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下的一群"制度性孤儿",留守儿童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善进城务工人员与子女沟通现状,关注亲情教育,帮助解决他们的子女随迁入学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山西省D市292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研究,分析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对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年龄越大的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越广,学习成绩越不好;留守女孩比男孩学习成绩更好;性格外向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更好;母亲外出的家庭中,留守子女的人际交往少并且不喜欢学习;子女个数多的家庭中,留守子女更不喜欢学习。  相似文献   

3.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在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断层和缺位。“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是学校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是爱心教育,既有父母的慈爱、疼爱,又有老师的知识传授与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既有亲情呵护,又有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4.
李燕娜 《科教文汇》2013,(30):185-185,189
在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儿童会因为一直以来亲情的缺失,教育的忽视,同时伴有社会的歧视,使留守儿童形成自卑心理。农村留守儿童在形成了自卑心理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的学习活动、人际交往、思维能力、行为习惯以及思想素质等发展。并且自卑心理会阻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会受到不良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发展,必须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表现进行全面分析,消除儿童的自卑心理,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环境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留守儿童"的这些问题,指出县级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6.
我校非常重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经过3年来的探索,已经掌握了留守儿童的留守生活、学习状况,亲情沟通与需求状况,品德养成途径,关爱工作的策略与方法,形成了长效化关爱工作机制,构建了关爱工作网络,逐步向常态化转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赣南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全面调查,全面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为了生存而背井离乡出外打工,可能无形中为子女的发展设置了"教育陷阱"。留守农民工子女缺乏家庭教育,进城农民工子女遭受教育歧视,新生代农民工常囿于教育瓶颈,这些都值得我国教育界的重视。作为农民工输出地的农村中学,有责任关注这一现象,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大量进城务工人员无法将自己的子女带在身边接受教育,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而由留守儿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调研通过对桑植县留守儿童的走访调查,了解留守儿童在安全、学习、道德品行以及心理人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并从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四方面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措施,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情绪消极、认知偏差、行为障碍和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家庭教育中亲情缺乏、学校教育中心理辅导不足和社会关注的力度不够等。因此,做好现代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工作,必须团结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方面的力量,共同关心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留守儿童被视为一个特殊群体,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缺少父母陪伴,导致父母与儿童的亲子关系不容乐观。该文从亲子活动的价值和作用出发,提出相应的建议:一是了解每一户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做到因“情”开展活动;二是活动方案设计以幼儿为主体、促进亲子关系为主要目的;三是积极发挥专业人士的主导作用,解决活动中产生的突发情况;四是以村委会为依托,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亲子活动,建立长期、稳固的亲子纽带。从而建立农村学前留守儿童与父母良好的亲子关系,改善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2.
顾琼 《科教文汇》2012,(18):3-4,6
目的:调查皖北地区留守儿童学习自控力状况。方法:采用中学生学习自控力问卷对皖北地区四所中学800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儿童的学习自控力在不同看护人、不同团聚频率以及对父母外出打工持不同意见方面都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结论:留守儿童学习由于缺少父母在身边的管束,自控能力普遍降低。最后提出了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文章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在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宏观背景加以分析基础上,指出来自政府与市场的失灵,从而提出NPO为主体的公益办学模式,并进行模式构建和外部风险分析,力图为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谭百鹏 《科教文汇》2012,(14):201-2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打工一族已经遍布于中国西部农村的每一个角落。在我国广大的西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仅靠田地的收入已经不能满足家庭正常生活需求,于是广大西部农村的绝大多数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则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亲属抚养,进而导致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在成长的历程中缺乏父母的管教和心灵上的抚慰,大多数孩子的心理发展存在一定的障碍,譬如偏激、叛逆、自私、自卑等极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其心理健康,进而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因此,对于工作在乡镇中学的教师来说,其教育管理工作就显得格外的艰巨和重要。  相似文献   

15.
余霞  刘懿 《科教文汇》2014,(6):101-102
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展亲子阅读等活动,有的放矢地帮助教师和家长在正确教育思想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以游戏活动激发幼儿主动说的愿望,帮助幼儿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促进小、中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礼玲 《科教文汇》2011,(36):11-11,25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特别是作为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更需要把"爱心"作为工作的基础。多年的一年级班主任经验中,笔者总结出了一年级班主任工作中需要做的"六个一",做好这"六个一"就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有了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就有了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也就有了孩子终身发展的幸福奠基。  相似文献   

17.
朱薇 《科教文汇》2011,(35):55-56
利用多渠道、多途径有效开展关爱教育,通过情感体验、创设环境、营造氛围、寓教于情、拓展空间等方式从小在幼儿心中播下爱的种子,让关爱教育润泽幼儿的心灵,使幼儿懂得关爱、学会关爱,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沈建勤 《情报探索》2013,(10):130-132,135
分析了我国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服务的基本状况,研究了少儿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服务的意义.提出了少儿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服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戴婧 《科教文汇》2014,(35):156-157
"孝道"精神是儒学思想的核心价值之一,亦是作为人安身立命的内在修养。"敬养兼施"是儒学孝道的世俗涵义,表明了子女对父母不仅存在着供奉养育的责任,并且应当从心底里尊敬爱戴自己的父母;而当代"尚青爱幼"的思想成为父母与子女相处的主要法则,子女在父母的单向爱护下,缺失了"反哺"的渠道。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儒学孝道的精神内涵、实施孝道教育,重塑儒学孝道教育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