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何洪达 《记者摇篮》2009,(10):61-61
电视的优势就是利用画面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画面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信息的有效传递,摄像的前期拍摄尤为重要。在新闻片的拍摄中,要在最短时间内有效的拍摄到有用的信息,根据新闻理念把镜头有序的、流畅的连接起来,减少后期编辑工作的压力,这就是无剪辑拍摄。运用无剪辑拍摄思想进行拍摄,可以使新闻从发生到整理到发布的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2.
无剪辑拍摄方法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摄像是电视编辑的基础,电视编辑是电视摄像的灵魂。两者有机地融为一体,才能拍出高质量的电视作品。无剪辑拍摄是一种高效的电视新闻拍摄方法。当人们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的时候,如果在新闻剪辑上花太多时间,将大大降低新闻的时效性。所以将电视新闻的拍摄与剪辑结合起来,于是产生了无剪辑拍摄方法。  相似文献   

3.
电视摄像记者的剪辑意识杨笑拍摄中的剪辑意识,是指摄像记者要有蒙太奇思维的能力,要了解报道的总体构思。在这基础上,再对拍摄对象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拍摄。电视节目是集体的创作成果,尽管在创作中有前期拍摄,后期编辑三分,但是前后期各工作必须密切配合一致;摄像记...  相似文献   

4.
浅谈镜头内剪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的创作与影视艺术的创作大同小异,最大的区别是新闻以事件真实为生命,所有的创作过程必须围绕着真实二字为前提。在新闻创作过程中,文字记者的稿件是第一度创作,摄像记者的拍摄任务是第二度创作,后期制作的剪辑工作是第三度创作。这里所说的镜头内剪接,就是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闻直播的常态化,摄像记者“成片”意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要求现场高质量地完成拍摄任务,而无法依靠后期的剪辑修补。“成片”意识,就是要在“一次过、不出错”的基础上追求画面的生动感和表现力,摄像记者能够做到这些,必须培养以下四种能力。  相似文献   

6.
当今时代是一个新闻爆炸的时代,实效性就是新闻的生命,只有后期编辑足够快,才能将最新消息传播出去。作为一种高效的电视新闻拍摄方法,无剪辑拍摄对于加快后期制作速度、提高成片的工作效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笔者就对电视新闻中无剪辑拍摄手法的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电视记者无剪辑意识的弊病在日常工作中并不少见。主要原因是一些记者认为电视节目是集体创作,有前期拍摄和后期编辑之分,所以在前期拍摄时不用动脑筋没有剪辑意识。殊不知无剪辑意识的拍摄不仅不能出好的作品,还会带来众多弊端:素材内容杂乱无章难以编辑。有的记者到了拍摄现场,不管三七二十一扛起摄像机就拍,结果拍回来的镜头既不能表达主体又不能用于转场,于是就变成了废镜头。另外,摄像机老是在同一物体上打转,忽视了它和周围环境及其他事物的联系,拍摄角度的单一给后面的剪辑带来困难。这是无剪辑意识的典型表现。记者要善于在纷杂混乱…  相似文献   

8.
汪群 《新闻实践》2011,(2):60-61
要做一名合格的摄像记者,我感到至少要扮演好三种角色。 首先,摄像记者应是一名"快枪手"。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件,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赶制出新闻报道。那"快"到底有多快呢?有一位资深记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国家领导人出访德国时,有重要外事活动,按照国际惯例,媒体只允许在开场的规定时间内完成拍摄任务。  相似文献   

9.
剪辑意识就是剪辑者以编导的构思和人们对电视的语言习惯为依据对拍摄的原始素材进行选择性的加工,和摄像记者要自身培养的蒙太奇思维的能力。摄像工作者要了解摄像内容的构思和所要表达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去有目的去拍出拍摄对象。然后剪辑者根据再对原始电视素材进行目的性的组合加工,这是完成电视节目的后面的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这会影响塑造视听形象建立的成功与否。对电视摄像剪辑做一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无剪辑拍摄,现代电视记者应有的基本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  王鸣儿  刘志德 《视听界》2010,(2):109-110
电视新闻节目的时效性要求记者反应迅速,争分夺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电视新闻的采制,把时间差缩到最小程度。为此,无剪辑拍摄是电视摄像记者的必备技能之一。  相似文献   

11.
胡立德 《当代传播》2006,(4):99-100
电视记者运用镜头画面反映报道新闻事件时,镜头的目的性和合理性是必须注意的两个方面。镜头的目的性,一般包含两方面涵义:一是摄像记者和新闻编辑在报道新闻时,想要通过镜头内容来反映什么事实或说明什么主题;一是记者和编辑在拍摄或剪辑镜头时,对画面手段和技巧运用出于什么想法和意图。本文主要是从后一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电视画面的编辑也叫组接、剪辑,其基本理论是电影蒙太奇理论。它集中表现在镜头与镜头的承接关系上。一部片子从选材、构思、策划、撰稿到拍摄、剪辑、配音、合成的整个过程中,摄像与剪辑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当摇臂摄像师建立起剪辑意识后,在前期拍摄时就不是盲目的而是掌握着拍摄的主动性和目的性。这样拍摄的运动画面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后期剪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在电视节目编辑时,我们常常会面对一大堆的素材发愁,搜寻很久才能找到想要的镜头画面,致使编辑的效率很低。如果摄像者能够运用无剪辑拍摄思想进行拍摄,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同时使摄像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新闻画面是电视新闻内容的体现,如何在屏幕方寸之间传递大千世界的众多视觉信息,并且使其充满艺术魅力,这就是摄像师的追求。笔者在多年的拍摄实践中不断思考,认为电视新闻摄像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拍摄水平,应注意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一、知己知彼,深入新闻现场新闻转瞬即逝,变化中的新闻现场一去不回,事件经过成为历史。电视新闻前期拍摄的到位与否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质量,电视摄像记者成为电视新闻报道中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要完成一个高质量的新闻报道,电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视媒体的迅速发展,电视新闻以其独特的信息传播魅力,在新闻传播媒介中异军突起,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维观念,受到社会各阶层广泛的关注和厚爱。所谓电视新闻,就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既传播声音又传播图像。具体地讲,它是通过电视摄像、记者采访、镜头设计、拍摄、剪辑、写解说词、配音这几个程序来完成。它可以系统地、形象地报道事物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孙非 《青年记者》2017,(17):45-46
新闻拍摄作为摄像记者最基础的拍摄项目,看似简单,实则有着诸多具体要求.笔者结合一些工作经验,将新闻摄像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作简单梳理,以期能够为摄像记者提供一些工作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电视新闻摄像记者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摄像记者的摄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拍摄画面质量的好坏以及电视新闻作品的成功与否。新闻摄像工作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它既是一门技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和学问。摄像记者只有在摄像的过程中遵循电视新闻的拍摄原则,站在一定的审美高度,正确运用丰富的电视画面语言,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才能拍摄出好的作品。本文对提高电视新闻摄像技术和技巧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电视新闻摄像的进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尹文云  李永兵 《新闻窗》2011,(6):128-128
作为电视新闻的编辑每天要面对来自不同地方的不同稿件。而这些稿件在记者眼里属于是已经完成的作品。而编辑眼里,只是编辑合成新闻节目的一些素材。编辑的"成品"应是一组完整的、高质量的、符合编辑意图和宣传思想的新闻组合。这就要求编辑对稿件进行选择和加工.要按照当前的宣传中心工作,按照新闻的价值进行组合和编排,这就是编辑的"再创作"。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在不断地发展,电视节目在制作的过程中离不开后期编辑,而后期编辑在电视节目制作的过程中也非常关键。在摄影机拍摄记录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实际记录的素材进行备注,尤其是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由于拍摄的素材比较混乱,这时就需要对整个拍摄素材进行剪辑调整,因此后期编辑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是对电视节目后期编辑的要求及方法进行研讨,在此基础上对电视台节目后期编辑工作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闻摄像是电视新闻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摄像的质量对于新闻的表现水准以及信息传达有着重要影响。在实际应用中,新闻摄像根据具体情形的需要,将摄像机所选取的影像用介质加以记录,为后期制作提供素材。在整个新闻制作的过程中,新闻摄像记者所拍摄的摄像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