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后习题是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很多高考题都能找到课本习题的影子.对于课后习题,在教学时,不能就题论题,要倡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图11问题呈现人教版选修2-1(A版)第73页习题:如图1,M是抛物线y2=4x上一点,F是抛物线的焦点,以Fx为始边、FM为终边的角∠xFM=60°,求|FM|.  相似文献   

2.
1立足双基.试题平稳重基础,清新隽永,颇具内涵,无怪题和偏题.选择题起点低、坡度缓,除第11、12题比较灵活外,其他题几乎是一马平川,有利于学生及早进入状态,增强自信心,这是区别于往年考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填空题比选择题稍难,运算量增大,除第16题比较灵活外,其他仍然是考生熟悉的常规题型.解答题的前三题都属基础题,其难度与教材的习题难度相当,并且有几道题与课本的习题有关,如第(4)题是由高二数学(上)第11页习题第1题引申得到,第(9)题是由高二数学(下)第74页练习第3题改编得到等,这些题虽源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这对中学数学教学有很好的…  相似文献   

3.
<正>课本习题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总复习教学中,通过探索课本典型习题的知识生长点、能力发展点、思想方法蕴涵点,挖掘课本典型习题的潜在教学价值,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教学效率;通过反思、拓展、应用,完成习题教学的第二次飞跃.培养学生探究质疑精神,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下面就一课本习题教学进行的再认识和再设计问题予以探究.题目现行华师大版9年级《数学》上第24章《图形的相似》复习题C组第20题:  相似文献   

4.
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以课本例习题为背景的变式题,形成命题的一种趋势.这类试题以课本例习题为基础,变化题目中的题设或结论,形成一类源于课本、较课本更为新颖、灵活的中考题.新版《几何》(第三册)P66例1已被众多省市作为命题的原题.  相似文献   

5.
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往往要处理大量的习题,很多教师在处理课本习题时往往满足于学生会做,而不去带领学生深入思考该题的内涵、处延,挖掘课本习题的内在功能.对于一道习题不能就题论题,而应引导学生对这道题作进一步的探究,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处理一道就能解决一类题的本领,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里介绍对一道课本习题的探究.  相似文献   

6.
1立足双基.试题平稳重基础,清新隽永,颇具内涵,无怪题和偏题. 选择题起点低、坡度缓,除第11、12题比较灵活外,其他题几乎是一马平川,有利于学生及早进入状态,增强自信心,这是区别于往年考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填空题比选择题稍难,运算量增大,除第16题比较灵活外,其他仍然是考生熟悉的常规题型.解答题的前三题都属基础题,其难度与教材的习题难度相当,并且有几道题与课本的习题有关,如第(4)题是由高二数学(上)第11页习题第1题引申得到,第(9)题是由高二数学(下)第74页练习第3题改编得到等,这些题虽源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这对中学数学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辅导学生平面几何总复习时,把一些互有关联的几何题目放在一起,作为例题或习题,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证几何题的能力很有好处。下面,我举一组互有关联的几何题,这些题目中,有两个题(第一题和第七题)是全国统编教材上的习题,从课本的选题目的看,第一题(初中数学课本第四册复习题七第12题)是作为巩固所学定理的基本习题,第七题(复习题七第23题)是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所学定理进行证题的能力的题目,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其余各题是在这两题的基础上经过类  相似文献   

8.
高考"源于课本而不拘泥于课本",要求我们不断挖掘课本中习题的多种功能,深化习题教学,从解题中得到最大的收获.新教材(试验本下)151页第6题便是这样的一道好题.  相似文献   

9.
高考试题中有许多题源于课本例题、习题.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教材,以课本习题为生长点,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对课本习题进行探究与拓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课本例题、习题的配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如果将课本例题、习题进行加工改造、引申拓宽 ,可以给学生提供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环境 ,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塑造学生创造性的人格 ,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变换视角 ,拓展原题的应用空间课本题目 ,往往具有一定的实际背景 ,从而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如果变换原题的条件 ,提供想象材料 ,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原题 一男生推铅球 ,铅球行进高度 y(m)与水平距离 x(m)之间的关系是y=- 112 x2 23x 53.(1)画出它的图象 ;(2 )观察图象 ,说出铅球推出的距离 .(初中《代数》第三册第 133页…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以《立体几何》课本关于“平面图形的翻折问题”中仅有的两个课本习题为例,谈谈以典型习题为中心,逐步渗透,多向发散,从而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思维的能力上所作的一些尝试. 题1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为a、b,把这个三角形沿斜边上的高折成直二面角,求两直角边夹角的余弦.(立体几何课本第50页第13题)  相似文献   

12.
读了陶运湘老师的《从曲线系方程的应用看发掘课本习题的作用》(见本刊1990第2期),很受启发。本文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就挖掘课本习题的作用谈一些体会。 1.旧题新解,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课本中重要的例题和习题、数学活动材料等反映数学理论的本质属性,通过类比、延伸、迁移、拓广,提出新的问题加以解决,能有效地巩固基础知识、发展数学能力.事实上,许多中考试题都源于课本,因此,注重课本中例习题的练习与变式,不仅能训练学生的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而且能训练学生审题和触类旁通能力.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轴对称》第58页第11题加以说明.原题回顾:如图,△ABD、△AEC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BE=DC.  相似文献   

14.
高二数学课本第72页(人教版)习题7.6第8题可以用五种方法解答。一题多解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教材上的例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都隐含在各个例习题中,只有充分利用课本例习题,才能在复习过程中减轻学生负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以几何课本第三册上的例习题为例来谈谈如何在复习阶段使用好课本例习题.一、引导学生改变命题条件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索性例1:已知在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交小圆于C、D两点.求证:AC=BD(P77例2)我们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将AB移动到过圆心O的位置命题显然成立.如果将AB移到使C、D重合的位置,结论成立吗?这便是P109题1.  相似文献   

16.
课本习题是通过分析研究、精心设计编制而成的,它对巩固课本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启迪学生思维是大有好处的.因此,我们应高质量地完成课本习题.但是,当做完一个题后,我们还应进行哪些思考,怎样做才能达到高质量完成课本习题?下面我们就以一道课本习题为例加以研究说明.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这是值得深思的.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方法具有多样性,而有效利用数学课本习题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现从引领学生探求新课程人教版数学选修4-4第15页习题1.3第6题解答谈起.  相似文献   

18.
课本习题一般都具有基础性、典型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如果能针对原题进行适当延伸或演变,就能发挥课本习题的潜在功能,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9.
<正>课本中的例、习题都是经过专家筛选和教学实践检验,被认为内涵丰富,有助于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形成能力的好素材,因此探究和挖掘课本中的例、习题的功能与本质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习题呈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4-5《不等式选讲》(人教A版)(2007年1月第2版)第26页习题2.2第9题:  相似文献   

20.
数学习题,浩如烟海,习题选择过多,学生犹如“题海”中游泳,造成负担过重,结果适得其反.下面就解析几何习题的选择,谈一些认识和体会.一,目的要明确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决不能按照课本习题上的题号随手划出1、2、3、……或单数题或双数题给学生做.一般习题的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