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沙岳麓书院有一副旧对联,日“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自得之意,溢于言表。其实放开眼来打量,这副对联还是名实相符的,特别是晚清以来,湖湘人文异军突起,更令人刮目相看,这其中当然有曾国藩的开拓之功,以及陈宝箴的推助之绩,梁启超在  相似文献   

2.
酒与楹联     
酒与楹联徐少华中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对联王国。有人估计,对联至迟自五代诞生(另一说对联始于晋代)后,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至少产生过80-90万副,酒联作为中国酒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乎与对联同时产生,同步发展,同样繁盛。中国酒文化为对联创作提...  相似文献   

3.
一副对联     
一副对联《红楼梦》第五国写贾宝玉到秦可卿房内看到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今天仍然可用,但要作出新解。"世事洞明"指对于世事要有清醒和正确的估计,要有信念,有理想。"人情练达"指要懂得人心所向。人心即人民大众的利益和要求。人心自有...  相似文献   

4.
趣谈茶叶百样情查《嘉禾新志》有这样的记载,辛亥革命前后,江南水乡嘉兴市新篁镇不到千米的街面上,最多时竟有80余家酒店茶馆,而且有不少酒店茶馆挂有这样一副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碗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三杯酒来。”这充分证明当地人好饮的...  相似文献   

5.
贡院春秋     
孙欣 《寻根》2012,(2):4-9
“矮屋静无哗,听食叶蚕声,敢忘当年辛苦;文星光有耀,看凌云骥足,相期它日勋名。”清朝湖南巡抚陈文恭为湖南贡院题的这副对联形象地描写了考生在寂静低矮的号舍,奋笔疾书的情景,更深深地道出了千年来知识分子“十年寒窗无人晓,一朝成名天下闻”的梦想。  相似文献   

6.
冯汉斌 《大理文化》2013,(11):86-87
一场精心安排的大理之行,不经意间,却与一副名联的主人撞个满怀:“能攻心则反侧白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成都武侯祠里这副极富意味的楹联可谓妇孺皆知,而追根溯源,作者即是大理剑川人、清代大儒赵藩。而不经意间告诉我这副对联作者的,是剑川沙溪古镇一个颇具白族特色的客栈的主人,他说话时的那神态,悠闲中透着奕奕神采,仿佛在说,我们大理,自然风景固然绝好,文采风流也未遑多让,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7.
文化楹联     
春节前夕,市文化局举办2010年市直文化系统迎春联欢会,联欢会上,市文化局及市直文化系统各单位分别献出一副对联,迎春言志。  相似文献   

8.
封富 《华夏文化》2009,(3):40-41
被称为“联圣”的清末才子钟云舫,其遗世之作有《振振堂联稿》,共收对联1850余副,其中专列有药草类对联70副。在其小序中,钟云舫记叙了药草联的创作缘由:“癸卯、甲辰、乙巳,三载羁成都,一顶南冠,无书籍可翻撷,每苦夜长,因索枯肠,取药名及四书成语,编辑成对,藉以消遣,  相似文献   

9.
酒与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学形式。对联与我国饮食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酒楼开业时,酒家为使酒店增光彩,常常聘请人名士书写匾额,题写对联。酒店前挂有酒联,既是一种门面的装璜,又是一幅生动的酒广告。一幅好的酒联,往往对人有很大的魅力,能招徕许多的顾客。酒楼的对联,一般都紧密联系本行业的特点,以动听、美好的词句争相夸耀其饮品之美。  相似文献   

10.
杨培建 《寻根》2016,(4):33-37
正杨氏自古为中原望族,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杨氏堂联是杨氏文化中的精华,在杨氏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历来为文人雅士所推重。信阳(含固始县)杨氏人口约40万,位居全市前六大姓,堂联文化口碑相传,经久不衰。笔者自幼喜爱对联,常常利用差旅闲暇之机,调查根亲对联。至2015年年底,积攒姓氏文化对联近3000副,其中,杨氏对联200余副。一从堂联的构成来看,离不开祠堂和谱牒。祠联是指各个姓氏祠堂(谱牒)  相似文献   

11.
正宝华虎街,不是一条街,而是古时"走夷方"的重要驿站,属滇藏茶马古道。这是云南南涧茶马古道南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据刘尧汉先生《南涧县十二兽历和〈母虎日历碑〉散记》一文记载,虎街是"母虎日历碑"的发源地。据说,这是一个由十二兽神守护的地方。这个传说一直吸引着我,于是,我来到了虎街。街口一副对联吸引了我,上书"古有彝祖创造母虎文化绵  相似文献   

12.
立论高远的卧龙岗楹联孔祥光卧龙岗──隆中,即诸葛亮当年隐居躬耕之处。河南南阳人说,卧龙岗属于南阳;湖北襄阳人说,卧龙岗属于襄阳。两地人长期争执不下。襄阳人顾嘉衡作南阳太守时,特对此事作了一副对联,其联写道: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相似文献   

13.
封富 《华夏文化》2009,(1):34-35
钟云舫,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生于江津高牙乡青草碚,清宣统三年(1911年)殁,葬于江津油溪灯油坪。据民国版《江津县志》记载:钟云舫“性豪侠,博于文,生平著作甚多”。他工诗文、词曲,尤擅对联,遗世之作《振振堂联稿》共收对联1850余副,成就斐然,被后人誉为“联圣”。  相似文献   

14.
白话文对联     
魏华 《滇中文化》2007,(1):30-31
对联一般语言精练,富诗意,讲究对规整、对仗、平仄。对联的语言虽少,但以小见大,寓意深刻,给人美的享受。但对联也有白话文,它直白而幽默,使人有清新明瞭的感觉。  相似文献   

15.
“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这一传世很久的地名对联,烤炙人口。锡山在无锡市区畅惠公园内,旁有著名的“天下第二泉”。淙淙泉水清朗甘甜,源自烟波浩渺的太湖还是大浪滔滔的大江,难以知晓。但可以肯定,那泉水汇入密布于4650平方公里上的3000多条河流,滋润万物,滋润400万无锡人的心田。山明水秀的无锡,北起长江南岸的江阴市,南至山峦起伏的宜兴市,中间是环绕无锡市区的锡山市。东与苏州人相邻,西与常州人为伴,站在重头猪公园远眺太湖彼岸,虽天水相连宛如大海,却也知道那边不远处就是著名的杭州城(平湖市就在杭州东…  相似文献   

16.
杨琳 《寻根》2010,(1):96-101
<正>重庆市江津区的四面山上有一座道观,叫朝源观。朝源观祖师殿的东山门上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善茅长长长长长长长长下联:习三乘乘乘乘乘乘乘乘横批:荡荡自清有关介绍中说,该联撰写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但一直无人能够解读,成为中国  相似文献   

17.
杭州──—歧阜这一对中日之间的友好城市,今年进入了缔结友好城市关系的第15个年头。其实,两城的友好历史可以追溯到1963年。这一年,在杭州著名的柳浪闻簿公园里建立了当时的歧阜市市长手书的“日中不再战”纪念碑,标志着两市人民友好往来揭开序幕。这一选择,还有一段历史缘由。原来,在日本30年代的侵华战争中,入侵杭州、上海一带的日军有不少歧阜人。50年代,歧革的进步团体与人士对此深表追悔之意,从1957年起便联手冲破口中关系的障碍,在市长松尾吾策等人的倡议下,经两市政府协商,干1960年互换了纪念碑文。此后,随着两国人民…  相似文献   

18.
正"海棠春睡"是古典文学史上一个有名的典故,其流行的程度,在为人艳说的《红楼梦》中即可见一斑。小说第五回写贾宝玉走进秦可卿的卧室,"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其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第六十三回写姊妹们行酒令,湘云笑着掣了一根签,"大  相似文献   

19.
坐落于钱塘江下游、大运河南端的杭州,素以风光旖旋、文物璀璨的“人间天堂”吸引着国内外成千上万的旅游者。杭州,既是中国昔日的著名六大古都之一,又是当今富饶、美丽的浙江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改革开放的春风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更加生一。杭州建城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3000多年前的周代,她属于“扬州之域”。春秋时,这里是吴越争霸之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这里设县治,称钱塘县,属会稽郡。到南北朝,改县治为郡治,称钱塘郡。到了隋代开皇九年,钱塘郡改称杭州。此时,隋场帝开凿南北大运河,促进了经济与…  相似文献   

20.
王振忠 《寻根》2003,(2):46-48
明末徽商西陵漪子选辑的《天下路程图引》卷一,收录有一首《水程捷要歌》:一自渔梁坝,百里至街口。八十淳安县,茶园六十有。九十严州府,钓台桐庐守。梓关富阳,三浙垅江口。徽郡至杭州,水程六百走。这首诗概述了“徽州府由严州至杭州水路程”的沿途行经及相关里数,该条路程也就是自徽州沿新安江东下杭州的水路。根据清代地理学家齐召南所著的《水道提纲》卷一六“浙水”条:“浙水有南北二源,北曰徽港,南曰衢港,至严州府城东南,而东北经杭州府城南,又东北数折至海宁入海。”其中的北源徽港(一名歙港),亦名新安江。新安江沿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