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重视对作品的整体感知和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倡导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因此,教学时教师要规避对文本的一元解读,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视角,从不同的维度理解文本,探究文本的丰富内涵。一、从历史视角解读文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从历史视角解读文本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通过历史视角揣摩文本内涵,应当避免理解的单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宏观层面的教材分析,还是微观层面的文本解读,其本质实际上都是相同的。教材分析是站在整个教材的视角,是对教材的结构、课文的组成等等要素进行分析,文本解读则通常是面向文本个体的,是面向某一篇课文的,其分析视角相对要细致一些。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常常会将教材分析与文本解读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保证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的衔接,可以保证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体现教材分析的思想。很显然,教材分析对应着战略视角,而文本解读对应着战术视角。  相似文献   

3.
吴和情 《考试周刊》2014,(49):21-21
《静女》是反映先秦劳动人民对自由婚姻和美好幸福的爱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的缩影。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空白艺术"的运用,给读者神思飞扬的空间。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静女》中的"空白艺术":充分联想,还原文本场景;深度辐射,再现人物形象;放大视角,涵泳文本情感。从不同角度感受《静女》的多彩斑斓,和远古诗人进行一次心灵对白。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叙述学中的视角理论对《爱情故事》的文本进行细读。发现该文中的两种叙述视角:全知视角和第一人称视角产生了两个文本:显文本和潜文本。这两个文本传递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不可靠的价值观。由全知视角叙述的显文本传递了思想高于容貌的价值观,而由第一人称视角叙述的潜文本所传递的是容貌高于思想的价值观。潜文本颠覆了显文本的价值观。这是作者对叙述视角模糊认识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只有基于学生视角的文本解读才符合学生认知,才能真正实现文本的教学价值。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必须探清学生视角,在学生已知与未知、能知与想知之间架设有效的认知通道,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体验中实现知能的内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西方叙事学视角理论出发,对奥地利作家S.茨威格的经典短篇小说《家庭女教师》进行了文本分析,指出该文本采用了文本外的叙事者加文本内的儿童视角的双重视角叙事策略,紧接着论述了这篇作品在儿童视角叙事方面的典型性和成功之处,最后从文本的独特的叙事策略自然推及至作家隐喻其中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学习,是学生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训练和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过程。语文文本作为语文学习中的重要载体,在其教学过程中应该透过儿童的视角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本文通过简单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文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基于儿童视角探讨小学语文文本教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沈静宇 《教师博览》2022,(27):86-88
复习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其设计思路可以从三个视角进行分析。第一,大单元视角解读教材,找准核心知识:紧抓语法结构,保证思维统摄性;紧抓话题语境,保证主题延续性;紧抓学习策略,保证方法普适性。第二,活动视角组织教学,打开实践空间:在文本再构中实现情境真实性;在任务设计中实现语用综合性。第三,评价视角设计输出,凸显语用达成:多种评价方式监测语用达成;情感交流方式激发人文思考。  相似文献   

9.
儿童视角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呈现出独特的叙事语调。在小说《英格力士》的叙事视角中儿童视角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往往有成人视角或隐含作者渗透叙事系统对儿童视角形成干预补充。同时,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拉进了叙述者与读者的距离,读者与叙述者平等对话,使文本颇具亲切感和感染力。文本中多处采用反讽叙事,不仅实现了从儿童视角、心理出发对成人世界中丑陋现象的批判,还使文本的意义阐释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0.
叙述视角是一部作品或一个文本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史记>中人物传记主要采用了全知视角.<鸿门宴>作为史记中的经典篇目,叙述者从人物对话、心理神态描写等方面入手,展示全知视角的无所不知,无所不在,充分表现了人物传记中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1.
杜甫的《石壕吏》是“以诗写史”的典范之作。从“角色设计”“空白经营”和“视角转换”三个角度对《石壕吏》进行解读,呈现杜甫站在“国家”与“人民”之间的两难处境,揭示“诗史”复杂且深刻的人文内涵,能够促进学生对诗歌文本及诗人的深度理解。  相似文献   

12.
批判性阅读是语文新课标提出的核心词语之一。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文本的内容特点,通过验证假设、质疑文本、变换视角等途径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使学生不仅理解文本的思想情感,而且初步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小说叙事视角转换的陌生化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关于文学语言的一个理论范畴,如果发展的将其应用于叙事视角的研究,就会发现叙事视角的转换,尤其是全知视角向限制视角的转换具有“陌生化”的效果.文章通过宏观的历史考察与微观的文本分析两方面分析了叙事视角转换的陌生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墨梅》这首题画诗,将诗与画融为一体。如何让学生品足味,悟足情,达到诗与景、情与文的交融?这就必须关注到文本解读的多维视角。古诗教学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因其离儿童生活的时代较为遥远,所以我们既要关注其文化的视角,与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广阔、多维对话,寻语文的情调与性灵,更要从儿童的视角把握文本的精髓,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带领学生进行精神的穿越,方能在教学中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相似文献   

15.
《黛西·米拉》是亨利·詹姆斯早期创作的“国际题材”短篇小说。它主题鲜明 ,含义深远 ,尤以叙事技巧见长。在叙事技巧中 ,叙事视角作为文本的一部分 ,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它能帮助读者更好地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近20年小说叙事中的少儿视角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一视角艺术的建构方式,并探讨它对于文本内容传达以及文本叙事形式突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叙事视角寻找小说文本所表现出来的证据,确定可靠或不可靠性的存在及其具体类型,再连接可靠性和不可靠性与对叙述者的推断,思考叙述者与读者之间所存在的对话——以这样的方式去解读小说文本,可以判断小说文本中叙述者的可靠性与不可靠性。在疑惑辨析与叙述者干预的意蕴挖掘中,真正走进小说文本的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18.
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类文本深受学生的喜欢。儿童阅读文本有他们自己独有的思考方向。因此,在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类文本的教学中,教师应从儿童的视角设计教学,通过媒体创设情境、利用情节进行思辨、抓住主题升华情感等途径,使学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形成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王汐悦 《海外英语》2022,(23):30-32
在阅读文学翻译作品时,由于文学作品中的角色频繁转换,外来文化的大量输入,译入语读者会存在信息滞后甚至是文化盲区现象。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前做好文学文本解读,并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文本角色、源语文化、译语文化的影响,结合对话的文学意义观,适当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多维视角转换,即文化转换、文本角色转换与角色视角转换,使译本更具可读性。  相似文献   

20.
旅游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视角在旅游文本的翻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就英译典故、历史人物、民俗文化以及修辞格等方面渗透、融入、运用跨文化视角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