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袁丽红 《文教资料》2009,(18):146-148
<弗兰肯斯坦>作为哥特小说的代表,以怪物导演暴力凶杀的骇人听闻的事件为主线,用人造人报复社会这一渎神题材为主要内容,震撼了一代代读者的心灵.然而,深究作品的意味,却不难发现在血腥的外表下隐藏着作者悲天悯人的人性关怀,以及因此带来的强烈悲剧意味.本文通过分析作品中三位主要角色形象命运,以及诞生这种形象社会、文化、心理背景揭示<弗>中悲剧意味的形成原因.怪物的命运性悲剧、弗兰肯斯坦的现代普罗米修斯悲剧、女性的性别悲剧作为本文主要论证的三大方面,也出现在众多文学作品中,成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悲剧.  相似文献   

2.
朱小伟 《考试周刊》2011,(63):28-30
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的作品《弗兰肯斯坦》是一部经典的科幻之作。科学家制造了怪物,赐予其生命,然后又与其相互仇恨,追杀怪物至抑郁而终。如同弗兰肯斯坦制造了毁灭自己的怪物一样.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制造了与自己相互仇恨的怪物——恐怖主义。《弗兰肯斯坦》可以说是恐怖主义的隐喻表达.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创作的作品,《弗兰肯斯坦》在男性角色的叙事下不自觉地流露出女性意识。这种女性意识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失语"现象,包括女性形象的被动"失语",男性角色的主动"失语",以及怪物的"失语"。通过"失语"现象,作家为我们展现出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处境与痛苦。  相似文献   

4.
玛丽·雪莱的力作《弗兰肯斯坦》,通过塑造造物主弗兰肯斯坦以及其创造物怪物这两个形象,使二者作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形象出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此揭示处在19世纪殖民历史背景下的英国社会的阶级矛盾。探析将重点指向怪物这一反叛形象,对其一路的成长过程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庶民理论,以期能够展现出怪物长期以来所不为人知的庶民身份。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他者”理论从三个方面对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中的怪物形象进行阐释,通过将怪物形象与父权社会中的女性结合起来分析,揭露怪物在人类社会中的他者身份是父权社会中女性被边缘化处境的隐喻。  相似文献   

6.
《白鹿原》是一部以男权社会为主要背景创作出来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并没有彻底脱离传统的男性创作视角和文化背景,文中大部分女性形象都以悲剧命运收场,很难表达出自身的个性。但正是这些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促使整部小说呈现出一种沉郁而又厚重的写作风格,从侧面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类生存的重新思考,以及对于苦难生活的同情之心。本文主要从田小娥、白灵以及吴仙草三个典型女性形象来分析陈忠实该作中的女性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个别女性形象的分析,阐述女性悲剧命运分类和至爱困惑的原因。并揭示人性在追求与挣扎中不能摆脱男权社会及男权意识的压迫而显现出来的悲剧意味。  相似文献   

8.
雪莱·玛丽在她19岁的时候出版了《弗兰肯斯坦》或《现代的普罗米修斯》。在那之后的将近两百年,这个科学家利用死人的躯体创造生命体的故事一直成为了我们的梦魇。许多学者和评论家也对此作品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评论分析。文章拟从马斯洛需求理论入手,来探求怪物在人类世界寻求自我和身份的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高巍 《文学教育(上)》2011,(17):144-145
对于文学史人物悲剧命运的探讨,历来是文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中在文学史上《围城》是探讨人物悲剧的典范。《围城》是一部知识分子小说,成功的塑造了悲剧人物方鸿渐的悲剧形象,揭示了《围城》中旧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本文从方鸿渐的形象刻画入手,探讨其命运悲剧产生的多种根源。明示了旧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重压和人的生存状态,并对其作品的意义进行了细致的考察。  相似文献   

10.
《弗兰肯斯坦》是玛丽·雪莱的代表作,小说中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制造了一个人形怪物,怪物在学习人类语言文化的过程中被语言同化,它希望得到人的身份,改变自己的“怪物”身份。但怪物的努力并不能改变它被指定的身份和命运。怪物最终接受了自己的身份成为与人类为敌的“怪物”。怪物的身体和它的罪行都是人类的创造物。  相似文献   

11.
<正>一、课程设计背景《弗兰肯斯坦》(全名是《弗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是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作品情节惊悚曲折,主题内涵丰富,刻画了人类与科技进步之间存在的冲突,蕴含了作者深刻的人文关怀。《弗兰肯斯坦》面世以来被翻译成100多种语言。根据它改编的舞台剧和电影多达几十个版本,其中的怪物形象在西方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12.
玛丽·雪莱的短篇小说《永生者》,延续了其经典之作《弗兰肯斯坦》中的怪物化叙事。在《永生者》中,通过男主人公温兹自身的叙述,玛丽·雪莱对小说中的男性人物进行了类似于《弗兰肯斯坦》中的科学怪物的怪物化叙事,将他们怪物化为《永生者》里的怪物。同时,在女性人物的叙事建构,玛丽·雪莱也通过对西方父权社会文化的刻板印象叙事呈现,对其中女性人物进行了怪物化叙事。  相似文献   

13.
老舍的《骆驼祥子》作品中,祥子这一有血有肉的人力车夫形象,无疑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他为了个人理想努力过、挣扎过,抗争过,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买车的曲折过程中,主人公祥子人性及心理发生异化,向我们展现了其唏嘘可叹的悲剧命运,而促成祥子悲剧命运的社会环境原因则是小说极力体现的,本文主要对《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命运进行理性思考与深度解析。  相似文献   

14.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小仲马塑造了《茶花女》中玛格丽特典型的妓女形象,她不甘命运的摆布,渴望自由,追求真挚的爱情,却不幸成为命运的玩物,最终以悲剧结束自己的人生。本文从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方面对造成玛格丽特的悲剧命运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老舍的《骆驼祥子》作品中,祥子这一有血有肉的人力车夫形象,无疑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他为了个人理想努力过、挣扎过,抗争过,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买车的曲折过程中,主人公祥子人性及心理发生异化,向我们展现了其唏嘘可叹的悲剧命运,而促成祥子悲剧命运的社会环境原因则是小说极力体现的,本文主要对《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命运进行理性思考与深度解析。  相似文献   

16.
《长恨歌》是一部具有悲剧审美意味的小说,它描述了小说主人公王琦瑶的一生的悲剧命运,但是作品从另一个角度揭示王琦瑶的命运悲剧并不是外力的不可避免,而首先是来自主人公自主的选择,这种选择反映出作为小说环境的上海大都市的迷离特性,以及女性主体的局限。同时,作品从多种角度描述了以王琦瑶为其代言人的上海这个城市的悲剧,和王琦瑶周遭的人性与人情的悲剧。  相似文献   

17.
《弗兰肯斯坦》是英国作家玛丽·雪莱于1818年创作的一部小说,该小说不仅开创了科幻小说的先河,而且也是一部经典的哥特式作品。在《弗兰肯斯坦》中,作者始终以弗兰肯斯坦和怪物各自的第一视角进行叙述,两个角色的情感与心理变化十分直观,小说更多展现的是浓烈的情感变化而非枯燥的科学理论。这些痛苦而激烈的情感奠定了小说毁灭式结局的基调,极具寓言意义。关于《弗兰肯斯坦》的文学研究层出不穷,本文将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弗兰肯斯坦》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弗兰肯斯坦》为文本,从故事背景、女性角色两个方面解读自然与女性在玛丽的小说中所发出的无声呐喊,揭示在小说主人公维克托与怪物博弈间所体现的男权统治下自然及女性权利的丧失,进而阐明小说悲剧的根源及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9.
《珍妮姑娘》是德莱塞典型的一部悲剧,文章塑造了珍妮这一悲剧形象:她善良、可敬,具备种种美德,为了亲人,她牺牲了自己。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分析珍妮的几次重大的人生抉择,指出珍妮的命运主要是由自身性格、社会环境以及作者自身的悲剧意识所决定的,最终揭示了珍妮的悲剧是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在11世纪初叶的东方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作品用精致细微的笔调描写了许多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命运大都凄惨感人,其中紫姬的悲剧命运尤其令人扼腕叹息。本文着意从社会根源、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等三个方面对紫姬的悲剧命运进行深刻分析,以揭示封建贵族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制度给女性身心造成的伤害和摧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