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摩擦力是力学中常见的一种力,其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比较好求,但当物体没有发生相对滑动时,物体到底有无相对滑动趋势,即有无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又怎样,这是学生在学习静摩擦力时常常遇到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几个实例,提供几点方法仅供参考。1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是中学力学中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通常我们可以根据其定义来判断,即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的切向,并与接触面间相对滑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其步骤是先凭直觉或不严格的方法判断接触面相对滑动的趋势,然…  相似文献   

2.
苏志超 《物理教师》2000,21(8):12-12
摩擦是机械运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其静摩擦力是在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所产生的一种阻力.如果在物体之间有相对的滑动趋势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比较容易判断,但是,当物体之间有“无滑动时的滚动”的情况下,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就有些复杂.下面就此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设一刚性圆柱体,在一刚性的平面上作无滑动的滚动.由于物体均为刚性;故不存在滚动摩擦力偶矩.今讨论以下几种情况时,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l)圆柱体在平面上作匀速滚动(图1); (2)用水平力F作用于圆柱体的质心点上(…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师生感到的第一大难关就是静摩擦力,特别是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静摩擦力的产生有两个必须条件:物体间必接触且有弹力;接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假定接触物体间的接触面是光滑的,接触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而实际上由于摩擦存在又未发生的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运动称为相对运动趋势。而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恰巧和它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这就是判别方法的关键所在。现举例说明之: 例1、如图1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斜面B,在其上轻放一个物体A,A并没有相对B滑动,试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4.
李磊 《物理教师》2010,31(9):11-12
两个接触物体将发生相对滑动却没能发生相对滑动,称之为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如果有相对运动趋势产生,那么物体间的静摩擦力就“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5.
误区一、静止物体只能受到静摩擦力,运动物体只能受到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发生在相互接触并挤压的两个接触表面不光滑的物体之间·如果两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则有相互的滑动摩擦力;如果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并存在相对运动趋势,则物体间有相互的静摩擦力·这里所指的“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6.
一个接触面上可以同时存在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春花 《物理教师》2009,30(5):22-22
我们知道静摩擦力存在于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而滑动摩擦力存在于相对滑动的物体之间.按照这个说法,一个接触面上的两个物体不可能既相对静止又相对运动,因此一个接触面上只能存在一种摩擦力,那么下面这个例子又该如何分析呢?  相似文献   

7.
高中物理与运动相关的题型,一般都离不开对摩擦力的分析,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其大小、方向的求解和判断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1 摩擦力作用下物体相关平衡问题 1)动摩擦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这就是静摩擦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静摩擦力的平衡其大小和方向受到运动趋势的影响,且存在最大静摩擦力的问题.当物体相对于某一物体有相对运动时,就会产生动摩擦力,其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8.
有关静摩擦力问题的处理;静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效果;静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间的关系:静摩擦力产生于两个相互接触(接触面粗糙)且具有挤压作用、没有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依据"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9.
静摩擦力的分析是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的难点.抓住题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思维起点,是突破这一难点,正确、迅速地分析和判断静摩擦力的首要条件.1.以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为思维起点两物体间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是:①接触;②接触面不光滑;③发生弹性形变;④有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10.
两个相互挤压的粗糙物体,由于外界作用而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将产生反抗相对运动趋势的静摩擦力作用.在通常情况下,当驱动力超过某一临界值时,物体间将发生相对滑动,  相似文献   

11.
静摩擦力产生于保持相对静止但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两物体的接触面间,其作用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而与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对静摩擦力的方向可用以下三种方法判断:  相似文献   

12.
摩擦力是接触面粗糙的相互挤压的物体间由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它分为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这是高一物理力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摩擦力认识上存在了许多概念性的偏差。应用时模棱两可。心中无底.其实只要把握好摩擦力方向的判定、大小的计算.就能透彻地理解摩擦力.  相似文献   

13.
黄宏 《课外阅读》2010,(9):115-116
静摩擦力是高考必考内容,很多同学觉得难理解,难解题。实际上只要你抓住它产生条件,它的大小,方向决定因素。那么这部分的知识就不难理解和应用了。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接触面是粗糙的;两个物体互相接触且相互间有挤压;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平行或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大小不是一个定值,静摩擦力随实际情况而变,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Fm之间。  相似文献   

14.
静摩擦力发生在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有时是阻力、有时是动力、有时存在、有时不存在,静摩擦力是否存在及其方向的分析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它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下面我们提供两种分析方法,仅供同行们参考。 1 根据相对运动趋势分析静摩擦力是在紧密接触的物体和支承面间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产生的阻碍发生相对运动的力。方向:沿着接触面切线方向且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由此可见,问题的关键在于分析相对静止的物体间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以及相  相似文献   

15.
摩擦力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既是近年来的高考热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由于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及对物体的作用比较复杂,再加上生活中对摩擦力所获得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感性认识,所以对摩擦力的分析和计算还存在不少模糊的认识·一、产生条件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接触面不光滑,并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摩擦力·如有相对运动,则产生滑动摩擦力;只有相对运动趋势,则产生静摩擦力·不能简单的认为物体在运动就一定有滑动摩擦力,也不能只看物体不动就一定有静摩擦力·摩擦力是被动力,有时要根据物体运动规律来判断·如图1是一条…  相似文献   

16.
静摩擦力分析方法初探张先岭(山东省成武县第七中学274200)⒇静摩擦力是在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它的取值范围可以从零到某一最大值;它的方向总是沿两物体接触面并与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它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与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能判断这两种摩擦力的方向;探索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相关因素,找出F=μN的关系式;知道什么是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了解最大静摩擦力与物体间正压力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8.
在“摩擦力”教学中,笔者常常发现学生对“摩擦力”这个物理概念理解不准确,没有抓住物理概念的特点,忽视了物理规律的适用范围,忽视物理条件和物理过程。如有学生认为:1.“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2.“在任何情况下,静摩擦力皆可由公式fm=μ0N求得”,“静摩擦力总是在物体静止的条件下产生的”;3.“作用在物体上的摩擦力只能对物质体作负功”等等。这说明对摩擦力,尤其是静摩擦力,同学们还存在不少的模糊认识,下面我们对摩擦力作详细的讨论。一、物体间静摩擦力是否存在的判断方法判断静摩擦力是否存在有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如果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摩擦力,便能在应用中正确处理摩擦力的相关问题,提高综合分析能力.1明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摩擦力产生条件:1 2个物体相互接触;2相互间存在挤压(即有弹力);3 2个物体的接触面不光滑;4 2个物体的接触面存在相对运动(此时为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趋势(此时为静摩擦力)。  相似文献   

20.
考虑有摩擦时的物体的平衡问题,在受力分析中必须考虑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的切线并跟物体间的相对滑动趋势相反。在受力图上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要画对。现在问:静摩擦力的方向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正确画出?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不可以在两种可能的实际方向中任意假设一种?下面举例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