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台港澳一瞥     
台「档案法」(草案)出炉据台报消息,岛内有关部门已完成「档案法」(草案)的拟制工作。早在1987年6月10日,国民党中常会就同意了「国史馆」馆长朱汇森的建议,交有关主管部门及早研制「档案法」。随后,「国史馆」发言人于1988年3月28日称,该馆草拟的「档案法」(草案)即将完成,俟送「总统府」转「行政院」审核。直至今年3月2日,「行政院」研考会主任孙得雄公布,「研考会」已完成「档案法」(草案),已送「行政院」审议。  相似文献   

2.
博览     
「本质真实」的争论源于概念混淆孙旭培在《「本质真实论」剖析》一文中认为,概念的混淆是造成新闻学中「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争论不休的一个原因,「本质真实」的概念严格说来是不能成立的。新闻学本来有自己常用的范畴,如真实、客观、全面、公正等,而真实性要解决的只是是否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今年第三期七个制题中的四个不规范写法:1、第七页题《「两稿案」始末》中, 「稿」应为「稿」,是「高」不是「高」;2、第十四页题《清涧战斗采访憶旧》中,「访」应为「访」,是「讠」不是「言」;「憶」应为「忆」,是「乙」不是「意」;  相似文献   

4.
字里行间识「铁头」 因多年参与对台工作而常看台湾报刊,很早就知道台湾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赵铁头」.据说,「铁头」源于赵耀东在「经济部长」任内推动经济改革,敢做敢为、敢言直谏、敢于负责的风骨,以及他行事刚正、作风强悍、魄力十足、当机立断,而被其同事所封.  相似文献   

5.
由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发起的台湾「百万人反贪倒扁行动」9月9日正式展开,估计有超过30万人聚集在「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9月15日晚,「百万人民反贪腐倒扁运动」举行的「荧光围城」行动,将反贪倒扁又一次推向高潮。10月10日,反贪腐总部发起的「天下围攻」倒扁活动,滚滚红潮再度包围扁府四周,倒扁总部称这次游行人数突破150万人,比起「九一五」围城之战还多。台湾「百万人反贪倒扁」红潮滚滚  相似文献   

6.
博览     
「散文式新闻」的提法更准确徐占焜在《散文式新闻漫谈》一文中认为:「散文式新闻」较之「散文化新闻」提法更准确。它是指在新闻中要以新闻文体本身的特点、规律为主,运用散文笔法,增加散文色彩。运用散文的优势来克服僵化的新闻八股。它是有主有次的。而「散文化新闻」的提法则不够准确,「化」的意思一般解释为「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这就容易理解为把新闻「转变」成散文,把新闻化成散文。  相似文献   

7.
领导是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者,又是人财物的分配者。「领导重视」了,工作便顺利得多。近年来就总体而言档案事业有了较大发展,纳入了法制轨道,列入了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这些与「领导重视」不无关系。笔者认为,「领导重视」就是领导认识到档案事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博览     
评论带点感情色彩,其论点将更加鲜明。但是,新闻评论,特别是党报上的政治评论,它既要有感情,也要善于控制感情,切忌冲动。因为「冲」应有「冲」的方向,「动」要有「动」的范畴。写评论要讲究准确性,注意政策,尊重事实,尽量少用些极端词句。评论的冲动,其实是评论员的冲动。这就要求评论员在冲动时,学会控制,先凉一凉,冷静  相似文献   

9.
博览     
综合消息的「三偏」新闻改革中,「综合性新闻」的改进要差些,老一套的、读者看后不明所以的,多半出自这一类稿件。有三种「偏向」值得注意:一、偏多。报纸的新闻宣传讲究「典型宜多,综合宜少」,目前版面情形常常相反。大事大综合,小事小综合,无事硬综合,事件本身讲得不透,枝节面面俱到。只要有了观点,找上点  相似文献   

10.
一年前,据台报介绍,台湾当局的指纹档案电脑系统可望近期装机,但今年初,「指纹电脑化为期不远了」、「机房设施工程已完成,预计在一年内完成建档」的醒目标题又赫然出现在台湾的大报上。据报道,台湾当局的刑事警察局建立的「指纹电脑化自动析鉴」系统,目前机房设施工程已完成,并正进行系统设备安装,将在验收测试通过后正式运转启用,并  相似文献   

11.
赵阜在《记者摇篮》一九八九年第十一期撰文认为,「喉舌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基石,如同「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一样。正因为如此,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在新闻领域里,总是把攻击矛头指向「喉舌论」。新闻媒介作为一种舆论工具,从来就是某个政党或政治集团的喉舌。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的是,资产阶级试图掩盖这  相似文献   

12.
台港澳一瞥     
「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成立去年11月30日,以吴三连命名的一间台湾史料基金会在台北市成立。吴三连先生是台湾省台南县人,1898年生。日据时期,由于抨击日本殖民政策而被捕入狱,出狱后潜往天津市避难,台湾光复后返乡,1947年任「国大代表」,后曾任台北市长、台湾省议员、「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职。此外,吴还任《自立晚报》发行人,并创办过多家工商企业和学校,1989年末去世。据台《自立早报》报道,「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将以收藏、研究、整理台湾省史  相似文献   

13.
台港澳一瞥     
台湾当局公开「二·二八」档案「二·二八」事件爆发于台湾光复后的1947年2月28日,是台湾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台湾人民反对国民党政府腐败政治的自发性群众斗争。整个事件中,约有3万多人被杀。此后,「二·二八」成为伤害台湾人民感情的痛苦记忆。由于台湾国民党当局44年来,一直坚持不公布有关历史档案,不给「二·二八」以公正、客观的评价,台湾人民的积怨迄今未消。  相似文献   

14.
据台报道,「台北故宫博物院」,在今年6月中旬,完成了历时两年的国宝再清点工作。1948年冬天,国民党政府迁台时,带走了当时北京故宫博物院存在南京的大量文物,以及南京「中央博物院」的许多文物。运到宝岛后,这些文物一度存于台中县雾峰乡的北沟村。1955年7月,台湾当局成立了「故宫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后改为「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该会几乎囊括了岛内政治和文化界的  相似文献   

15.
如今,京城的大街小巷,饭馆旅店多如牛毛,修车补鞋的更是三步一营、五步一哨。方便嘛,是真方便,可顾客挨「宰」的也不少。管起这些大大小小的饮食、服务、修理业是市政府的一件棘手事,单这星罗棋布的经营网点,就有点「张宗昌的兵——数不清」的味道。其实,难也不难,只要配把「金钥匙」就不愁打不开这把难解的锁。市饮食服务总公司行业管理处的同志对此深有感触:「自打建起了档案工作,手底下利索多了。」本市饮食服务修理业成立行业管理办公室是1988年的事,市政府作为行业管理的试点,授权行业管理办公室统管全市全民、集体、个体,三产、联社、劳服等所有经营网点。新打锣鼓新开张,档案工作是怎样排上号的?这里有过教训。不就有人因「经营许可证」办理问题而闹到法院,而「行办」缺乏过硬的一纸文书而颇有些象「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吗?可见,在行业管理办公室这一执法机构,「打铁免得本身硬」,首先自己要老老实实地执行《档案法》,建立健全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6.
博览     
新闻五要素新说叶春华在《新闻写作》一书中认为:五个 W不是新闻五要素,而只是「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一基本要求的具休化。他认为,新闻的要素也有五个,它们是;具体性,「指的是新闻必须是具体的,它是客观事实的报道,是用事实来说话的。」真实性,「指的是这些具体事实必须是真实的,是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的真人真事(既不是没有发生的,也不是将要发生的),是如实地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的。」  相似文献   

17.
某省长在「双增双节」现场会上的讲话,定于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见报。十一日晚十二时许,总编辑看清样时,对其中「××钢铁厂炼钢分厂工人,设法把每炉钢的冶炼时间缩短了三个小时」一句提出疑问,并要夜班编辑打个电话,「问问炼一炉钢要多少时间,是否真的缩短了三小时」。夜班编辑心想:该钢厂远离报社,深更半夜挂长途多有不便,于是先给就近钢厂打了个电话,对方回答说:「炼一炉钢一般要4  相似文献   

18.
博览     
评论的冲动评论带点感情色彩,其论点将更加鲜明。但是,新闻评论,特别是党报上的政治评论,它既要有感情,也要善于控制感情,切忌冲动。因为「冲」应有「冲」的方向,「动」要有「动」的范畴。写评论要讲究准确性,注意政策,尊重事实,尽最少用些极端词句。评论的冲动,其实是评论员的冲动。这就要求评论员在冲动时,学会控制,先凉一凉,冷静地想想党和政府的政策,想想背景和前景,想想读者的承受力和消化能力;还应掉换一个位置,站在评论对象的地位上想想他们会不会心服口服;还要从历史的角度,想想评论发表若干年后还站不站得住脚。  相似文献   

19.
国际新闻圈     
苏联《共产党人》杂志最近一期发表署名文章,批评新闻界没有报道瑞典的养老金制度比苏联优越,并把美国国会只说成是「百万富翁的俱乐部」。文章说,「公开化」政策给了记者写国内报道时更多的自由,但对大量国际问题的报道却显不足,比较片面。如果苏新闻界对国际问题,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报道更客观、全面些,那么将会使英国广播公司和美国之音等外国电台在苏联的影响下降。  相似文献   

20.
博览     
「工作角度」和「新闻角度」有人说,目前报纸上的经济新闻,一是不算少,二是不耐看。经济报道中,至少有「半边天」是从工作角度发新闻的,而「工作角度」往往是各种业务活动的叙述,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成:领导作用 业务活动 效益数学=经济新闻。这种写法缺少新闻价值,读者不感兴趣。因此,经济报道如何把「工作角度」更多地转向「新闻角度」,是改革经济新闻写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