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这节口语交际课着重点应在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使他们愿意把自己拼的图告诉大家,并能用一句话说出自己用图片拼成什么和用几句话介绍是怎样拼的。一、观察画面,激趣引题1.师生交际。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并设计以下问题,进行师生交际。(1)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2)他们已经拼好了什么?还想再拼什么?(可以概括地说,也可具体地讲一讲其中的某一幅图,为后面的讲图奠定基础。)(3)猜一猜图上的小朋友还在拼什么图?(4)说一说他们最喜欢哪一幅图,为什么?2.揭示课题。(1)大家都爱这些拼图,这节课我们就以“…  相似文献   

2.
让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观察中独立思考,尝试着自己去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在总结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求面积时分别用割补、倍拼、平移等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把梯形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然后根据转化前后两个图形的关系,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剪拼。学生兴趣盎然,思维开阔,想出了很多种拼法。如图:显然,这四种方法都是创造力的表现。第一种方法是以倍拼方法为基础,用…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动手操作或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最能唤起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稳定的注意力。如在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时,笔者通过让学生自己推导将一个圆柱体拼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并让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后,笔者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推导过程,并让学生观察将一个圆柱体拼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同原来的圆柱体的体积及表面积相比是否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会按角的大小对三角形分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类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精神。教学方法:尝试探究。教学过程由三个尝试探究活动和一个练习题组构成。一、摆一摆、议一议,建立三角形的概念教师发给每个学生1捆小棒(长度不全相等),要求他们摆出一些三角形,然后提出“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的问题。学生摆出了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开始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甲说:“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教师出示图1,学生摇头。乙说:“有三条线段的图形是三角…  相似文献   

5.
【镜头回放】在某中班数学活动《三角形纽图》中,教师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1.出示范图一,问有几个三角形?变成了什么?再请一名幼儿在黑板上模仿图一拼摆一遍。2.请幼儿点数自己的学具——八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后进行操作性学习:(1)模仿图一拼摆.提问:屋顶什么形状?下面用几块三角形拼出什么形状?(2)出示范图二,让幼儿模仿操作。  相似文献   

6.
教“数的认识”时,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数,掌握其意义及写法后,可以让学生用火柴棒拼出各种图案,加深认识。   比如,在教了“ 6的认识”后,教师让每个学生拿出 6根火柴棒,拼摆出图案,看谁拼的最美。学生兴致很高,创造性思维被激活,能拼出飞机、球拍等很多种图案 (见下图 )。   然后,教师让他们分别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可以在幻灯机上演示,简便易行 ),并启发学生说出拼的是什么,是怎样拼的。他们往往能说出:我拼的是 2架飞机,每架飞机用 3根火柴棒,一共是 6根;我拼的是球拍,球拍网用 4根火柴棒,把手用 2根火柴棒,加…  相似文献   

7.
进行面积总复习时,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形变积不变”的问题,可先做纸片剪拼游戏。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七巧板正方形(边长为15厘米)硬纸片,让学生先算出正方形的面积是225平方厘米,然后让学生自己沿着线条将其剪成7片,再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这7块小纸片任意摆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必须7块小纸片都要用上,并且不得重叠覆盖。这样学生会摆出多种图案,如小房子、鸭子、小狗、长颈鹿等。此时,教师提问:“怎样把自己所摆图形的面积求出来呢?”学生可能会先求一个一个小纸片图形的面积后再相加,也可能会发现所摆图形的面积与原…  相似文献   

8.
1.“摆一摆”、“做一做”,帮助学生分析问题 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时,教师要让学生利用学具小棒,亲自动手去摆一摆:个位不够减的应该怎么办呢?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动手实践,很容易理解学习内容。 2.“拼一拼”、“剪一剪”,使学生认识事物 在教学“拼组图形”时,教师指导学生把不同的圆形剪一剪、拼一拼。这个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学科之间的相互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学场所开放往往会出现许多意料之外的情况。处理这种情况,要求教师有敏捷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教师智慧才能的集中表现,是一种教学艺术。这种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机智。如何培养自己的教学机智呢?首先教师要勤于了解情况。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了解得越清楚越透彻,在分析判断处理偶发事件和意外事件时就越从容。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秉性脾气、擅长、缺点、成长史等,就可以在处理事件时较好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络,“顺水推舟”。其次是善于观察。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有敏锐的感觉和机敏的头脑,对课堂上发生的一切明察秋毫,这样才能在意外情况面前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采取果断的措施。三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尊重信任的情感。学生思考问题难免片面,当课堂出现了纪律等方面的意外事件时,教师应该首先想到的是“借题”、“就事”动情诱导和启迪学生,而不应该首先想到的是学生跟你过不去,在思想情绪上跟学生产生对立。如果在后一种思想情感上处理偶发事件,其方法必然以惩罚居多,这样就有可能造成师生感情对立,使教学这一师生协同活动过程变得冷漠、死板、不协调,使师生的情感交流受阻,信息反馈中断。四是培养自己冷静理智的自制力。遇事...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学场所开放往往会出现许多意料之外的情况。处理这种情况,要求教师有敏捷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教师智慧才能的集中表现,是一种教学艺术。这种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机智。如何培养自己的教学机智呢?首先教师要勤于了解情况。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了解得越清楚越透彻,在分析判断处理偶发事件和意外事件时就越从容。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秉性脾气、擅长、缺点、成长史等,就可以在处理事件时较好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络,“顺水推舟”。其次是善于观察。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有敏锐的感觉和机敏的头脑,对课堂上发生的一切明察秋毫,这样才能在意外情况面前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采取果断的措施。三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尊重信任的情感。学生思考问题难免片面,当课堂出现了纪律等方面的意外事件时,教师应该首先想到的是“借题”、“就事”动情诱导和启迪学生,而不应该首先想到的是学生跟你过不去,在思想情绪上跟学生产生对立。如果在后一种思想情感上处理偶发事件,其方法必然以惩罚居多,这样就有可能造成师生感情对立,使教学这一师生协同活动过程变得冷漠、死板、不协调,使师生的情感交流受阻,信息反馈中断。四是培养自己冷静理智的自制力。遇事...  相似文献   

11.
李莉  王燕 《河北教育》2000,(1):33-33
“三角形面积”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三角形转化成为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一、巧数方格,蕴伏规律。 引入新课后,首先是让学生感知三角形的面积是它所在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教师出示一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的三角形,如图: 先让学生思考:每个小方格…  相似文献   

12.
地图作为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中语言、文字、思维意识的简化和代表。教学中课堂氛围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好地图生动形象的特点来设计有情趣的课程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讲中国的政区的时候,利用拼图游戏式的中国政区图,让学生上讲台来自己拼中国政区图,达到了解认识中国各行政区的特点,其他同学可以看对不对或者及时给予提醒、纠正错误,在活跃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形象生动的学习活动。在地理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使用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获取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复习课难上,大部分的学教师都有这个感慨!课堂上往往是学生在教师的支配下,机械重复地练习.教学陷入到拼时间、拼消耗、低效率竞争的怪圈之中,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而且收效甚微.如何优化教学,提高复习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近几年来,笔者参与了我区的九年级复习课的调研活动,现结合自己的复习实践,总结一下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较成功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一堂真正的好课,应该是“学习课”。而不是单纯的“教学课”。一堂好课给人的感觉,师生都应该是学习者,都在超越自我,同时互相帮助和交流。学生不但能看到教师思维的结果,而且能看到教师思维和探索的过程。教师不应摆出一副专门教导别人的架式,学生也不可以摆出等待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架式。在一堂好课上,教师首先是个学习者(学者),其次是个引导者,最后才是个管理者和领导者。这样的课,才是“学习社会”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5.
以操作支撑起学生对圆的面积公式的探索,已成为教师处理《圆的面积》一课教学的共识。其基本教学流程为:教师提供等分的圆,学生在教师指令下剪一剪,拼一拼,接着在教师引导下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诚然,操作为学生推导公式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但由于操作过程缺乏学生自主思考的支撑,这使得本课的探究更多地停留在了公式演绎推理的层面上。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的工具,也是一门艺术.即使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广泛应用到教学过程的今天,它仍然是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知识的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意无言则不行,言不惕则意不达.”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可以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应尽量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成为学生奋起探索的触发点,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运用教学语言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难题,教师犯难,学生犯愁。多数学生的作文都是采用"拼、凑、压、挤、抄"的方式应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来讲是来自教学上的,教师只有在教学上多下功夫,才能使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自然教学中充分运用电化手段进行教学十分有利。在教学《我们的身体》时,我们让学生在玻璃板上根据自己的想象用火柴梗摆出各种人体姿势,教师巡回指导,  相似文献   

19.
教要得法: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这一课时,许多教师历来的做法是:让学生剪下许多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再用这些正方形小纸片去拼摆出长方形并数出长方形的面积,最后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做,既费时,又费力。一次,我无意间发现学生写字用的小字格纸有个特点,就是每个字格正好是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于是,我在教《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有意采取以下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中,一提到作文,很多学生就头疼,作文敷衍了事、东凑西拼。长此以往,作文水平往往得不到提高,教师批阅也觉素然无味。究其原因,这与教师的引导有着很大关系。通过《语文课程标准》学习和自己多年的一些教学经验,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