似文献   

3.
由主任编辑吴晓编著的《新闻写作实用手册》,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再版。该书系1988年12月出版,受到新闻界和读者的广泛好评。再版时,作者对内容做了较多的增加,使之更为合理、完善,同时,将原来的上、下册合为一册,改为大32开本,分为“结构”、“表达及其他”、  相似文献   

4.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这本书在西方世界十分流行,有多种文字版本。初版于1968年,问世以后,历年来一直不断再版,并且成为美国与西方大学政治理论系学生的必读教材。该书现在我国有三联书店等出版的三种译本,在社会上很受重视。这本书的中心,是论述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斗争与政治  相似文献   

5.
《中国男人》(China Men)的作者汤婷婷(Maxine Hong Kingston〕,是70年代以来崛起于美国文坛的一颗新星,这位华裔女作家的作品获得美国大众读者和专业评论家的一致好评,成为美国书市的畅销品,她于1976年出版的《女战士:一个女孩在群鬼中生活的回忆》,获当年“美国国家书评圈奖”,1980年出版的《中国男人》获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国家书评圈奖”,并获“普立兹奖”的提名,1989年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猴行者:他的伪书》获当年“美国笔会小说奖”,根据一些美国文学评论家的意见,汤婷婷的作品是“尚在人世的作家中作品在大学被讲授得最多的一位”。她的《女战士》被许多大学列为大学生必读材料,许多高中也在讲授她的作品。近些年来,她的作品不仅成  相似文献   

6.
因写作博士论文《傅维鳞与(明书)研究》,曾翻阅过各个版本的《明书》,其中有三种版本有句读,即《丛书集成初编》本、《丛书集成新编》本、《国学基本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1936年据光绪五年畿辅丛书本排印,无序跋,不知为何人所点;《丛书集成新编》本按初编本排印,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出版;《国学基本丛书》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1938年长沙再版。  相似文献   

7.
45万字的《走进美国大报》最近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全书通过对美国报界约40位老总和资深报人的深入采访及作者细致的观察 ,生动展示了当今美国18家最著名的报纸和名列前茅的4家报业集团的运行状况。加上对整个美国报业的研究和截至2002年4月的最新数据的引用 ,该书被认为是目前国内关于美国报业研究的最有分量的专著。该书作者辜晓进现任《深圳日报》(英文 )总编辑 ,对美国报纸素有研究 ,早在10多年前就翻译出版《报业管理艺术》等著作 ,目前在《新闻记者》连载“近观美国报业管理”。他去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考察一年 ,…  相似文献   

8.
关于胶东新华书店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翻印自何种版本?笔者最近查阅一些研究毛泽东著作版本的书刊,有不同说法。现介绍如下:(1)龚育之于1984年4月2日《同施拉姆教授的谈话》一文中写道:“全国解放以前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的版本,据我所知,有五个系统。(一个版本在一个地方出了,其他地方翻印  相似文献   

9.
《儿童发展和个性》是美国的一本大学儿童心理教科书,由美国几位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编著。该书自1956年初版,到1984年已出版了第六版。每次再版时,作者都根据儿童心理学这一学科在理论和研究方面发生的变化,对书的内容进行修改:一方面增加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删节过时的理论和相对不太重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0.
赵金 《青年记者》2008,(9):49-52
《美国传媒体制》对中国媒体生态建设的借鉴意义 赵金(以下简称赵):辜总编,您好!您于2002年出版的《走进美国大报》(简称《走进》,下同),在国内产生了很大反响,后来又多次再版或修订,还被台湾购买版权在台湾、香港、北美等地发行繁体字版。这部《美国传媒体制》(简称《传媒》,下同)必然也包含报纸,与前部著作有很大区别吗?  相似文献   

11.
年初,美籍华人赵浩生主动提出他写的《鹦鹉螺号的故事》和《格陵征空记》两部书稿,请国内出版单位考虑出版。目前,科学普及出版社已将其列入出版计划。《鹦鹉螺号的故事》,一九五九年由香港出版,后来又多次重印。这一次,作者为了向国内投稿,新写了第一章——《献礼》。文中写道,他受国内新长征形势的鼓舞,看到全国青年如饥似渴地钻研科学技术,因而“愿以这本科技攻关的故事做为对祖国‘四个现代化’的忠诚献礼”。他希望,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道路上,出现数不尽的“鹦鹉螺号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早在十几年前,中年学者程林胜同志就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之余,广泛收集有关“一国两制”的资料,开始了对“一国两制” 的研究。1983年至1985年间,他已发表了若干篇研究“一国两制” 的论文。此后,又连续出版了关于“一国两制”的专著。这些论著记载着作者在探讨“一国两制” 问题上走过的路程和认识的升华。本人只是谈谈1992年12月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研究》一书。  相似文献   

13.
本书作者霍尔布鲁克·杰克逊(Holbrook Jackson),是一位著名的书痴。他撰写的《藏书癖之剖析》,被誉之为“爱书人的百科全书”,几乎涉猎了各种关于书的话题。《书·阅读》汇集了他关于阅读的种种独特见解。在这本书里,作者把书看做是艺术的媒介,把读者视之为艺术家。作者不仅展示书籍阅读的方法层面,而且还以相当多的篇幅来谈论阅读的体验,坚信读者独立选择、自主思考所带来的巨大乐趣。本书初版于1947年,后来不断再版。杰克逊一生著述颇丰,本书是其著作在国内的第一个译本。2008年10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翻译者吴永贵。  相似文献   

14.
萧乾著《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近日由三联书店出版。二战期间,萧乾先生先作为香港《大公报》兼职特派员,后为战地记者,曾在欧洲战场逗留了七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本书,收集了作者五十多年来所写的战地报道和回忆文章数十篇,其中包括“回顾与反思”、“现场报道”、“旧地重游”、“跑江湖采访人生”四个部分。一九八五年萧乾先生发表在《北京晚报》副刊的一组《欧战杂忆》(十篇)也被收在书中。  相似文献   

15.
香港青年文艺评论家黄维梁博士的《怎样读新诗》,是我读过的几本香港诗论中较好的一种。此书由香港学津书店出版,在海外颇有影响。黄维梁,1947年生于广东省澄海县。1969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1976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文学博士,即返母校任中文系讲师。1981年秋曾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东亚语文系客座副教授。他写过不少美丽多姿的散文,1983年曾有集《突然,一朵莲花》问世,他亦写过诗,附在  相似文献   

16.
他是2008年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得者,获此奖项自然有其道理,我们不妨从其出版的专著——《出版问道十五年》中略窥一二.他就是吴培华.《出版问道十五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为“问题探究篇”、“情系大学篇”、“编辑思考篇”、“人才教育篇”和“快人快语”五个部分,收录了作者在出版业从业十五年来思考“发问”所形成的文字.这十五年间,如作者所言,“身兼出版实务、出版理论研究、编辑出版教育三重身份”,但正是有了这三种不同的身份,作者才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视角去看问题,对出版业进行发问.在“问题探究篇”里作者用三句话概括20世纪末中国书业的状况,指出“所谓的繁荣掩盖了泡沫现象,利润的增长掩盖了结构失衡,政策的保护掩盖了潜在的危机”.  相似文献   

17.
柳和城 《出版史料》2003,(2):96-100
孙毓修先生(1871~1923年),近代著名编译家、藏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他1908年开始主编《童话》丛书,被誉为“中国童话的开山祖师”(茅盾语)。他热诚倡导儿童文学,《少年杂志》是他又一有广泛影响的杰作。《少年杂志》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种月刊,创刊于清宣统三年二月(1911年3月)。  相似文献   

18.
《华尔街日报》是创刊于1889年的美国财经专业类大报,由美国道·琼斯公司出版。该报政治上拥护共和党,以企业界人士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刊登金融和贸易新闻为主,在纽约、芝加哥等十几个城市出版。1976年,该报与香港《南华早报》、《日本经济新闻》、新加坡《海峡时报》、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等4家合股,在香港出版了《亚洲华尔街日报》。 所谓《华尔街日报》式新闻,是《华尔街日报》头版上常  相似文献   

19.
早在六十年前,也就是在1925年的夏天,我的叔父戈公振开始撰写他关于新闻学的重要研究著作《中国报学史》。这本书最初于1927年11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第二年10月再版,1931年5月三版,到了1935年1月又出版了国难后第一版,以后即未曾再印过。建国后1955年,我曾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之请,对这本书进行过一次整编,于当年3月出版了三联版,转眼这也已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此  相似文献   

20.
我1993年出版的专著《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2012年获得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而参加这届评奖的必须是2006~2010年出版的学术著作,所以,这次参评的版本是该书2008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如果没有再版,可能这本书将永远失去评奖的机会,尽管学科内的评价很高。所以,虽然是高兴的,但没有一点激动,因为此前经历的两次评奖遭遇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